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847950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内公司实行走出去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略摘要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公司实行走出去战略获得了明显的成就,但从目迈进展状况来看,无论在政府层面还是在公司层面还存在着某些突出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中国公司实行走出去战略现状和问题的基本上,并提出了积极的应对方略。核心字走出去战略问题应对方略一国内公司实行走出去战略存在的重要问题一)投资地区构造不合理从地辨别布来看,中国公司的跨国经营重要集中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中贸易型投资占了60以上,而生产型、资源开发型投资的公司加起来仅占投资总额的30左右,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明显偏少。(国内公司实行“走出去”战略存在的问题国内公司目前在公

2、司自身努力及国家各方面的扶植下,已经徐徐的步入正轨,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的文化、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着某些问题,这也严重制约着国内公司在外的发展。4.1 国内对外投资立法不健全国内海外投资立法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正是部分海外投资公司举步维艰的症结所在。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国立法严重滞后,公司缺少法律保障。海外投资是一种波及因素多、管理幅度大、技术规定高、宏观调控性强的复杂的高层次的投资经营活动,具有跨国性、实体性、控制性和高风险性。海外投资管理法制化是其自身特点的基本规定。纵观世界新兴发展中国家和一部分发达国家的海外投资立法,大多从海外投资的审批监管、海外投资的保证、海外投资的金

3、融税收和海外投资鼓励与支持等方面加以立法,构成一种完整的海外投资法律体系。而国内目前尚未形成一部统一的海外投资管理法典,多为国务院部委发布的行政法规以及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内部政策。海外投资的各个过程不能得到法律的充足保障,甚至有些法律法规在相似的投资过程中还存在互相抵触的现象,国内对外投资立法缺少系统性和稳定性。这些都不利于国内进行海外投资的投资者把握和遵循,也不利于国家的监管和保护。国内现阶段有关海外投资立法的滞后和现存法律的局限性,使得国内公司缺少法律保障,这就制约了国内公司海外投资的发展。4.2劳资关系解决不当4.2.1有关法律法规不清,劳资纠纷不断近年来,国内对外投资经营公司正在面临越

4、来越多的劳资纠纷,重要体现为员工规定加薪和公司解雇员工。工人一般每隔两年或三年就规定提高工资,增长福利,资方如果不批准就罢工。例如,首钢秘鲁铁矿公司因工薪问题而多次发生集体罢工事件,每次都给公司带来高达几百万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这样的罢工已经令首钢秘铁高管们忧心忡忡。很明显,很少的中国公司对此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曾经在美国本土公司当过厂长的大连远东集团负责人齐树民就强调,由于文化背景、国情的不同以及法律等问题,劳资纠纷成为了关系到国内公司走出去成败的核心所在。 4.2.2本地工会作用非常大,劳资关系解决十分困难诸多西方国家的工会组织均有非常复杂的社会背景,公司工会组织历经100多8 年

5、的演变,已经上升到政府强制性的法律保护层面。在任何一种市场经济国家或者是我尚不熟悉的、但市场开放度较高的国家,均有严格的劳工权益保障机制。在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公司法中都含工会在公司法范畴内的权利。香港富豪李嘉诚在收购加拿大航空公司一中败走麦城,就是一桩典型的受阻加航劳工组织的案例。刚刚进入南非时,由于对本地劳工法律理解不够,对公司雇员规定组织工会持悲观态度,致使工人罢工、公司停产事端不断。但国内公司却还使用国内的某些方式措施看待和解决这方面事情,成果酿成罢工、示威和流血冲突的事件。事实上,国内工会由于国情的需要被国内公司当作是用来“保持公司和谐”和“增进公司发展”的,因此,就浮现了北京某机床厂在

6、并购德国的一家名叫瓦尔德里希机床厂时,厂长仍然教育本地的工人“工会虽然代表着员工的利益,但是也必须一方面符合工厂的利益”,成果使得工人们都仿佛看外星人同样看着中国新老板,因此带着这种概念走出去的国内公司,在势力强大的国外工会面前,必然会遭遇一系列的教训。4.2.3暴力事件屡屡浮现,风险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由于中国产品和劳务工对本地就业市场形成冲击,加上种族歧视以及对外经公司在解决劳资关系问题上的不当等因素,国外公司针对国内公司以及员工的暴力事件不断发生,国内公司财产和员工生命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特别在金融危机条件下,这种现象尤为突出。据报道,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境内的一种中资镍矿项目5月8

7、日发生了大规模暴力事件,本地工人冲进了工厂,并与中国工人发生肢体冲突,最后导致了至少5名中国人在冲突中受伤,工厂设备遭到严重毁坏。此外,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我们存在一定的敌视。近来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又有所昂首,这对国内公司对外经营有着很不好的影响。在马来西亚和印尼,本地华人的地位问题自然就影响了中国公司的形象和经营。4.2.4 劳资关系越来越成为国内公司对外投资和国外撤资的棘手问题国内对外经营公司或许没有想过,对外投资办厂所面对的将是高昂的人力成本以及巨大的工会压力。的确,投资欧美等地区的重要风险表目前生产成本较高。本地雇员工资普遍较高,福利也特别,成本费用水平自然就提高。此外,

8、各国对员工社会福利保障措施、雇员比例等的法律制度非常严格,与国内法律相去甚远。在本地开办钢铁厂的建龙钢铁集团筹划在印度考察后对本地的用工制度就很担忧:“印度工会可以随时组织工人罢工,这对投资办厂来讲非常不利。”为此,她放弃了在印度的投资筹划。由此可见,劳动力成本和劳资关系越来越成为公司走出去所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随着国内对外经营公司遭遇的罢工事件越来越多,考核投资地的劳工状况已成为海外投资前的重要一课。 4.3 公司自身实力不强,国际竞争力差中国公司实行“走出去”战略,可以在更大范畴及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伙与竞争,充足开拓和运用国际国内市场,使公司自身得到发展,增进局部经济的进步,但是

9、目前来说,国内公司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还不够,与外国公司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的公司通过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员工素质等等来争取成功。近年来国内公司“走出去”战略还存在着很明显的公司竞争力不够 4.3.1公司决策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国内某些国内投资主体对其境外公司或境外投资项目监管力度不够,缺少科学有效的鼓励机制,导致效益不高的问题。据调查,目前海外的中资公司只有大概1/3发展较好,1/3处在基本处在勉强维持状况,然而此外的1/3则陷入亏损或停业状态。由于鼓励局限性,利益分派体制不合理,导致许多优秀的公司海外代理人跳槽流失。并且有的公司好大喜功,有限的资金用于多种项目的发展,不

10、能制定明确的发展目的和规划,致使海外公司数目的增长快于投资规模的增长,但是由于制度的不健全,导致本来增长的公司最后走向了灭亡。4.3.2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匮乏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正在稳步的迈进,这就规定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各个公司之间的竞争最后还得归结到人才的竞争,人才局限性是国内公司扩大国际化经营规模、提高国际化管理水平的重要制约因素。发展国际化经营管理必须拥有相应的人才,不仅要金融、法律、财务、营销等方面精通,更需要有战略性思想。在目前国内比较缺少这方面人才,国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设厂,由于不理解本地的风土人情及法律法规导致的悲剧每年均有,因此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可以一方面通过考察,

11、以及去本地学习,培养自己的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直接聘任优秀的国际人才来弥补自身的局限性。5 完善国内公司“走出去”战略的对策建议5.1政府的对策和建议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定,建立和完善“走出去”的各项法律、政策及改革管理体制。5.1.1 建立完善的对外投资法律体系国内公司对外投资的有关法律法规始终由多种零散的有关部门规定,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备有效科学合理的法律体系。因此建立完善的对外投资法律体系已成当务之急。国内政府应当参照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根据国内国情,制定出适合国内公司发展的完备的法律体系,在对外投资的基本体制、市场准入、政府和公司权利义务关系以及各项财政税收政策间的协调上

12、建立相应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一方面应积极推动同有关国家商谈并签订投资保护协定。签订投资保护协定的目的在于保护国内对外投资者,使其免受因发生战争、没收、汇款限制等非常风险而带来的损失,增进同缔约国之间互利的投资合伙。另一方面应积极推动同有关国家商签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为了简化对外投资的国际税收解决问题,减轻国内对外投资公司的承当,应把同有关国家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作为对外工作重点来抓。最后运用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的有关条款保护国内对外投资公司的利益。中国是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的缔约国,国内不仅要承当义务,也要享有权力。国内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引导海外投资公司有效运用这个机构及其条款规避

13、风险。 5.1.2 完善劳资关系制衡机制劳资问题始终是制约公司“走出去”发展的问题,并且由于公司中的劳资关系解决不当,公司的人力资源得不到充足的运用的状况也是比比皆是。针对劳资关系的问题,国内政府的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高度的注重,并制定和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由此可见, 对外经营公司到了不得不认真面对公司劳资关系问题的时候了。公司的劳资关系好坏对公司的经营发展有着重大影响,解决不好就会使公司受损甚至威胁到公司的生存。固然,国内对外经营公司的和谐劳资关系需要国内和东道国的政府、公司和行业协会、工会和员工等等有关利益群体共同努力,一方面增强法律法规和风险意识,加强国外投资可行性调研由于各国投资政策和环境

14、迥异,加上国内公司在经营模式、处事方式、文化背景方面存在巨大差别,公司在走出去过程中必须要进一步理解东道国法律法规以及风土人情,可以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另一方面强化公司劳资关系管理,培养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国内公司与国际上的跨国公司相比,差距重要表目前内部治理不完善等问题上。对外经营公司劳资矛盾问题的成因在很大限度上也是我们公司内部治理的问题。因此从主线上解决劳资矛盾应当从公司内部着手。其中重要表目前:第一,公司要建立起一种合伙式的劳资关系。第二,加强公司劳资关系管理沟通机制和渠道建设以及高效的反馈系统第三,实行感恩教育,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第四,摸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与劳资关系的整合。再次应注

15、重工会作用,双方和睦相处。工会似乎成了国内公司走出去的拦路虎。但既然公司要走出去,就必须面对它,解决好互相之间的关系,尽量将工会劳资纠纷的风险降到最低。为此,公司可以避实就虚,在也许的状况下走出去最佳先收购或成立没有工会的本地公司。例如美国密歇根州有着根深蒂固的工会文化,但在远离这些北方区域的南方设厂,没有工会就是常用的事。像丰田、本田等日系车企在美国的工厂就都没有工会。并且对各国强弱不同的工会要做到知己知彼。在欧洲,法国、德国的工会都很有影响力。韩国工会作用更大。而在墨西哥,就有也许选择一家相对容易沟通的工会。此外,公司应当可以根据届时的内外环境审时度势、识时通变。经济状况好时,工会的作用往

16、往非常大,但经济不景气时,工会的影响力就会打折扣。例如,通用重组时,美国最强大的汽车工会就做出了巨大的让步。尚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国内对外经营公司必须学会跟工会相处。公司与工会的关系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多面的。国外公司劳资纠纷问题产生因素尽管有着不尽相似的背景,但我们对现代工人权益的任何疏忽均有也许“意外”失掉经济机会。实事求是地讲,国内诸多把目光投向世界的公司家们,对这一切还很陌生,鲜有非常成功的经验,甚至低估国外公司工会组织的作用,总觉得无非搞些破财免灾、小恩小惠之 举或请本地政府出面就能敲定。因此我觉得国内对外经营公司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和本地法律框架签订好劳资双方承认的规则,保持劳资双方良好的互动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