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1834651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方案 一、研究背景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能动、创新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才是发展的主体,他们在掌握“双基”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自己的认识和思想,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做自身的主人。所以课堂生成性资源的产生及处理,就是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通过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最终达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目的。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许多教师意识到新课程的实施需要课程资源的支持,应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然而,教师一方面感到教学资源匮乏,一方面又对课堂教学中蕴涵着的丰富的教学资源缺乏理论认识与解决措施,忽视

2、对课堂中各种有效资源的捕捉、开发与利用,导致大量的教学资源流失,留下诸多遗憾.。教师在课堂上对生成性资源的恰当处理,往往会成为一节课的精彩之处。叶澜教授就把有生成性作为好课的评价标准之一。可以说,当今的课堂教学中,每个教师都希望能出现生成性的问题,通过恰当的处理来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出彩。同时,每个教师又害怕课堂教学中出现生成性的问题,怕万一处理不好,留下尴尬和笑柄。 针对课堂教学中的这种现状,结合新课程实施中关注“人”的发展这一原则,有必要对课堂生成性资源进行分析和研究。故提出此课题。二、概念界定: 所谓生成,就是对教学过程可变性的概括,是对以往强调过程的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

3、正。当然,生成不是随意将教学过程旁逸斜出,而是一种能体现出教育智慧的对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 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资源具体指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言行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感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的生成性资源 所谓开发与利用,在本方案我们将它定义为对课堂中“互动教学”、“对话教学”的过程不断涌现和生成大量的即时智慧资源加以捕捉、判断、重组、运用,使之发挥更大的效能,为发展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二、研究目标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主要研

4、究目标。结合我市、区、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研究,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方式和策略。注重主体性、主动性,照顾差异性、持续性,从而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研究内容 探索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产生的原因,结合具体的生成性问题,进行归类和分析,找到灵活处理生成性资源的系统方法和策略,并创造性的开发利用教材,为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实施保驾护航;四、子课题设定: 子课题一:课堂教学中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我们所研究的学生资源是指课堂上来源于学生,通过师生互动而生成的资源,表现形式为学生的言语、行为和情绪以及有一定课程意义的氛围环境、信息、机会。重点研

5、究学生资源的种类、捕捉、开发及利用的方法子课题二:课堂教学中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主要研究如何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在对教材的处理方式上,具有课程意识的教师善于结合学生的实际,联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紧扣课程标准而不是紧扣教材。利用与开发多种课程资源。要求教师利用并开发教材以外的文本性、非文本性课程资源,为课程价值的实现和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平台。五、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跟踪课堂中教师自己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并与课前预设相对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经验总结法:在研究中和研究后采用经验总结法,总结出正确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对策,并反复实践。 个案法:对于研究中出现

6、的有价值的典型范例进行研究。六、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一)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 相关资料收集研究,组织课题研究力量,对课题进行规划设计,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在课题组成员中全面、深入地开展学习和研讨。 2、实施阶段: (1)主要采取调研、交流、互动研讨的方式,针对教师在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一系列理论思考与学习,以此作为本项研究的起点。 (2)问题讨论与经验分享。课题组老师将进行互相听课评课,进行小组交流,并就实验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收获。 (3)专家讲座:来自专家的点拨和指导往往能对一线教师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针对课题组老师在新课程实验

7、中所面临的问题,邀请课程专家、学科专家与课题组老师直接对话,从新课程理念、教育教学观念、实施方法与途径等方面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4)教师课后反思:课题组教师结合新课程理念来反思,并在反思中首先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实际授课过程与事先预设的教学设计之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5)课题组交流、总结:团队始终是本课题研究关注的教师的成长助力之一,我们组织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就教学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在质疑、争论、碰撞中引发深入思考,我们鼓励教师带着问题来,又带着更多问题走。 3、总结阶段: (1)分析研究过程,整理研究资料。 (2)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七、课题实施保障: 本课题核心成员由分管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组成。他们都曾经参与过课题研究,很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是市、区教坛新秀与教学能手,他们的参与能发挥较好的骨干和带头作用。 围绕本课题我们做了大量的文献搜集工作,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从网上下载了一批与课程资源相关的文章,进行了学习研究,提出了我们对本课题和新概念的认识和界定。我们已经着手进行青年教师教科研方面的培训工作,制定读书研究计划。 “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方案两 城 一 中王 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