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园林史论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850066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园林史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外园林史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外园林史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外园林史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外园林史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园林史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园林史论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 1 章 前言 .1第 2 章 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与明清皇家园林 12.1 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 12.1.1安德烈勒诺特尔12.1.2勒诺特尔式园林的特点 22.2明清皇家园林 22.2.1 概念 22.2.2 明清皇家园林的特点 2第 3 章 造园艺术比较 23.1 选址 23.2 空间布局 33.3 造园特征 33.3.1 轴线特征 33.3.2 植物特征 43.3.3 水体特征 43.3.4 建筑特征 53.3.5 景观小品特征 53.4 造园思想 53.4.1 造园理念:自然性与人造性 53.4.2 园林地位:主动性与被动性 5第 4 章 结束语 6参考文献 7明清皇家园林与法国

2、勒诺特尔式园林比较研究摘要:以明清皇家园林和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为例,通过运用分析比较法、文献 搜索法等手法,从选址、空间布局、造园特征和造园思想四个方面进行比较,从而总结 出中法园林在设计理念上的差异,进一步揭示中法园林艺术的不同。通过对中法园林艺 术的比较,有助于把握传统园林的真实面貌,发掘更多的自然之美,揭示如何用自己的 创造来表现或再现自然,为当今园林的创新发展找到理论依据。关键字: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明清皇家园林 造园艺术 造园思想第 1 章 前言世界造园艺术中,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和法国古典园林艺术一直是艺术界模仿研究的 对象,两者具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中国古典园林从商周开始,历经上千年不

3、断演进发 展,最终在明清时期达到了艺术成就的高峰,而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 为活跃。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圆明 园、避暑山庄、颐和园等等。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艺术理论在 17 世纪上半叶已逐渐形成 并日趋完善。17 世纪下半叶,绝对君权专制政体的建立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社会 安定,也使部分人有条件追求豪华的生活,这些都为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艺术的发展提供 了适宜的环境。于是,安德烈勒诺特尔这位天才得以脱颖而出,使古典主义园林艺术 在法国得到了巨大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第 2 章 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与明清皇家园林2.1 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2.1

4、.1 安德烈 勒诺特尔安德烈勒诺特尔(AndreLeNotre, 1613-1700)出自造园世家,其父是宫廷园艺 师,其父在路易十三时期在圣日耳曼花园工作过,去世前是路易十四的园艺师。勒诺 特尔从 13 岁起师从巴洛克绘画大师伍埃习画,结识过当时著名的古典主义画家勒布仑 和建筑大师芒萨尔等顶级人物,丰富了自己的艺术思想。勒诺特尔的成名作品是沃克斯 勒维康特府邸花园,这是法国园林艺术史上一件划时代的作品,也是法国古典主义园 林的杰出代表。大约从 1661 年开始,他投身凡尔赛宫苑的建筑,并表现出非凡的艺术 才华。他还设计和改造了许多府邸花园,如枫丹白露城堡花园、圣日耳曼昂莱庄园、 圣克洛花园、

5、克拉涅花园、默东花园等。他的杰出才能和巨大成就,为他赢得了极高的 荣誉和地位,也促使风靡欧洲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勒诺特尔园林风格的形成。2.1.2 勒若特尔式园林景观的特点勒若特尔园林景观艺术一方面能够体现出皇权的高贵与辉煌,另一方面也将法国古 典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勒若特尔园林景观在设计上普遍让中轴线延伸数公里,体现出 十分完整的对称,凸显当时王权至上的理念。勒诺特尔式景观设计手法的整体几何关系 和秩序是整个园林构图的核心骨,同时构图采用了几何学和文艺复兴透视法,严谨的结 构,明晰的比例关系,包括植物在内的配景,都被用于塑造几何的空间结构。勒诺特尔 园林的中心景观通常是最高点的府邸,体现出了以

6、君主为中心的等级制度,由府邸过渡 到花园,林园既是花园的背景,又是花园的延续,人工装饰在逐渐削弱。在植物种植方 面,广泛采用了能明显反映出四季变化的阔叶乔木,河流也是其景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 部分,其中景观中对于水的处理很多是采用静态的方式,平静的水面更能够折射出深远、 广阔的视野,增添整体气势。2.2 明清皇家园林2.2.1 概念皇家园林在古籍里面称之为“苑”、“囿”、“宫苑”、“园囿”、“御苑”,为 中国园林的四种基本类型之一。皇家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 了有别于其他园林类型的皇家园林。明、清是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的集大成时期,此时期 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多与离宫相结合,建于

7、郊外,少数设在城内的规模也都很宏大。其 总体布局有的是在自然山水的基础上加工改造,有的则是靠人工开凿兴建,其建筑宏伟 浑厚、色彩丰富、豪华富丽。2.2.2 明清皇家园林的特点(1)规模浩大、面积广阔、建设恢宏、金碧辉煌,尽显帝王气派。如:清代的颐 和园占地近 300 公顷。(2)建筑风格多姿多彩。从中既可看到南方小巧园林风格,如杭州苏堤六桥、苏 州狮子林、镇江宝塔等景色,也可看见少数民族风格的塔、屋宇结构等雄风,如北海的 藏式白塔,甚至还有吸收欧洲文艺复兴时的“西洋景”,如圆明园。(3)功能齐全。皇家园林中集处理政务、受贺、看戏、居住、园游、祈祷以及观 赏、狩猎于一体,甚至有的还设“市肆”,以

8、便买卖。第 3 章 造园艺术比较3.1 选址在风水选址上,中国的皇家园林是占尽了风水宝地。如承德的避暑山庄,东北来水, 东南积水,东南流去,西北高山。山是昆仑的代表,是玄武的象征,水是青龙和朱雀的 象征。在园林内部,也是仿照风水的格局,进行东、南、西、北的四围山的堆叠,前为 案山,后为座山,东为左辅,西为右弼,四围山之中是地势低下的盆地,于是,在盐地 中积水为池,像朱雀。在山水格局上,中国皇家园林采用的是山型的山水园风格。以山 为主,以水为辅,讲究智水与仁山的结合,以仁为主,以智为辅,也是中国人的道德观。 所以园林中必有堆山,山体高大,以山上的主体建筑为视觉中心,以水中的小岛为构图 中心,采用

9、两心合一。勒若特尔式园林园林选址则以地势平坦、水源丰富为最佳,这也是由其风格决定的, 法式古典主义园林喜欢营造开阔之势,故而需要有大面积的平坦地势,加之其园中喜做 大量喷泉和水渠,因此又需要有丰富的水源做保障。3.2 空间布局明清皇家园林处处体现庄严、威耸的神圣感,讲求轴线对称、规则的构图法则,在 规则中寻求一种秩序感,显示其庄严的社会地位和皇权的统治威力。在这种有序的空间 中,皇家园林注重轴线的应用,尽量通过轴线来控制全园的空间布局。皇家园林采用大 分散、小集中,大空间开敞、小空间封闭、园中有园、大中见小、小中见大的布局方式。 园中分成若干景区,大景区中又有小景区,小景区中又有若干景点。景点

10、之间多用山石、 林木、廊墙、桥堤、园路分隔与联系,达到隔而不断、联而又隔的艺术效果。勒诺特尔式园林空间布局完全体现了人工化的特点,追求空间无限性,表现广袤旷 远,具有外向性等,是园林规模与空间尺度上的最大特点。3.3 造园特征3.3.1 轴线特征在轴线,对称和中心上,明清皇家园林是坚定不移地走轴线与对称的道路。其建筑 布局按照宫廷模式,即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来安排,园路布设呈纵横规整的几何 式,山池花木仅作为建筑的陪衬和庭院的点缀。皇家园林这种严整规划的风格受“事严 整”和皇宫尚严整的传统思想波及之故。如颐和园,从后山的北宫门到风景中心的佛香 阁,以至昆明湖的凤凰墩,是一条明显的轴线。同时

11、采用轴线与对称的有坤宁宫后面的 御花园,慈宁宫花园,宁寿宫花园等。轴线是勒诺特尔式园林的灵魂,是展现“伟大风格”的最佳手段。所有的造园要素 都是根据轴线来布置的。轴线是整个构图的中枢,是花园的艺术中心,最华丽的花坛、 最辉煌的喷泉、最美丽的雕像、最壮观的台阶,一切最精彩的东西都首先集中在轴线上 或者靠在它的两侧。轴线是景观序列的展开线。越毗邻宫殿的地方,人工装饰性越强; 离宫殿越远的地方,要素更为简单,装饰性越弱。图 1 颐和园鸟瞰图图片来源:百度图片)图2沃克斯勒维康特府邸花园鸟瞰图图片来源:百度图片)3.3.2 植物特征 在明清皇家园林的植物栽植上,植物体量较小,绿化覆盖率较低,突显人工之

12、中见 自然的效果。植物种类多为高大乔木,遍及奇花异卉。作为乔木的苍松翠柏是庄严、宁 静、和谐的美,而奇花异卉则是皇家富甲天下的象征。对春之桃,夏之荷,秋之枫,冬 之松,都有同样的喜好,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的表现。树木花草除了被精心布局外,对 其本身的修剪极少,多以自然为本。植物平面上会避免布置成方形、三角形等规则的形 状。植物选择方面,勒诺特尔式园林广泛采用丰富的阔叶乔木,明显反映除四季的变化。 乔木一般集中种植在林园中,形成茂密的丛林。丛林内又设小型空间,体现统一中求变 化,融变化于统一的思想。勒诺特尔式园林中,花坛是园林的装饰性要素,一般布置在 宫殿前的平台上,从宫殿的楼上俯瞰,有很好的观赏

13、效果。花坛中最奢华的当属刺绣花 坛,另外还有水花坛、英国式花坛等。许多刺绣花坛用常绿的黄杨构成,虽然图案旋转 波动,带有巴洛克趣味,但色彩凝重,外轮廓规整,实际效果并不像版画中那样让人觉 得过于繁琐,相反,它统一在全园的整个构图之中,显得庄重大方。3.3.3 水体特征由于规模宏大,明清皇家造园常采用集锦式理水手法。对于大水面,造园中宜采用划分空间 的做法,使之层次丰富,景观多变。明清皇家 园林多以自然界的江河湖海、溪流泉溪为创作 源泉,通过对自然水景的概括和提炼,创作出 各种自然形态的水景,以湖海、池塘、泉瀑为 表现形式,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效 果。 图 3 颐和园昆明湖鸟瞰图运河是勒

14、诺特尔式园林中最壮观的部分。(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它突出并延长了轴线,扩大了空间。运河是中 轴视线的延续,往往也是空间转换的界面和道 路迂回转折的地方,同时也是开展水上游乐的 场所。运河常常位于轴线的远端,长长的笔直 的岸线伸向远方,水面反映着天光,使透视线 消失在水天交界处,产生无限深远的感觉。除 了运河,勒诺特尔式园林中还运用了大量其他 水景,如水池、水镜面、喷泉、池或湖、跌水 或瀑布等。 图4沃克斯勒维康特府邸花园大运河(图片来源:百度百科)3.3.4 建筑特征明清皇家园林在对园中建筑进行精心布局设计的同时,还着意于建筑形象的造景作 用,通过单体建筑的外在形象来体现皇家的气派。皇家园林

15、建筑多为宫式,但苑中宫殿 建筑又与城中有别。大多用灰瓦卷棚顶,斗拱尺度和出檐深度较小,侧脚和梁、柱的比 例加大,屋顶呈现平缓的曲线,墙体厚重,各种雕饰中图案严谨、体形粗壮。所有这些 形成了明清皇家园林建筑庄重沉稳的形象特征。此外,明清皇家园林中还有众多的园林 建筑小品,如牌楼、华表、石狮等,它们对园林建筑整体风格的形成起着补充作用。勒诺特尔式园林建筑多为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大多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 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内部装 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3.3.5 景观小品特征明清皇家园林中景观小品承袭江南园林建造特色,形式丰富多样,主要有亭、台、 楼、阁、榭以及桥、门楼等等。亭台楼阁规模大的话也应当归属景观建筑物了,因其功 能以及在景观众所充当的角色不同而不同,当它们只是作为景观中的一个景物而存在的 时候,就属景观小品,而当它们的建筑功能大于点缀景观的功能时,它们则属于建筑物。勒诺特尔式园林中,在主轴线的空间节点,一般布置喷泉水池作为强调,起到了标 志空间序列的作用。林荫路的交叉点也布置有小的喷泉池,作为装饰和引导。白色大理 石的雕像和瓶饰是一种装饰性要素,用来点缀庭园并烘托园林气氛的。在尺度广阔的园 林中,雕塑的题材和造型并不显眼,而它出现的位置反而更为重要,这种点状排列的竖 向要素产生的序列感,可以起到加强空间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