公司末位淘汰制度(二篇).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1850344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末位淘汰制度(二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公司末位淘汰制度(二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公司末位淘汰制度(二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公司末位淘汰制度(二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公司末位淘汰制度(二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末位淘汰制度(二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末位淘汰制度(二篇).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司末位淘汰制度末位淘汰制是指工作单位根据本单位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结合各个岗位的实际情况,设定一定的考核指标体系,以此指标体系为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的结果对得分靠后的员工进行淘汰的绩效管理制度。一、激励员工,避免人浮于事。在煤矿任何单位中,激励必不可少。末位淘汰制是一种强势管理,旨在给予员工一定的压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部门效益二、精简机构,有效分流。企业在处于人员过剩的情况下不免会有人浮于事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精简机构、有效分流是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和直接的办法。通过末位淘汰制,对不同绩效级别的员工实施淘汰,这样既兼顾了公平,又实现了机构的缩减。可见,在企业人

2、员过多的情况下,实施末位淘汰的分流员工、缩减_的有效手段。三、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办法。绩效管理中我们应该遵循的规则是:能量化的尽量要量化;不能量化的要细化;不能细化的要尽量流程化、标准化。四、有利于干_伍建设。在企业单位中干_伍建设一直是一个核心问题。在企业中实施末位淘汰制,在评估指标体系中加入人民群众评价的因素,使人民有效的监督领导干部,使领导干部在任有压力。可以有效的把干部和职能部门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可以使清廉而有能力的干部等到应有的晋升。总之,在企业中建立严格的员工竞争机制,实行末位淘汰制,能给员工以压力,能在员工之间产生竞争气氛,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使企业更富有朝气和活力,同时有利于

3、_精简,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成长;在企业单位中实施末位淘汰制对促进干_伍建设、提高职能部门的工作效能都有好处。干部考核末位淘汰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干_伍建设,全面准确评价干部业绩,进一步推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干部末位淘汰,指在日常干部考察交流调整基础上,结合年度绩效考核、民主测评和民主评议进行的优胜劣汰机制。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级领导干部。第二章考核评价原则第四条干部年度考核末位淘汰要坚持如下原则:1、突出业绩考核,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的原则;2、从严要求、严格考核的原则;3、绩效考核与个人履行岗位职责的考核相结合的原则;4、主管领

4、导考核和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原则;5、按干部管理权限和业务所属关系逐级考核的原则。第三章考核评价内容第五条干部年度考核评价以业绩为主,“德、能、勤、绩”全面考核。1、德。政策水平、坚持原则、民主作风、遵章守纪、联系群众、廉洁自律。2、能。决策筹划、_指挥、开拓创新、知人善任、业务能力。3、勤。精神状态、深入实际、勇挑重担、求真务实、工作效率。4、绩。完成指标、管理创新、业务成果、工作质量、工作特色。第四章考核评价方法第六条分别赋予德、能、勤、绩四个方面0.2、0.2、0.15、0.45的权重系数,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共_项评价指标,每项评价指标分为a、b、c、d四个档次,赋予相应的分值进行量化评

5、价,a档为_分,b档为_分,c档为_分,d档为_分。第七条综合评价分数依据上级(单位正职指上级分管领导、副职指本单位党政正职)、同级(指班子全体成员)、下级(含职工代表)民主测评的结果确定。上级、同级、下级民主测评结果按o.5、0.3、0.2的权重系数参与计算。第五章考核评价的_和程序第八条干部年度考核评价按干部管理权限,在各级党委领导下,由_人事部门牵头,有关职能部门参加,具体实施干部年度考核评价工作。第九条干部年度考核按照个人述职、民主测评和民主评议、_人事部门分析确认、报上级党委审定,依序进行。第十条个人述职。每名干部要逐条对照个人年度目标,对上年度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并在专门的述职会上述

6、职。第十一条民主测评和民主评议。在本人业务主管范围内进行,由各单位职代会评干委具体_。1、考核对象的上级、同级(包括考核对象)和下级人员为评价主体,参与评价人员总数一般不少于_人。2、召开民主测评和民主评议会议,要为参与评价人员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和宽松的投票环境,保证参与评价人员能够充分发表个人意见。第十二条考察分析认定。对考核对象的综合评价分数先按基层单位进行排序,分数最少者为末位。然后上级_人事部门按干部管理权限对“末位”干部考察和综合分析后,对于处于末位不少于_%的人员提出“淘汰”的建议,原则上就地解聘(免职),参加下一级岗位的竞聘。第十三条年度考核中,发现领导干部存在下列问题,必须列入

7、末位:1、单位绩效考评不合格,因主观原因,工作不力,未完成生产经营任务,给公司带来损失的党政正职领导。2、不认真执行_路线、方针、政策和总公司党委、总公司决议造成严重影响或后果。3、有严重违法或违_纪、政纪行为。4、工作不负责任,失职渎职,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或重大工程项目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以及出现重大人身、设备事故,给生产经营、改革改造工作造成重大损失。5、年度民主评议不胜任票超过_%。第十四条_人事部门在考核评价工作结束后,汇总干部年度考核情况,报党委审定。第六章考核管理第十五条干部的年度考核末位淘汰每年进行一次。由_人事部门统一安排,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第十六条各单位、部

8、门、每名干部要充分认识干部年度考核末位淘汰的重要意义。通过年度考核查找差距、制定措施、促进管理、推动工作,不断提_伍的整体素质。第十七条_人事部门要坚持实事求是,严格考核程序,公正客观评价。第十八条年度考核评价工作完成后,主管领导应找被考核干部谈话,宣布考核结果,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勉励进步。第十九条干部年度考核评价有关资料按干部管理权限归入干部考绩档案。第七章附则第二十条本制度由公司总公司_负责解释。第二十一条各子公司、直属单位可根据本制度的规定,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制定本单位的实施细则,实行干部一年一聘的单位可另行制订办法。机关部厅实施范围扩大到全部管理岗位。第二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9、公司末位淘汰制度(二)末位淘汰制是指工作单位根据本单位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结合各个岗位的实际情况,设定一定的考核指标体系,以此指标体系为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的结果对得分靠后的员工进行淘汰的绩效管理制度。一、激励员工,避免人浮于事。在煤矿任何单位中,激励必不可少。末位淘汰制是一种强势管理,旨在给予员工一定的压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部门效益二、精简机构,有效分流。企业在处于人员过剩的情况下不免会有人浮于事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精简机构、有效分流是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和直接的办法。通过末位淘汰制,对不同绩效级别的员工实施淘汰,这样既兼顾了公平,又实现了机构的缩减。可见,在

10、企业人员过多的情况下,实施末位淘汰的分流员工、缩减组织的有效手段。三、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办法。绩效管理中我们应该遵循的规则是:能量化的尽量要量化;不能量化的要细化;不能细化的要尽量流程化、标准化。四、有利于干部队伍建设。在企业单位中干部队伍建设一直是一个核心问题。在企业中实施末位淘汰制,在评估指标体系中加入人民群众评价的因素,使人民有效的监督领导干部,使领导干部在任有压力。可以有效的把干部和职能部门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可以使清廉而有能力的干部等到应有的晋升。总之,在企业中建立严格的员工竞争机制,实行末位淘汰制,能给员工以压力,能在员工之间产生竞争气氛,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使企业更富有朝气和活力,同时有利于组织精简,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成长;在企业单位中实施末位淘汰制对促进干部队伍建设、提高职能部门的工作效能都有好处。第6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