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案例问答题模板分享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1841117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案例问答题模板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心理学案例问答题模板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心理学案例问答题模板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心理学案例问答题模板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心理学案例问答题模板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案例问答题模板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案例问答题模板分享(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案例问答题模板一。【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程序】【1.一般资料】:1求助者人口学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地、出生日期职业、收入、经济状况、受教育状况宗教、民族、婚姻状况(未婚、已婚、离异)现住址、邻里关系、社区文化状况(商业区、工业区、农村城乡结合部、文化区)、了解方式。2求助者生活状况:居住条件日常活动内容、活动场所生活方式和习惯近期生活方式有无重大改变3求助者婚姻家庭:一般婚姻状况(自由恋爱、他人介绍、包办、买卖婚姻),婚姻关系是否满意(性生活、心理相容度)。婚姻中有无重大事件发生,事件中有无道德和文化因素。4求助者工作记录:对工作的态度、兴

2、趣、满意程度。是否改变过职业,理由何在。5求助者社会交往:社交网以及社交兴趣和社交活动的主要内容。与自己交往最多、最密切的人有几个。能给与求助者帮助的人和求助者帮助过的人有几个。举例说明社交中的相互影响。社交中互相在道德和法律方面的责任感。参加集体活动的兴趣如何。6求助者娱乐活动:最令求助者感到愉快的活动。求助者对愉快情绪体验的描述是否恰当。7求助者自我描述描述自己长处、优点时的言词、表情、语言、语调是否夸张或缩小。描述自己缺点时的言词、表情、语言、语调,是否夸大或缩小。8求助者个人内在世界的重要特点1)想象力。2)创造性。3)价值观(对生活享乐方面、社会责任方面、追求精神生活质量方面的价值取

3、向)。4)理想(已经付诸行动的理想)。5)对未来的看法。希望明年发生什么事希望510年内发生什么事对未来事件发生的理由对现实状况是否能捕捉住关键和重点。9在上述提纲之外,求助者谈及的或调查了解到的其它资料另外列出,已供诊断时参考。【2.个人成长史资料】:1婴幼儿期:围产期、出生时的情况,包括母亲身体状况、服药情况、是否顺产。2童年生活:走路开始、说话的时间;与大多数儿童比较,有无重大特殊事件发生,现在对当时情景的回忆是否完整;童年身体状况,是否患过严重疾病;童年家庭生活、父母情感是否和谐;童年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情况,有无退缩和攻击行为。3少年期生活:少年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有无

4、挫折发生;少年期最值得骄傲的事和深感羞耻的事是什么;少年期性萌动时的体验和对待;少年期有无严重疾病发生;少年期在与成人的关系中,有无不愉快事件发生,有无仇视、嫉恨的事或人;少年期的兴趣何在,有无充足时间做游戏,与同伴关系如何。4青年期:青年期最崇拜的人是谁;爱情生活状况(有无失恋等);最喜欢读的书籍;学习(包括升学有无挫折);就业有无挫折;婚姻是否受过挫折;有无最要好的朋友,朋友的状况如何(包括职业、道德行为、法律意识)。5个人成长中的重大转化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注意病态人格形成的环境因素:童年的精神创伤,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不合理的教养等。)【3.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

5、】:1精神状态:知: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情:情绪、情感表现意:意志行为(自控能力、言行一致性)人格: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2身体状态有无躯体异常感觉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3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工作动机与考勤状态(在学校学生学习动机与考勤状况)社会交往状况(接触是否良好)二。【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认知方面:如感觉过敏、思维迟缓、强迫观念等;有无幻觉妄想都要特别说明。情绪情感方面:如焦虑、抑郁、恐惧、情感低落、暴躁、绝望等。意志方面:如意向缺乏、强迫意向、自知力等。行为方面:回避、强迫、退缩等。人格方面:人格的稳定性、完整性等。躯体方面:头痛、睡眠差、性功能等社会功能方面:如与人不

6、敢说话,与同事关系较差,工作效率下降,学习、人际、家庭、夫妻关系、娱乐等。三。【心理咨询师还要了解哪些资料?】:对作出明确诊断所缺少的资料,缺什么补什么!1) 既往病史、家族史等。如躯体、精神检查是否正常,有无重大疾病和遗传疾病史;有无诊治、咨询历史,效果如何。2)求助者的生活状况3)婚姻家庭状况及重大事件4)求助者的社会交往情况5)求助者的娱乐活动6)求助者的自我描述7)求助者个人内心世界的重要特点8)对未来的看法9)家庭教养、学校教育等情况10)求助者的个性特征11)以往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12)早年的回忆、有无负性情绪记忆13)个人成长中的重大转化及评价14)求助者性欲的发展及性生活的相关

7、情况15)求助者社会支持系统 16)案例中有关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等方面缺乏的资料。17)心理测验结果:根据案例提供线索,确定需要量表测量结果。四。【你在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会谈时,怎样选择切入点】(如何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和范围?)1)求助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3)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的问题4)上级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5)会谈的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五。【咨询师不应有的提问方式】(在摄入性谈话中提问问题时要注意些什么?在进行摄入性谈话中提问问题时要注意避免提问失误,要避免出现)凯利把临床交谈提

8、问的性质归纳如下:、避免“为什么.”的问题,因为这类问题有强烈的暗示性(暗示求助者的行为或情绪是错误的);可改为“怎样”和“什么”的形式,能引导他自我探索。、避免多重选择性问题,因为这类问题仍是封闭性问题,限制咨询师获取信息;改为开放式的问题。、避免多重问题(连珠炮式),因为这类问题令求助者不知所措,显得咨询师急躁和没耐心,缺乏经验和训练。、避免修饰性反问,因为这类问题不需要、也无法回答,对求助者毫无益处;可改为具体问题。、避免责备性问题,因为这类问题会使求助者产生防卫心理;咨询中要严加杜绝。、避免解释性问题,因为这类问题会减少自我探索;当双方观点不同时,更不应以疑问方式反问对方。六。【问题提

9、得过多的基本原因】:是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心理障碍和对求助者的会谈内容缺乏基本理解,也可能是不善于掌握语言交流的技巧。最有帮助的办法是把各种封闭式提问变为开放式提问。 【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用】:造成依赖;责任转移;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产生不准确信息;求助者产生防卫的心理和行为;提问过多可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七。【与该求助者进行谈话时,选择谈话内容的原则是什么?】、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对其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对探索深层病因有意义;、对症状鉴别诊断有意义;、对改变态度有积极作用,对改善认知、理解问题有帮助。禁忌:不可把精

10、神分裂症的症状作为会谈和讨论内容;、会谈法的有效性:是否正确把握求助者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八。【在使用摄入性会谈法与求助者进行沟通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态度必须保持中性;2)提问避免失误;3)咨询人员在摄入性会谈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讲任何题外话;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5)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6)结束语诚恳、客气,不要用生硬的话作结束话,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九。【依据本案例,你认为需要使用何种量表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测验?】:量表选择的原则:1)选择测评量表应有指向性,即选择与临床表现有关的量表,来量化问题严重程度。如判断求助者焦虑情绪的程

11、度,可选用SAS等。2)选择与临床表现有密切关系的问卷和量表。为确定非情境性症状的性质,应启用人格问卷,以探索引发临床表现的人格因素。如探索求助者焦虑的人格因素,选择EPQ等。3)为寻找早期原因,可选用病因探索性量表(如LES),可查找两年以来是否有重大生活事件发生,或是否有应激的叠加效应发生等等。4)选择为排除其他疾病而使用量表。当临床表现超出心理问题常规表现时,若怀疑有精神疾病,可用MMPI;若觉得智力有问题时,可用智力量表;若怀疑是神经系统疾病时,可选用神经心理学测评手段等等。总之,在心理诊断中使用心理测量工具,应当有一定针对性,应围绕已形成的初步印象或求助者的某些特殊表现来选用。选择常

12、用的心理测验和其使用的理由:总说人格:MMPI、EPQ、16PF健康:SCL90、SAS、SDSu原因:LES(生活事件量表)分说1)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MMPI):用来探索其病理人格特征与严重程度,以及做精神病的鉴别诊断(用在人格障碍精神分裂、偏执、神经症以上);2)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了解人格特征及认知(神经症及以下用);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职业选拔或职业倾向;3)90项症状清单(SCL90):了解其对自身症状的评估及症状严重程度;病因探索;评定咨询效果;4)焦虑自评量表(SAS):以评估其在焦虑方面的状态及程度;评定效果;5)抑郁自评量表(SDS):以评估其在抑

13、郁方面的状态及程度;评定效果;6)韦氏智力量表(WAIS-RC)、联合型瑞文测验(CRT)、中国比内测验:检查智力问题。7)选择生活事件量表(LES) 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了解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及社会支持系统8)排除其它诊断的量表。十。【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生物学因素:a) 生理功能改变、青春期、更年期; b)躯体疾病; c)生物年龄; d)性别因素;e)既往疾病史、家族遗传史。心理因素:(具体案例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认知方面:是否存在明显的认知错误或不合理信念。情绪方面:如被焦虑情绪所困扰,不能自行解决。意志行为方面:如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个性方面:如性格内向,追求完美、

14、好胜、无法正视挫折等)。 社会性因素:负性(或正性)的生活事件引起的应激反应 社会支持系统对应激的作用人际关系社会文化(如道德、风俗、习惯等因素)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及个人生活方式等个人成长史十一。【共情】:投情、神入、同感心、同理心、通情达理、设身处地等,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三个具体含义:、咨询师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咨询师借助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了解,更好的理解问题的实质;、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意义:、设身处地理解对方,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材料 、求助者会感到自己被理解、悦纳,从而会感到愉快、满足,对咨询关系会有积极的影响促进了求助者的自我表达、自我探索,从而达到更多的自我了解和咨询双方更深入的交流、对于那些迫切需要获得理解、关怀和情感倾诉的求助者,有更明显的咨询效果缺乏共情的后果:、求助者会感到失望、求助者会觉得受到伤害、影响求助者作自我探索、影响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反映正确理解和使用共情的要求:、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进入对方的参照框架、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角色把握在共情时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