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留守儿童特别的爱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846113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予留守儿童特别的爱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给予留守儿童特别的爱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给予留守儿童特别的爱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给予留守儿童特别的爱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给予留守儿童特别的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予留守儿童特别的爱(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给予留守儿童特别的爱肥东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 王巧云随着农村青壮年人口外出数量的继续攀升,留守儿童的数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位,易产生认识和价值上的偏离从而导致个性和心理发展的异常,面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局限性和紧迫性,学校作为留守儿童教育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场所,应扩大其教育职能,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与帮助,从而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心理的养成,以弥补家庭结构不完整给留守儿童带来的消极影响。留守儿童中有一部分性格较为孤僻,容易产生冲动,容易受伤,也害怕受伤。这类学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心理谈话、课外活动等形式使学生形成开朗活泼的性格特点。品德缺失的儿童,要经常性的对学生

2、的行为和语言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并与其交谈,让学生在自己的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树立改正不良行为的信心和勇气。对已经犯了错误的学生首先要教育,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要原谅孩子的错误。以下是我在工作中针对留守儿童遇到的案例。一、案例1、学生基本情况姓名:张杰性别:男年龄:11岁杨店学校五年级学生2、问题及行为表现、学习缺乏主动性。经常不能完成作业,但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精神。 、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处事情绪化,易冲动。遇事不冷静,有逆反心理,虚荣心较强。、主要原因是由于父亲常年外出打工,母亲在其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和上初中的姐姐

3、在家,没人照顾。3、调查访谈结果通过调查、家访和对其本人的访谈,我了解到父亲常年外出打工。其母亲早早过世,对他的影响较大,随着儿子的渐渐长大,一些坏习惯也越来越多。由于家庭监督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就养成了他的惰性,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能拖则拖,多一点也不想做。由于根基打得不牢,使学习成绩不断滑落。粗心马虎,做了错事,不接受批评,不让人家说,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反抗心理。4、个案分析针对张某同学的个性心理特点,经调查了解,我认为他的个性问题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鉴于他从小和姐姐两人在家,凡事随心所欲,过于放纵,使他过着无人管教的状态。、在班级里,由于知识掌握不牢

4、。就极易产生了自卑心理。认为反正也就这样了,甘拜下风,自暴自弃,致使成绩下降,加之他的性格倔强,有的时候会和部分老师抵抗,对学习失去兴趣。5、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根据张某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他的本质是好的,只是缺乏家长的照顾,如果与家长配合共同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他是会有改变的。于是我多次打电话和其爸爸沟通,让他可以不要那么远的打工,多照顾小孩。平时我也多和张某进行沟通,通过和他的交流我意识到他在内心是很自卑的,他渴望得到母亲的关怀。因为害怕别的同学谈到妈妈,所以他像刺猬一样保护自己。这使我感到非常难过,平时我对他就多了一点照顾。比如中午的时候他一般不回家在学校吃饭,有的时候就吃点泡

5、面。我偶尔会让他来我住的小院子里,和我们一起吃饭给他一点关心,在变天的时候我会督促他添衣服,给予他最真诚的关心。、他经常犯错误,出问题的方面,我则耐心指导,认真帮助他分析错误原因,让他自己找出错误所在。保护其自尊心,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6、教育效果经过一学期的了解及教育,张某有了一定的进步,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张某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门功课,成绩逐步提高。他对生活也满怀信心,情绪较

6、稳定,冲动事件逐渐减少,犯了错误能认识到错误在哪儿。任性、固执得以缓解,办事能有目的性,逆反心理在减弱,他现在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较弱,对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他会成为坚强、有知识的身心健康的人才。二、留守儿童现状1、生活质量有所下降,身心健康得不到有效保障。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守的孩子常常会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进餐,容易导致营养不全面,对身体发育不利。而隔代监护的孩子,尽管监护人在心里非常疼爱孩子,但文化程度不高,对于营养搭配的知识了解甚少,因此孩子的饮食质量也不容乐观。另外,部分留守儿童是寄养在亲戚家的,他们为了获取临时监护人的认可,自

7、觉承担了过重的家务,不利于儿童的身体健康发展。2、学习成绩整体水平低,发展不协调。父母外出打工,经济上有了一定的保障,但是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对孩子缺少学业上的关爱和监督,只是在物质上给予了一定的保 障,孩子的精神上缺少了父母的支撑。而部分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不高,难以有效地督促、引导孩子的学习。因此,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容易把情感寄托在老师身上,对那些关心他们的老师特别爱戴,而且很努力地学好那门课程,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偏科等不均衡发展的现象 。3、道德意志薄弱,辨别是非能力差。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家庭教育缺位,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监督和教育,他们往往觉得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不够 ,因此会采取一些叛逆

8、行为来引起父母对他们的关注。而他们往往对事物分不清好坏,难以正确地看待问题,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迷失,容易受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导致一定程度的道德缺失和不良行为的产生 。4、个性发展不健全,心理承受力不强。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与父母的沟通 ,致使他们亲情淡薄,经常与父母产生隔阂和矛盾,造成了对父母的冷漠心理。而且部分留守儿童本身家庭比较贫困,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因此,不少留守儿童养成了冷漠、内向、任性 的性格,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个人情绪变得消极,心理承受力也变差,缺乏安全感和家庭归属感,对家庭和社会存在逆反心理,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 学校是留守儿童成长的“摇篮”,老师是留守儿童的“保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是学校每一个老师应尽的责任。学校是关爱留守儿童的窗口,打开这扇窗子,相信关爱留守儿童的这缕阳光会播撒社会的每个角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