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子特性法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84477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因子特性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因子特性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因子特性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因子特性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因子特性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因子特性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因子特性法”的含义“因子特性法”即利用式子中是否包含某些特 定因子来进行答案的排除及选 择的一 种方法,其应用的核心在于“见到乘法想因子”。包含两种情况:-若等式一边包含某个因子,则等式另一边必然包括该因子。-若等式一边不包含某个因子,则等式另一边也必然不包括该因子。 同时,所选“因子”需同时具备如下性质:-易区分性:即因子在选项中 具有区分性。如利用某因子可 以排除掉更多选项,则 该因子就更具 有区分性。-易判断性:即易于判别是否 包含该因子。比如判断是否包含 3因子就比判断是否 包含7因子简单,因此一般情况下3因子比7因子具有更易判断性。二、典型例题【例1】(江苏2008A-20 )

2、五个一位正整数之和为30,其中两个数为1和8,而这五 个数的乘积为2520,则其余三个数为()A.6, 6, 9B.4, 6, 9 C.5, 7, 9 D.5, 8, 8【答案】C。五个数的乘积为2520,2520包含最明显的5因子,5因子在该题中既利 于判断,又具有明显区分性,排除A和B;同时,2520包含有3因子,因此排除D, 答案选C。【例2】(北京社招2005-13 )某剧院有25排座位,后一排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最 后一排有70个座位。这个剧院 共有多少个座位?()A.1104B.1150 C.1170D.1280【答案】B。该题是明显的等差 数列求和。利用求和公式:总 数=项数X中

3、位数=25X 中位数;虽然中位数不知道,但出现乘积形式,见到乘积想因子,因此总数应该有25 因子,即可以被25整除,选项中只有B可以被25整除,因此选B【例3】(江苏2009-74 )有一队士兵排成若干层的中空方针,外层共有68人,中间 一层共有44人,该方阵的总人数是()A.296 B.308 C.324D.348【答案】B。方阵外层人数和相邻层人数差8,是公差为8的等差数列。利用求和公式: 总数=层数X中位数=层数X44;虽然层数未知,但出现乘积形式,见到乘积想 因子, 因此总数应该有4因子和11因子。但利用4因子不能进行有效的排除选项,缺乏区 分性。因此利用11因子进行判另聽选项中只有B

4、可以被11整除,因此选B例1-例3中,利用常规方法也可容易求出答案,很多 同学也倾向于直接解。但速 度明显不如利用“因子特性”快速便捷。同学 们处理这类问题时应刻意锻炼 “因 子特性”思维。【例4】小明骑车去外 婆家,原计划用5小时30分钟,由于途中有3又3/5千米道路 不平,走这段路时,速度相当于原计划速度的3/4,因此,晚到了 12分钟,请问小明家和 外婆家相距多少千米?A.33B.32 C.31 D.3411 llx速度【答案】A。该题属于行程问题,距离=速度X时间=速度X =,因此该题转化为求速度。速度在该题中很难求出,同时,发现该题又出现了乘法,见到乘法想因子,发现11因子具备高区分

5、性,选项中只有A包含11因子,因此选A【例5】甲、乙、丙三人合修一条公路,甲、乙合修6天修好公路的1/3,乙、丙合 修2天修好余下的1/4,剩余的三人又修了 5天才完成。共得收入1800元,如果按工 作量计酬,则 乙可获得收入为?()【江苏2008A-21】A.330 元 B.910 元 C.560 元 D.980 元【答案】B。该题属于工程问题,工程 问题的核心在于设“ 1”,即设出工程总量。但 该题总量很难 设出,因此,该题属于工程问题 中的难题。我们看求什么,乙 总收入= 乙工作天数X每天的报酬=(6+2+5 )乂每天的报 酬=13X每天的报酬;虽然每天 报酬 我们未知,但 又出现乘法,

6、“见到乘法想因子”,利用13因子进行判别。选项中只 有B可以被13整除,因此选B例4-例5中,利用常规方法很难求出答 案。对于这种难题就是暗示同学们有简单 方法,一般是可以利用排除法进行选择的。而“因子特征”排除是最常见的带入 排除方式。【例6】某商场促销,晚上八点以后全 场商品在原来折扣基础上再打 9.5折,付款时 满400元再减100元。已知某鞋柜全场8.5折,某人晚上九点多去该鞋柜买了一双鞋, 花了 384.5元,问这双鞋的原价为多少钱?()【国家2008-58】A. 550 元 B. 600 元 C. 650 元 D. 700 元昭 J + 1004 曲:5【答案】B。该题属于经济利润

7、问题,根据题意可知:原价=笳= 0.85x0.95,对于该式子明 显很难算出,因此想到利用因子 特性。484.5里面有3因子,而0.85 和0.95里面都没有3因子,因此3因子没有被约掉,因此答 案中必然包含3因子。 选项中只有B包含3因子,因此选B例6中,式子已经列出但直接运算难求出答案。这种题型通常情况应用因子 特性 进行排除。【例7】某剧场共有100个座位,如果当票价为10元时,票能售完,当票价超过10 元时,每升高2元,就会少卖出5张票。那么当总的售票收入为1360元时,票价为 多少?()【国2003A-8】A.12 元 B.14 元 C.16 元 D.18 元【答案】C。总收入=13

8、60=票价X票数,因此若票价 包含某因子则等式另一边1360也 包含该,同时,若1360不包含某因子,则票价也必然不能包 含该因子;1360不包含 3因子,而A和D包含3因子,因此A、D错误;同理,1360不包含7因子,因此B 错误,答案选C【例8】赵先生34岁,钱女士 30岁,一天,他们碰上了赵先生的三 个邻居,钱女士 问起了他们的年龄,赵先生说:他们三人的年 龄各不相同,三人的年龄之积是 2450, 三人的年龄之和是我俩年龄之和。问三个邻居 中年龄最大的是多少岁?A. 42 B . 45 C. 49 D. 50【答案】C。三人的年龄之积是2450,2450不包含3因子,因此选项中也不能包含

9、3Jx + y + 49 = 34 + 301 J.Q X V X V 丿已il I因子;排除A、;假设另外两个人年龄为x,y;假设C正确,则有:解得x=10, y=5,符合题意,因此选C例1-例6中,属于情况一,即等式一边包含某因子,则另一边必然包含该因子例2-例8中,属于情况二,即等式一边不包 含某因子,则另一边必然不包含该因 子三、总结“因子特性”不仅是秒杀的利器,而且不受题型的约 束。只要在等式中出现乘法,便可考虑应用“因子特性”进行排除。因此,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 一定要熟练掌握“因子特性法”,牢记“见到乘法想因子,见到乘法想因子 ”,培养成“因子特性” 排除思维,搭 上数学运算的

10、速度直通车。相遇(相离)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速度和X相遇时间=相遇(相离)路程在相遇(相离)问题和追及问 题中,考生必须很好的理解各数量的含 义及其在数学运 算中是如何给出的,这样才能够提高解题速度 和能力。相遇问题的模 型为: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 相遇,实 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 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A, 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度)X相遇时间二速度和X相遇时间 相遇问题的核心是“速度和”问题。例1.某校下午2点整派车去某厂接劳模作报告,往返需1小时。该劳模在下午1点就 离厂步行向学校走来,途中遇到接他的车,便坐上车去学校,于下午 2点

11、30分到达。 问汽车的速度是劳模步行速度的()倍。A. 5B. 6 C. 7 D. 8【答案】A车往返需1小时,实际只用了 30分钟,说明车刚好在半路接到 劳模,故 有车15分钟所走路程二劳模75分钟所走路程。设劳模步行速度为a,汽车速度是劳 模的x倍,则可列方程,75a = 15ax,解得x= 5。例2.甲、乙两车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如果甲车提前一段时间出发,那 么两车将提前30分相遇。已知甲车速度是60千米/时,乙车速度是40千米/时,那 么,甲车提前了多少分出发()分钟。A. 30 B. 40 C. 50D. 60【答案】C本题涉及相遇问题。方程法:设两车一起走完 A、B两地

12、所用时间为x, 甲提前了 y 时,则有(60 + 40) x = 60y +( x 30) + 40 ( x 30),y= 50。方法2:甲提前走的路程二甲乙共 同走30分钟的路程,那么提前走的时间为,30 (60 +40) /60=50。例3.甲、乙二人同时从相距6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6小时相遇。如果二人每 小时各多行1千米,那么他们相遇的地点距前次相遇点1千米。又知甲的速度比乙的 速度快,乙原来的速度为()A. 3km/hB. 4 km/hC. 5 km/hD. 6 km/h【答案】B原来两人速度和为60宁6= 10 km/h,现在两人相遇时间为60宁(10 + 2)=5小时,设原来

13、乙的速度为X千米/时,因乙的速度 较慢,贝I5 ( X+ 1)= 6X + 1, 解得X = 4。注意:在解决这种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先判 断谁的速度快。方法2:提速后5小时比原来的5小时多走了 5千米,比原来的6小时多走了 1千米, 可知原来1小时刚好走了 5 1 = 4千米。二次相遇问题 的模型为:甲从A地出发,乙从B地出发相向而行,两人在C地相遇, 相遇后甲继续走到B地后返回,乙继续走到A地后返回,第二次在D地相遇。则有:第二次相遇时走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时走的路程的两倍。例4.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距B地54千米处相遇,它们各自 到达 对方车站后立即返回,在距A地42千米处相遇。请问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A. 120B. 100C. 90D. 80【答案】A方程法:设两地相距x千米,由题可知,第一次相遇两车共走了 x,第二 次相遇两车共走了 2x,由于速度不变,所以,乙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 相遇走的路程分 别为第一次相 遇的二倍,即54X2= x 54 + 42,得出x= 120。方法2:乙第二次相遇所走路程是第一次的二倍,则有54X2 42 + 54= 120。 总之,利用速度和与速度差可以迅速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从而保证了迅速解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