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849158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推荐)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推荐)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推荐)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推荐)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目前,中间件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企业应用的主流技术,如交易中间件、消息中间件、专有系统中间件、面向对象中间件、数据存取中间件、远程调用中间件等。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广泛和深入,又向计算机术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起提高计算机的工作速度和存储量,关键是实现更高的集成度。传统的计算机的芯片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这在当时是最佳的选择。但随着集成的提高,它的弱点也日益显现出来。专家们认识到,尽管随着工艺的改进,集成电路的规模越来越大,但在单位面积上容纳的元件有限的,在1毫米见方的硅片上最多不能超过25万个,并且它的散热、防漏电等因素制约着集成电

2、路的规模,现在的半导体芯片发展即将达到理论上的极限。因此,有人预测现行的计算机系统将在2010年遇到无法逾越的障碍。为此,世界各国研究人员正在加紧研究开发新一代计算机,从体系结构的变革到器件与技术革命都要产生一次量的乃至质的飞跃。计算机的发展趋势表现为4种,即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未来新一代的计算机可分为模糊、量子、超导、光子和DNA5种类型。 1计算要的发展趋势1) 巨型化巨型化是指计算机速度更快、存储容量更大、功能更强、可靠性更高的计算机。其运算能力一般在每秒百亿次以上,内存容量在几百G字节以上。巨型计算机主要用于尖端科学技术和军事国防系统的研究开发。巨型计算机的发展集中体现了计

3、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2) 微型化微型化是指发展体积更小、功能更强、可靠性更高、携带更方便、价格更便宜、适用范围更广的计算机系统。因为微型机可渗透到诸如仪表、家用电器、导弹弹头等中、小型机无法进入的领域,所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异常迅速。预计微型机性在一起,今后将逐步发展到对存储器、通道处理机、高速运算部件、图形卡、声卡的集成,进一步将系统的软件固化,达到整个微型机系统的集成。3) 网络化网络化是指利用通信技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互联起来,按照网络协议相互通信,以达到所有用户都可共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的目的。目前计算机联网已经非常普遍,但是计算机网络化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如网络上资

4、源虽多,利用却并不方便;联网的计算机虽多,计算机特别是服务器的利用率并不高;网络虽然方便,但是却不安全,等等。计算机网络化在提供方便、及时、可靠、安全、高效的信息服务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目前各国在开发三网合一的系统工程,即将计算机网、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合为一体。将来通过网络能更好地传送数据、文体资料、声音、图形和图像,用户可随时随地在全世界范围拨打可视电话和收看任意国家的电视和电影。4) 智能化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5) 智能化是指让计算机具有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过程的能力。智能计算机具有解决问题和逻辑推理的功能,以及知识处理和知识库管理的功能等。人与计算机的联系是通过智

5、能接口,用文字、声音、图像等与计算机自然对话。智能化的研究领域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领域是专家系统和机器人。在21世纪,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将得到极大发展,各种智能机器人会大量出现,要使计算机能代替人类做更多的工作,就要使计算机有更接近人类的思维和智能。未来的计算机将能接受自然语言的命令,有视觉、听觉和触觉。将来的计算机可能不再有现在计算机这样的外形,体系结构也会不同。目前已研制出的机器人有的可以代替人从事危险环境的劳动,有的能与人下棋寺,这都从本质上扩充了计算机的能,使计算机成为可以越来越多地替代人的思维活动和脑力劳动的电视。2未来新一代的计算机1) 模糊计算机1956年,英国人查德

6、创立了模糊信息理论。依照模糊理论,判断问题不是以是、非两种绝对的值或0与1两种数码来表示,而是取许多值,如接近、几乎、差不多及差得远等模糊值来表示。用这种模糊的、不确切的判断进行工程处理的计算机就是模糊计算机。模糊计算机是建立在模糊数学基础上的计算机。模糊计算机除具有一般计算机的功能外,还具有学习、思考、判断和对话的能发,可以立即辩识外界物体的形状和特征,甚至可帮助人从事复杂技脑力劳动。日本科学家把模糊计算机应用地铁管理上。日本东京以北320km的仙台市的地铁列车,在模糊计算机控制下,自1986年以来一直安全、平稳地行驶着。车上的乘客可以必攀扶拉手吊带,这是因为,在列车行进中模糊逻辑计算机芯片

7、。此外,人们又把模糊计算机装在吸尘器里,可以根据灰尘量以及地毯的厚实程度调整吸尘器的功率。模糊计算机还能用于地震灾情判断、疾病医疗诊断、发酵工程控特、海空导航巡视等多个方面。2) 生物计算机微电子技术和生物工程这两项高科技的互相渗透,为研制生物计算机提供了可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脱氧核酸(DNA)处在不同的状态下,可产生有信息和无信息的变化。联想到逻辑电路中的0与1、晶体管的导通或截止、电压的高或低、脉冲信号的有或无等,激发了科学家们研制生物元件的灵感。1995年,来自各国的200多位有关专家共同探讨了DNA计算机的可行性,认为生物计算机是以生物电子元件构建的计算机,而不是模仿生物

8、大脑和神经系统中信息传递,处理等相关原理来设计的计算机。其生物电子元件是利用蛋白质具有的开关性,用蛋白质分子制成集成电路,形成蛋白质芯片、红血素芯片等。利用DNA化学反应,通过和酶的相互作用可以使某基因代码通过生物化学的反应转变为另一种基因代码可以作为输入数据,反应后的基因代码可以作为运算结果。利用这一过程可以制成新型的生物计算机。科学家们认为生物计算机的发展可能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3) 光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是一种用光信号进行数字运算、信息存储和处理的新型计算机,运用集成光路技术,把光开关、光存储器等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再用光导 纤维连接成计算机。1990年1月底,贝尔实验室研制成第一台光子计

9、算机,尽管它的装置奶粗糙,由激光器、透镜、棱镜等组成,只能用来计算。但是,它毕竟是光子计算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领域中的一大突破。正像忠心耿耿计算机的发展依赖于电子器件,尤其是集成光路一样,光子计算机的发展也主要取决于光逻辑元件和光存储元件,即集成光路的突破。近十年来CD-ROM光盘、VCD光盘和DVD光盘的接踵出现,是光存储研究的巨大进展。网络技术中的光纤信道和光转换器技术已相当成熟。光子计算机的关键技术,即光存储技术、光互联网、光集成器件等方面的研究都已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为光子计算机的研制、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现在,全世界除了贝尔实验室外,日本和德国的其他公司都投入

10、巨资研制光了计算机,预计未来将出现更加先进的光子计算机。4) 超导计算机1911年昂尼斯发现纯汞在4.2K低温下电阻变为零的超导现象。超导线圈中的电流可以无损耗地流动。在计算机诞生之后,超导技术的发展使科学家们想到用超导材料来替代半导体制造计算机。早期的工作主要是延续传统的半导体计算机的设计思路,只不过是将半导体材制备的逻辑门电路改为用超导体材料制备的逻辑门电路。从本质上讲并没有突破传统计算机的设计构架,而且,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超导材料的超导临界温度仅在液氦温区,实施超导计算机的计划费用昂贵。然而,在1986年左右出现重大转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使人们可以在液氦温区获得新型超导材料,于

11、是超导计算机的研究又获得了各方面的广泛重视。超导计算机具有超导逻辑电路和超导存储器,运算速度是传统计算机无法比拟的。所以,世界各国科学家都在研究超导计算机,但还有许多技术难关有待突破。5) 量子计算机现在放在我们面前的高速现代化的计算机处计算机的祖先“ENIAC”机相比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尽管计算机体积已经变得更加小巧,而且执行任务也非常快,但是计算机的任务却并没有改变,即对二进制位0和1的编码进行处理并解释为计算结果。每个位的物理实现是通过一个肉眼可见的物理系统完成,例如从数字和字母到我们所用的鼠标或调制解调器的状态等都可以用一系列我0和1的组合来代表。传统计算机与量子计算机之间的区别是传

12、统计算机遵循着众所周知的经典物理规律,而量子计算机中,用量子位来代替传统电子计算机的二进制位。二进制位只能用0和1两个状态表示信息,而量子位则用粒子的量子力学状态来表示信息,两个状态可以在一个量子位中并存。量子位即可以用与二进制位类似的0和1,也可以用这两个状态的组合来表示信息。正因如此,量子计算机被认为可以进行传统电子计算机无法完成的复杂计算,其运算速度将是传统电子计算机无法经拟的。最近,由年轻的华裔科学家艾萨克 庄领衔的IBM公司科研小组向公众展示了迄今最尖端的5比特量子计算机。研究量子计算机的目的不是要用它来取代现有的计算机,而是要使计算的概念焕然一新,这是量子计算机与其他计算机,如光子

13、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等的不同之处。目前关一量子计算机所应用的材料研究仍然是其中的一个基础研究问题。1. 信息技术的发展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信息社会的到来,给全球带来了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契机。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社会正由工业社会全面进入信息社会,其主要动力就是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和科学技术史,信息技术在众多的科学技术群体中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高新技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但是最主要的、发展最快的仍然是信息技术。数据与信息数值、文字、语言、图形、图像等都是不同形式的数据。数据

14、是信息的载体。一般来说,信息即是对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反映,又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表征。人通过接受信息来认识事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信息是一种知识,是接受者原来不了解的知识。信息同物质、能源一样重要,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之一。可以说信息不仅维系着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在不断的推动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数据与信息的区别;数据处理之后产生的结果为信息,信息且有针对性、时效性。尽管人们在许多场合把这两个词互换使用。信息有意义,而数据没有。例如,当测量一个病人的体温时,假定病人的体温是,则写在病历上的实际上是数据。这个数据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是什么意思?什么物质是?但是,当数据以某种

15、形式经过处理、描述或与其他数据比较时,便赋予了意义。例如,这个病人的体温是,这才是信息,信息是有意义的。信息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至今仍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说,信息采集、加工、存储、传输和利用过程中的每一种技术都是信息技术,这是一种狭义的定义。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技术发展能够导致虚拟现实的产生,信息本质也被改写,一切可以用二进制进行编码的东西都被称为信息。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信息技术的定义是;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和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上述方面的技巧和应用;计算机及其与人、机的相互作用;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种事物。在这个目前世界范围内较

16、为统一的定义中,信息技术一般是指一系列与计算机等相关的技术。该定义侧重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信息技术可能对社会、科技、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信息技术不仅包括现代信息技术,还包括在现代文明之前的原始时人和古代社会中与那个时代相对应的信息技术。不能把信息技术等同为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一般来说,信息技术(,)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和信息应用技术。) 信息基础技术信息基础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基础,包括新材料、新能源、新器件的开发和制造技术。近见十年来,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对信息技术以及整个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 信息系统技术信息系统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