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第二册复习题无答案浙教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849501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科学第二册复习题无答案浙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科学第二册复习题无答案浙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科学第二册复习题无答案浙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科学第二册复习题无答案浙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科学第二册复习题无答案浙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科学第二册复习题无答案浙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科学第二册复习题无答案浙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第二册 复习一、1地球上的水分布在_、_、_和生物体内,绝大部分是_。陆地淡水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陆地淡水中绝大多数是人类目前还不易利用的_和岩层深处的_,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存在于_和沼泽土壤中,仅占地球上全部淡水资源的0.3%,淡水资源极其有限。2密度:单位_某种物质的_。公式:_。单位:_、_。水的密度:_,含义:_。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同种物质,密度与质量体积_(有/无)关。3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_,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叫_;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_,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_;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_,气态

2、变成固态的现象叫_。物态变化时需要吸收热量的是_,物态变化时会放出热量的是_。4晶体熔化时的特点:_热,温度_,非晶体熔化时温度_。5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_,水的凝固点是_,水的沸点是_。6汽化的两种方式_和_。发生在液体表面,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的是_,发生时温度_;_发生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在_温度下,发生过程中温度_。7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_、_、_。8水循环的主要环节:_(蒸腾)、_、_、下渗、径流。9溶液是由_和_组成,溶液的特点_。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用_来衡量,即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_克水中达到_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_。物质溶解能力是由_和_本身性质决定,也受_影响。

3、11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溶液可用_的方法从饱和溶液中获得溶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溶液如食盐,可用_的方法从饱和溶液中获得溶质。12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的混合物称为_,小液滴悬浮在液体里的混合物称为_,它们都是浊液,久置后会分层。13水是由_和_组成的,水是由_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_和_构成的。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成_,而_不可分。14水电解生成_和_,反应式_。15检验水的存在用_色的无水_(遇水会变成_色)和_色的无水_(遇水会变成_色)。16我国的水资源的_和_不均匀,形成东南_,西北_,夏_冬_的分布特点。17水污染的原因是_和_直接排放、使用过量的_、任意堆放_,把有害

4、物质带入水中。这样会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工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破坏土壤结构,水体中氮、磷过多还会引起水体_。 二、1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实验:著名的_实验2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_,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是_(占_%),其次是_(占_%),此外还有_(占0.94%)、_(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3_可充填灯泡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时充氮可防腐保鲜、还可制氮肥、炸药。4在制取氧气时,用到的_色二氧化锰是_,它_了反应速度,但本身的_和_在化学反应前后并未改变。5 对以下性质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依据:颜色、密度、导电性、氧化性、腐蚀性、状态、可燃性、

5、酸碱性、熔点、助燃性、 _属于_性质;_,属于_性质。6 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_、_溶于水的气体。液氧呈_色。7 物质与氧气反应的最常见的方式是_(因为氧气具有_性)和_因为氧气具有氧化性)。物质燃烧的条件是:_、_、_。灭火具体措施是_、_、_。8写出以下反应的现象:1)铁丝在空气中_燃烧,在氧气中_、_,生成_色固体。 化学反应_。2)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旺,发出_。3)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_。化学反应_4)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_火焰,在氧气中产生明亮的_火焰,并产生_气味的气体。化学反应_。5)白磷燃烧产生大量浓厚的_。化学反应_。6)氢气燃烧产生_火焰。化学反

6、应_。9实验室制取氧气用_,原理:_,实验用到的仪器有_、_、导管、集气瓶、(水槽)。反应前应先检查装置的_。收集氧气可用_法,因为氧气_,也可用_法,因为氧气_。10检验氧气用_,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 _。11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_,_溶于水的气体。固体称_。12因为二氧化碳_,也不_,所以可用来_;二氧化碳也可用来制碳酸饮料;还可作_,增加农作物产量;用干冰作制冷剂进行_。1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式_,碳酸不稳定,加热易分解,反应式_。14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将气体通入_,若_,则是二氧化碳,化学反应_。15工业制取二氧化碳(煅烧_),化学反应_。 实

7、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_。因为固体和液体反应又不需加热,所以实验装置可用_和_。16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用_法,因为二氧化碳_,_。17臭氧可吸收大部分_,人类使用含氟氯烃(氟利昂)的化学物质使臭氧层遭到破坏出现_,因此应禁止生产和使用含氟氯烃的致冷剂、洗洁剂等。18由于现代工业不断发展,_,_减少,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_加剧,使全球气温变暖,这样会影响气候和农作物的收成,加剧土地_,引起_和_,引发水灾和淹没城市。防治措施:减少使用_,大力_。三、1光在_中沿_传播,是任何光源发出的光普遍遵循的规律。2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_的,光在_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_。光在_中的速度为真空中的

8、3/4,光在_中的速度为真空中的2/3。3下列现象与“光沿直线传播”这一原理有关的是_A金星凌日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C小孔成像D手影E日食F阳光下的水珠闪闪发光G木匠师傅用一只眼睛校准木块是否平直H水中的树影I看到镜子里的自己J月食K排对时看前面同学的头4阳光通过_现象可分解为_七种单色光。阳光主要是由_、_、_组成。植物的生长依赖于_部分,促使叶绿素形成主要依靠吸收_光和_光的能量。_具有较大的能量,阳光的_作用主要集中在该部分。_可提高植物的温度,加速蒸腾作用,加快植物生长。 四、1土壤的组成:_、_、_、_、土壤生物。2植物生长依靠_,土壤的形成和保护又依赖于_,土壤与植物之间是彼此依赖,相互影响的。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基本条件,土壤质量的好块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土壤必须保持一定的_、_和_,才能保证植物的良好生长。3 土壤颗粒物的粗细比例不同,也会影响土壤中水分和空气的数量,砂土通气性能_,保水性能_,易使植物缺_;粘土保水性能_,透气性能_,易积水使植物根系腐烂;壤土中砂粒和粘粒比例适中,_,最利于植物生长。4 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主要是人类_、_和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