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总结5篇范文2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840288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总结5篇范文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总结5篇范文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总结5篇范文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总结5篇范文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总结5篇范文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总结5篇范文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总结篇范文 各位领导、老师、 同学: 今年月5日是第 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开拓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今天,我们请到了司法局的领导和我们一起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主题讲座活动,一会儿由就预防校园欺凌和国家安全教育进行主题讲座。 下面我想说两句。一要爱国、爱校、爱家。 爱国。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都要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失去祖国母亲的

2、保护,个人就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爱国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履行爱国的责任或义务,是对祖国母亲的报答。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爱国如饥渴。班固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中国是古老的民族,也是勇敢的民族。中华民族有两大优点:勇敢,勤劳。这样的民族多么可爱,我们爱我们民族(当然其他民族也有他们可爱之处,我们决不忽视这一点),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我爱中国固因他是我的祖国,而尤因他是有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闻一多 爱校。遵守校纪校规,爱老师,关心同学,保护校园环境,在

3、学习和成绩上进行攀比;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希望大家牢记。踏入校门,就要严守校纪校规;出了校门,你就代表着学校,肩负我们中学的荣辱。要深刻意识到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在校做文明游戏,不发生打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我们要以个人、宿舍、班级等等为单位,积极向上,势争一流,团结互助,我们整个学校就会蒸蒸日上。 爱家。热爱父母,勤俭节约。孝敬长辈,每个人都知道要孝顺父母,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应该怎样尽孝道。有人认为,到时候请保姆、吃大餐就是孝顺父母,其实,这只是表面文章。我们说的很多宠物,如猫狗也是养着,这也是孝吗,不是,所以,孝心最终深义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关爱、是尊敬。 二要知敬畏、知荣辱、知感恩。

4、 知敬畏。“敬”是尊敬、尊重、敬仰、不怠慢,“畏”是畏惧、害怕、谨慎、不冒犯,“敬畏”就是人们对一切神圣事物既敬重又畏惧不敢怠慢不敢冒犯的一种心态。用儒家学说来讲就是中庸,要把握好这个度。作为学生我们要敬畏法律,严格遵守校风校纪。知荣辱。什么是光荣的,什么是耻辱,简单的说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当然要站在国家、人民、集体的角度来说好与坏,作为学生我们就是站在学校的角度来考虑这个就问题,八荣入耻大家都应该知道,那就是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

5、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就是我们的荣辱观,用它来指导我们实际。 知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品德。事实上,我们也非常需要感恩,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同学对我们有帮助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一个经常怀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荡,胸怀宽阔,会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相反,而那些不会感恩的人,大家可想而知。 总之,作为学生就是要团结、友爱、严肃、活泼。在生活学上就是要比文明、比礼貌、比成绩、比素质。 内容总结()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总结5篇范文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 今年4月5日是第 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2)一要爱国、爱校、爱家()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4)二要知敬畏、知荣辱、知感恩()这就是我们的荣辱观,用它来指导我们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