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高考】地理一轮作业:61 人口的数量变化及人口的合理容量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1833698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密高考】地理一轮作业:61 人口的数量变化及人口的合理容量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解密高考】地理一轮作业:61 人口的数量变化及人口的合理容量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解密高考】地理一轮作业:61 人口的数量变化及人口的合理容量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解密高考】地理一轮作业:61 人口的数量变化及人口的合理容量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解密高考】地理一轮作业:61 人口的数量变化及人口的合理容量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密高考】地理一轮作业:61 人口的数量变化及人口的合理容量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密高考】地理一轮作业:61 人口的数量变化及人口的合理容量 Word版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学年地理教学精品资料 2019.5一、 选择题(2016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联考)读“黑龙江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比较图(单位:)”,读图回答12题。1. 黑龙江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全国同期相比差异最小的年份是()A. 2012年 B.2010年C. 2000年 D.1995年2. 目前,黑龙江省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A. 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B. 总量呈下降态势C. 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 总量呈增长态势1. B【解析】1995年相差2.6,2000年相差3.6,2010年相差2.4,2012年相差3.6,2010年相差最小,选项B正确。2. D【解析】黑龙江省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

2、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故总量仍呈增长趋势。(2016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联考)下图为“某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读图回答34题。3. 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 014岁人口比例1953年至1964年递减 B. 014岁人口比例2000年至2010年增加较慢C. 1564岁人口比例1964年至1982年增加较快 D. 65岁以上人口比例2000年至2010年增加最快4. 该市1564岁人口增加最多的时期是()A. 19531964年 B. 19641982年C. 19902000年 D. 20002010年3. C【解析】读图中未成年人口比例折线,014

3、岁人口比例1953年至1964年呈上升趋势,A错。014岁人口比例2000年至2010年呈下降趋势,B错。1964年至1982年,014岁人口比例迅速下降,老年人口比例变化不大,说明1564岁人口比例增加较快,C正确。65岁以上人口比例1990年至2000年增加最快,D错。4. D【解析】1564岁人口增长数量可用下式进行计算:增长数量现有人口总数(1现有未成年人口比重一现有老年人口比重)一初始人口总数(1初始末成年人口比重一初始老年人口比重)。D正确。(2016浙江五校联考)下图示意某人口1亿以上国家20062010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与净增人口数量状况,据此回答56题。5. 关于

4、该国20062010年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但人口总量一直在下降B. 该国年净增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但人口死亡率仍然很高C. 该国20062007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的变化D. 该国20092010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鼓励生育政策的实效6. 该国最有可能是()A. 俄罗斯 B.德国 C. 美国 D.日本5. C【解析】该国在2010年净增人口是正值,人口总量开始上升;20062009年净增人口一直是负值,所以净增人口从20062009年一直在下降;读图分析可知,该国20062007年人口增长率的变化主要是由人口出生率、死亡率

5、决定的,即由人口自然增长的变化决定;该国20092010年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并没有明显变化,其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迁入。6. A【解析】该国人口在1亿以上,可排除B选项;该国人口出现负增长,所以可排除C选项;该国20062009年人口总量一直在下降,20092010年净增人口开始为正值,说明该国经济发展较迅速,吸引了大量移民迁入,因此最可能为俄罗斯。(2016河北衡水点睛大联考)读下图,a、b、c分别对应图中014 岁、1564 岁、65 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78题。7. 图中 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A. B. C. D.8. 图中国65 岁以上年龄

6、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A. 20% 鼓励生育 B.15% 采取移民政策C. 60% 计划生育 D.30% 鼓励人员出国7. B【解析】014岁人口比重越高,人口增长速度越快。图中四个国家中2国家,三个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分别为60%、30%、10%。故国家人口增长最快。B正确。8. A【解析】图中国家老年人口比重最大,65岁以上人口占20%,老龄化明显,因此应鼓励生育。A正确。(2016哈尔滨模拟)下图为世界某一区域人口密度分布图。据此完成910题。9. 下列因素可能会使图中所示区域人口容量明显增大的是()A. 全球变暖 B.森林砍伐C. 矿产消耗 D.铁路建设10.

7、甲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主要限制性因素是()A. 自然资源 B.光照C. 土地类型 D.地形9. D【解析】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文化和消费水平等。全球变暖会使该区域的人口容量增大,但在短期内表现不是很明显;森林砍伐会使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会使人口容量减小;矿产消耗会使人口容量减小;铁路建设会使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增大,从而可以大幅提高人口容量。10. C【解析】甲地区沼泽广布,虽然地势低平,但积水较多,环境人口容量小。(2016北京海淀区模拟改编) 读“北京市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相关数据表”,回答1112题。项目数据土地资源总面积16410平方千米平原6338平方

8、千米山地10072平方千米水资源总量约38亿立方米“十五”期间人均综合用水量245立方米/人年世界人均综合用水量628立方米/人年11. 按照国际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第级(105平方米/人)计算,北京市的土地资源可居住人口约为()A. 15 628万人 B.6 036万人C. 9 592万人 D.1 600万人12. 制约北京市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A. 水资源 B.土地资源C. 矿产资源 D.交通11. B【解析】北京可供居住人口的土地资源面积为6 338平方千米,根据国际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第级标准计算即可得出。12. A【解析】据表中数据可知,北京市“十五

9、”期间人均综合用水量远低于世界人均综合用水量,因此制约北京市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水资源。(2016南昌模拟)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结合下表,回答1314题。地区年生物量(万吨)可承载人口(万人)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东北地区105 10023 000229长江中下游地区88 60022 000395青海、西藏10 0001 000413. 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A. 科技水平 B.自然资源C. 开放程度 D.消费水平14. 下列关于青藏地区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人口容量大地处内陆,气候干旱,人口容量小

10、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增大人口容量A. B.C. D.13. B【解析】表中各地的可承载人口与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是根据当地年生物量来估算的。14. B【解析】表格信息显示青藏地区可承载人口与最大可能人口密度都较小,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环境脆弱。发挥当地太阳能资源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增大人口容量。二、 综合题15. (2016北京东城区模拟)读“北京市常住人口调查数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人口性别比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100个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北京市的人口性别比是多少?(2)由图分析,北京市的劳动力是否短缺?为什么?(3)从北京市常住人口年龄比例构

11、成上看,你认为北京市现在面临着哪两方面的巨大压力?你对缓解这些压力有什么良策?【答案】(1)102(或103)(2)否。因为劳动力的主体部分是1564岁的人口,而北京市该部分的人口比例达到79%,可以看出劳动力充足。(3)面临的压力:就业压力、人口老龄化。对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建立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发展养老院和家政服务,关心老年人等。【解析】(1)北京市社会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由于外来人口大量迁入和大学生就业,使该市人口增长较快。(2)结合性别比概念及北京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例数据进行计算。(3)北京1564岁人口比重大,劳动力充足,并不短缺。16. 下图是“我国某年各

12、省级行政区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人口压力指数是指一个区域现有人口数量与经济人口容量之比,当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时人口容量相对富裕,说明该地区相对人口压力不大,还有一定人口扩容余地),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我国综合人口压力指数的空间分布规律。(2)引起上述规律的原因主要是(双选)()A. 自然条件 B.社会经济C. 宗教 D.人口总量(3)上述分布规律与我国的人口密度规律呈现出什么关系?(4)以上现象说明我们应如何评价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和分布是否合理?【答案】(1)由东向西逐渐增大(由西向东逐渐递减)。(2)AB(3)相反(负相关、相背离等)。 (4)评价一个地区合理人口容量应考虑该地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是否相互协调,而不是绝对的人口数量和分布。【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综合人口压力指数由东向西逐渐增大。它是由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共同决定的,它与我国人口密度呈负相关。合理的人口数量和分布应与当地的资源、环境相适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