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范例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844474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95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范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范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范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范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范例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范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范例(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 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完道路勘测设计及其相关专业后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训练,既有助于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独立设计的能力,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为以后的毕业设计打好基础。二、 基本资料本段公路为平原微丘三级新建公路。起点坐标:X=79380.000,Y=91030.000;终点坐标:X=79150.000,Y=91980.000;起、终点设计高程均同地面高程。提供的地形图比例尺为:1:2023。三、 设计环节和方法1、 认真阅读地形图,查清路线带的地形、地物特性,并定出起点、终点和中间控制点;2、 根据起终点和中间控制点,在地形图上进行选

2、线,通过比选,最终拟定公路具体走向,必须选出两条路线进行比选(选线时注意各个段落土石方的平衡,尽也许少占农田,少拆房屋);3、 根据选定的公路具体走向,拟定交点位置,量出交点坐标,计算交点间距、偏角,并根据地形、地物和规范的规定拟定平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计算出平曲线各要素、公路总里程;4、 按照20的间距在地形图上定出各个中桩的位置,读出其他地面高程,依此点绘出纵断面(若地形变化大,则要考虑加桩);5、 断面图设计;6、 编制路基设计表;7、 点绘横断面地面线,进行横断面设计;8、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9、 在地形图上点绘公路用地界线,并调查征地和拆迁情况;10、整理装订成册。 四、

3、 规定1、 所有设计必须独立完毕,不得抄袭。2、 图表格式规定:所有图纸、汉字均要按照规范规定采用工程字体;每张图表必须有设计人、复核人、审核人及其署名,并标上图号、日期;采用3号图纸;图框尺寸,外框为420mm297mm,内框为(430-30-10)mm(297-10-10)mm,设计单位70mm,公路名称70mm,图名65mm,设计、复核、审核、图号、日期均为(15+20)mm。3、 横断面图比例为1:200,纵断面比例,纵向为1:2023,横向为1:200。4、 挡土墙、涵洞各绘制一个。5、 设计后的成果必须整理装订好。五、 本次设计必须提交的设计成果(一) 计算说明部分1、 平面计算(

4、直线、曲线及转角表);2、 纵断面计算(设计标高、竖曲线各要素等);3、 路基设计表;4、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路基土石方数量表);5、 重要技术经济指标;6、 总说明书。(二) 图纸部分1、 平面设计图(含用地图);2、 纵断面设计图;3、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4、 路基横断面图;5、 挡土墙及涵洞图各一个。六、 重要参考书目1、道路勘测设计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5、小桥涵设计手册6、路基路面工程 设计总说明书一、概述(一)、任务依据根据某理工大学公路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方向道路勘测设计任务书。(二)、设计标准1、根据设计任务书规定,本路段按

5、平原微丘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勘察、设计。设计车速为40公里/小时,路基双幅两车道,宽8.50米。2、设计执行的部颁标准、规范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2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23(三)、路线起讫点本路段起点A:K0000为所给地形图坐标(79380.000,91030.000,67.70),终点B:K0623为所给地形图坐标(79150.000,91980.000,75.10),全长0.623公里。 (四)、沿线自然地理概况该工程整个地形、地貌特性平坦,

6、地形起伏不大,最高海拔高为91.00米,河谷海拔高为65.50米,总体高差在25.5米左右。(五)、沿线筑路材料等建设条件沿线地方材料有:碎石、砾石、砂、石灰、粉煤灰等。其他材料如沥青、水泥、矿粉需到外地采购。二、路 线本路段按三级公路标准测设,设计车速40KM/h,测设中在满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及在不增长工程造价的前提下,充足考虑了平、纵、横三方面的优化组合设计,力求平面线型流畅,纵坡均衡,横断面合理,以达成视觉和心理上的舒展。路线测设里程全长0.623公里,重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如下:平曲线个数(个) 3 平均每公里交点个数(个) 1.5平曲线最小半径(米/个) 200/1平曲线占路线长(%)

7、 52直线最大长(米) 467.439变坡点个数(个) 9 平均每公里变坡次数(次) 2.3最大纵坡(%) 4.15最短坡长(米/处) 200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米/处) 3000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米/处) 2023 三、 横断面设计1、路基横断面布置: 0.75+3.75+3.75+0.75=8.5米式中数字自左至右分别为:左路肩、行车道、行车道、右路肩。路面横坡设立(不含超高路段):路肩为3%,行车道为2%。2、加宽、超高方式全线加宽采用比例过度,超高方式为绕内边线旋转。路基土石方计算控制标高为土基标高,不含路面厚度。3、路基施工注意事项:路基施工应严格按规范进行,对能作为填方用土的挖方

8、应尽量移挖作填,尽量减少取、弃土场地。取、弃土场地应选择荒山、山地处,不得随意乱弃,堵塞河道,且要做好防护,绿化工作,以免导致水土流失。土基填筑前应进行清表、清淤,耕地填前夯实工作,做好填前排水。(二)排水1、排水:挖方路段路面雨水通过路肩进入边沟,填方路段路面雨水经坡面散排至排水沟。四、本次设计项目1、拟定道路技术等级和技术标准2、纸上定线3、平面定线设计4、路线纵断面设计5、路线横断面设计6、挡土墙及涵洞图各一个第1章 设计说明1.1 工程概况设计公路为某三级公路。本路段为平原微丘区,多为中低山地貌,地势稍陡。路段主线长0.623km(起讫桩号为K0+000K0+623),路基宽8.5m,

9、设计行车速度为40km/小时。1.2 公路技术等级及技术标准1.2.1 公路技术等级设计路段公路等级为三级,适应于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0236000辆。1.2.2 技术标准(1)、控制要素:、服务水平:三级、设计车速:40km/小时(2)、平面设计技术指标: 、圆曲线最小半径: 、一般值:100m 、极限值:60m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600m 、最大半径:10000m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35m 、平曲线间插直线长度:同向平曲线间插直线长度应大于6V(240m)为宜,同向平曲线间插直线长度应大于2V(80m)为宜。 、平曲线最小长度:70m (3)、纵断面设计技术指标:

10、 、最大纵坡度:7% 、最小坡长:120m 、不同纵坡度最大坡长: 纵坡坡度与最大坡长 表1-1纵坡坡度(%)最大坡长(m)341100590067007500 注:当纵坡坡度小于或等于3%时,最大坡长没有限制。 、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表1-2凸形竖曲线半径(m)一般值700极限值450凹形竖曲线半径(m)一般值700极限值450竖曲线最小长度(m)35 、纵向坡度与横向坡度的合成坡度最大值:10% (4)、路基横断面技术指标: 、行车道宽度:23.5m 、土路肩宽度:20.75m 、路基总宽度:8.5m 、视距保证: 、停车视距:40m 、会车视距:80m 、

11、超车视距:200m 、双车道路面加宽值: 设计路段采用第3类加宽值,不同圆曲线半径下的路基全加宽值如下表:圆曲线半径(m)加宽值(m)圆曲线半径(m)加宽值(m)2502000.8100702.02001501.070502.51501001.5 、路拱及土路肩横坡度:路拱横坡度取用2%,土路肩横坡度取用3%。、不同圆曲线半径的超高值: 圆曲线半径与超高 表1-3圆曲线半径(m)超高值(%)6003901390270227020032001504150120512090690607 注:当圆曲线半径大于600m时,可不设超高。第2章 平面选线及定线2.1 平面选线2.1.1 平面选线的原则 (

12、1)、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作进一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2)、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运营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助于施工和养护。在工程量增长不大时,应尽也许的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容易采用极限指标,也不应为了采用较高指标而使得工程量过度增大。(3)、选线应能满足国家或地方建设对路线使用任务、性质的规定,保证路线可以加强居民区特别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应注意同农田等基本建设相配合,尽量少占用农田,避免可多的拆迁工程。(4)、在选线过程中,对严重不良地质路段,如滑坡、崩坍、

13、泥石流、岩溶、泥沼及排水不良等特殊地区,应慎重对待,一般情况下应设法绕避,如必须穿过时,应选择合适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用必要的工程措施。2.1.2 选线过程(1)、控制点的选定:在地形图范围内有三个村庄,本着设计路线应尽也许服务居民区的原则,初步选定靠近村庄的三个控制点,定出路线的大体走向。(2)、加密控制点:在前面定出的路线大体走向的基础上,本着山岭重丘区公路应尽也许的克服高差,尽量使路线按平均自然坡度顺着等高线走,认为以后的纵断面设计留有余地的原则,选定路线上、下坡转折点和越岭标高,并避开地质不良地段,加密控制点。(3)、拟定路线走向:在前面各项工作的基础上,顺着等高线,避免初定的路线尽量少的切割等高线,把各个控制点连结起来,定出路线的走向。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