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纪年法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850282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干地支纪年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天干地支纪年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天干地支纪年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天干地支纪年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天干地支纪年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干地支纪年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干地支纪年法(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格物致知 1、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礼记大学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接触事物。接触事物然后才能获得知识。这是唯物主义对“格物致知”的解释。在中国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这句话有不同的解释。唯心主义的解释是:穷究心中固有的道理而获得知识,属一种内省的功夫。2、知者吾之所固有,然不致则不能得之;而致知必有道,故曰致知在格物。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语录 认识能力是人所固有,但不求则得不到认识;求知必须有一定的方法,故此说,求知在于穷究事物。3、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语录每一件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律,这须要我们把它的规律彻底地探究出来。4、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

2、,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语录今日探究一件事理,明日又探究一件事理,积累多了,就能超脱局限,有所贯通。5、格物穷理,非是要尽穷天下之物;但于一事上穷尽,其他可以类推。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语录认识一物的道理,就可推知万物的道理。6、物我一理,才明彼,即晓此,合内外之道也。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语录物与人同一原理,懂得那个也就懂得这个,内外之道是相合的。7、物不必谓事物然后谓之物也,自一身之中至万物之理,但理会得多,相次自然害然有觉处。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语录要究物穷理,不必限于外界事物,从自身至于万物只要将其理领会贯通,便会依次在思想上有所突破。8、穷理者欲知事物之所以然

3、与其所当然者而已。宋朱熹答或人所谓穷究事物的原理,就是要知道它为什么这样和为什么必然这样。9、本心以穷理,而顺理以应物。宋朱熹观心说用心穷理,既穷得事理,便能顺事理以处世。10、大学之道,虽以诚意正心为本,而必以格物致知为先。宋朱熹答曹元可要求高深的学问,其办法虽然以真心实意为根本,但必须以穷究事理知其所以为先。11、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明王守仁答顾东桥书万物之理都在我的心中。12、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明王守仁答顾东桥书物理都在人心之中,在人心外求物理就没有物理。13、君子不以须离物也。夫其若是,则知之至者,皆物格之验也。宋叶适水心别集大学须臾:片刻。若是:如果这样。

4、物格:与事物接触。验:效验。知之至:获得知识。只有接触事物,才获得关于事物的知训。14、格物在致知。格物,只是至物为当。明吴庭翰吉斋漫录卷下 格物:穷究事物的原理。目的是获得对事物的知识。要探究事物,就是要接触事物。15、格物只是至物,盖吾之知若不至物,则是空知,教人知个甚?明吴庭翰吉斋漫录卷下格物:穷究事物的原理。至物:接触事物。不接触事物主不能获得知识。16、博取之象数,远征之古今,以求尽于理,所谓格物也。清王夫之尚书引义说命中二占有丰富的感性材料,以求穷究事物的道理,这就叫格物。17、虚以生其明,思以穷其隐,所谓致知也。清王夫之尚书引义说命中二通过思维活动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这就是致知

5、。18、亲下手一番,方知乐是如此,知乐者斯至矣,是谓格物而后知至。清颜元四书正误学习音乐,必须亲自动手,知道这样操作,然后达到真知乐,这就是所谓“格物而后知至”。19、其所知,彼也;其所以知,此也。不修之此,焉能知彼?管子心术上所知:认识的客体,即“彼”。所以知“认识的主体,即“此”。修:修养。认识是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不修养好认识的主体,就不能去认识客体。20、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荀子正名知之在人:人有认识能力。知有所合: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智:知训。人具有认识能力,认识与客观相符合叫做知识。21、能之在人者,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荀子正名能之在人:人有实践能力。能有

6、所合:在实践中主观与客观相符合。人有实践能力,在实践中主观符合客观,是人改造客观的才能表现。22、知无体,以物为体。清颜元四书正误卷一 体:基础,源泉。客观事物是人的认识的基础和源泉。23、人本无心。因物为心。宋张载语录心:认识活动。有客观对象,才有人的认识活动。24、感亦须待有物,有物则有感,无物则何所感?宋张载语录感:感觉,认识。人的认识来源于客观事物,没有客观事物,就不会有认识。25、学以自然为宗者也。明陈献章遗言谌民泽学:学问,知识。自然:客观世界。宗:本源。客观世界是知识的本源。26、明理之功以实事,不以空文,曰“致知在格物”。清李塨与枢天论读书致知:获得知识。格物:作用于事物。亲身

7、践履,才能明理。27、迨见理于事,则已彻上彻下矣。清颜元存学编迨(di):等到,达到。到具体事物中认识它的规律,才是彻底的认识。28、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汉王充论衡实知人才:人的认识能力。人的认识能力有高有低,但要获得对客观事物的知识,都要学,要问。29、虽有至圣,不生而知;虽有至材,不生而能。汉王符潜夫论赞学知识才能不是生来就有的。30、天地之间,含血之类,无性知者。汉王充论衡实知含血之类:有血气的动物,指人。性知:生来就有知识。没有生来就有知识的动物。31、赤子生而幽闭之,不接习于人间,壮而出之,不辨牛马矣。明王廷相石龙书院学辩赤子:刚出生的孩子。如果把刚出生的孩子幽

8、禁起来,到长大才放出来,那么他连牛马也不能分别。32、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荀子解蔽以:当作“可”。知:认识能力。性:本能。可以知:可以被认识。理:性质。人具有认识的能力,客观事物有可知的性质。33、周万物而知。周易系辞周:普遍。人可普遍地了解万物而获得知识。34、可视而知,可听而思,自然之义也。宋王安石进字说表人可以通过见闻而获得知识,这是自然的道理。35、目所不见,非无色也;耳所不闻,非无声也;言所不通,非无义也。清王夫之思问录内篇义;道理。眼睛看不见,并非颜色不存在;耳朵听不到,并非声音不存在;讲不通道理,并非道理不存在。36、“不可知”只是不易见,非见之而不可识也。清王夫

9、之读四书大全说“不可知”并不是客观事物不可认识,只是不容易看见和容易认识罢了。37、以可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遍也。荀子解蔽疑:通“凝”,定。疑止:确定一个范围。遍:完全。用人的能够认识事物的本性,去求可以认识的事物的道理,如果没有一个确定的目标和范围,那是一辈子也求不完的。38、事固有难明于一时而有待于后世者。宋欧阳修濮议序一时:一个时期,一代。这一代人难以认识的事物,有待于今后的人去认识。39、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宋朱熹补传“人心”灵巧有知觉,天下事物都有其理。但理是不能穷尽的,所以人的知识也是不能穷尽的。这是

10、讲真理的相对笥。40、天下之物无涯,吾之格也有涯,吾所知者有量,而及其致之也,不复拘于量。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涯:岸,边。格:认识能力。量:数量。拘:局限。致:掌握,认识。客观世界是无限的,而人的认识能力有限,认识的量也有限。但是,人们一旦掌握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却又能打破这种界限和娄量的局限,认识更多的东西。41、天下之事,固有可思可为者,则岂可以不通其故哉?宋王安石致一篇可思:可以认识。可为:可以做。通:通达,了解。故:道理。事物是可以被认识被改造的,因此,人不可以不了解事物的道理。42、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黄帝内经素问心:心脏。古人不了解大脑的思维功能,以为心脏是思维的器官。君主

11、:主宰者。官:器官。神明:精神活动。心脏在人身体中处于主宰地位,是产生精神活动的地方。43、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荀子解蔽形:人体。思维器官(心)是人体的主宰,是精神活动的主导者。44、人也者,乘于天明以视,寄于天聪以听,找于天智以思虑。韩非子解老乘、寄、托:依靠,借助。天明:视觉器官。天聪:听觉器官。天智:思维器官。人依靠天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认识事物。45、心者,栖神之舍;神者,知识之本;思者,神识之妙用也。明王廷相雅述上神:精神。本:根本。用:运用。心是精神栖息的地方;精神是知识的根本;思考是精神和知识的巧妙运用。46、思者,心之能也。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能:机能。思维是“心”的

12、机能。47、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荀子正名征知:感知。缘:通过。心能感和外界事物。通过耳可以感知声音,通过眼可以感知形状。48、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簿其类然后可也。荀子正名待:依靠。薄:读为“薄”,接触。类:指感官的对象,如目之于色,耳之于声。要产生知觉,必须靠五官同各类事物接触才行。49、圣贤不能性知,须任耳目以定情实。汉王充论衡实知性知:生来就有知识。任:依靠。定:反映。情实:实际情况。人不能生来就有知识,必须依靠耳目来反映实际情况。50、物至而神应,知之动也。淮南子原道训神:精神。知:知觉。遇到外物精神有了反应,这是知觉的活动。51、事物之不闻见者,耳目未尝施其

13、聪明也;事理之未知者,心未尝致思度之也。明王廷相慎言潜心故:所以。未尝:未经,还没有。聪明:耳闻为聪,目见为明。度:推测,测度。事物之所以未被感觉被认识,是因为感官还没有去反映它,思维器官还没有去思考它。52、人谓已有知,由耳目有受也。人之有受,由内外之合也。宋张载正蒙大心受:接受,反映。内:主观。外:客观。合:接触,联系。人的知觉是感官对外物的反映。这种反映,产生于主观和客观的接触。53、欲闭内而灭外,使不得合,则圣人不能舍此而生知觉。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乾称如果主观不和客观联系,就汉有产生知觉。54、形也,神也,物也,三者遇而知觉乃发。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形:感觉器官。神:心理活动。物:客

14、观事物。遇:结合。感觉器官、心理活动和客观事物三者结合起来才产生知觉和认识。55、物理不见不闻,虽圣哲亦不能索而知之。明王廷相雅述上物理:事物的规律。如果闭目塞听,不见不闻,那么就是智慧超群的人也不能认识事物的规律。56、穷理亦当有渐,见物多,如此可尽物之性。宋张载语录上穷理:探究事物的道理,泛指认识。物之性:事物的本质。渐:渐进,指过程。认识也有个过程,感性材料积团党累多了,就能抓住事物的本质。57、神性虽灵,必藉见闻思虑而知;积知之久,以类贯通,而上天下地,入于至细至精,而无不达矣。明王廷相雅述上神性:认识能力。藉:凭借。以类贯通:进行类推而由经知彼。要凭借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来获得知识。感

15、性材料积累多了,加以思考推理,就能由浅入深,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58、百闻不如一见。汉书赵充国传亲眼看一次好过听百次。59、传闻不如亲见,视景不如察形。后汉书马援列传亲眼看见优于听来的,见实的优于见虚的。60、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见。资治通鉴唐纪直接经验优于间接经验。61、传闻何可尽信。宋欧阳修春秋论听来的东西不中以完全相信。62、耳闻是虚,眼见是实。明名教中人好逑传第9回看见的比听到的要真实。63、视听之明,可以摄物,心知之量,可以受物。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大心摄:反映。受:接受。耳目可以反映外物,而“心”则接受反映而形成知觉和知识。64、耳目鼻口之官接于物,而心通其则。清戴震原善通:了解,认识。则:规律。感觉器官接触交战物,而“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