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志林好句评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833508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坡志林好句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东坡志林好句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东坡志林好句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东坡志林好句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坡志林好句评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坡志林原文及翻译东坡志林好句评析东坡志林好句评析1、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不觉失笑。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 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 诗。”往来山南地十余日,以为胜冬也不可胜谈。择其尤者,莫如漱玉亭、三 峡桥,故作此二诗。最后与总老同游西林,又作一云:“横看成岭侧成峰, 到处看山了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俟庐山诗尽于此矣。2、石塔来别东坡,坡云:“经过草草,恨不一见石塔。”塔起立云:“遮 着是砖浮图耶”坡云“有缝。”塔云:“若无缝,何以容世间蝼蚁”坡首肯 之。3、如眼翳尽,眼自有明。医师只有除翳药,何曾有求明药4、俟初入庐山,

2、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遂发意不欲作诗。 己而见山中僧俗,皆云苏子瞻来矣,不觉作一云:“芒鞍青竹杖,自挂百钱 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既自哂前言之谬,又复作两云:“青山若 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又云:“自昔忆清赏,初游 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 且行且读。5、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欣然起行。念无与乐 者,遂至承天寺寻张4襄民。4襄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 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但少人如吾两人耳。6、子欲磨其厚,等其薄;厚者未动,而薄者先穴矣。7、己卯上元,余在儋耳

3、。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 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庭小巷,民夷杂揉,屠酤纷然。归舍已 三鼓矣。舍中掩熟寝,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盖自 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逮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韩愈赠 侯喜:“君欲钓鱼须远去,大鱼岂肯居沮洳。”)8、黄州(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 田得疾。闻麻桥人鹿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悟人。以指 画字,书不数字,审取深了人意。予戏之曰:“予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 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王羲 之)洗笔泉,水极甘。下

4、临兰溪,溪水西流。予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 间沙路浮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 爰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9、俟以元丰三年二月一日至黄州。时家在南都,独与儿子迈来。郡中无一 人旧识者。时时策杖至江上,望云涛渺然,亦不知有文甫兄弟在江南也。居十 余日,有长髯者惠然见过,乃文甫之弟子辩。留语半日,云:“迫寒食,且归 东湖。”俟送之江上,微风细雨,叶舟横江而去。俟登夏燠尾高丘以望之,仿 佛见舟及武昌,步乃还。尔后遂相往来,及今四周岁,相过殆百数。遂欲买田 而老焉,然竟不遂。近忽量移临汝,念将复去,而后期未可必。感物T妻然,有 不胜4襄。“浮屠不三宿桑下”者,

5、有以也哉!七年三月九日。10、元丰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天欲明,梦数吏人,持纸一幅,其上题 云:“请祭春牛文”。予取笔疾书其上,云:“三阳既至,庶草将兴,爰 出土牛,以戒农事。衣被丹青之好,本出泥涂;成毁须臾之间,谁为喜愠”吏微 笑曰:“此两句复当有怒者。”旁一吏云:“不妨,此是唤醒他。”11、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林止息。望 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 金勾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 法,当甚么时也不妨熟歇。ps:苏轼是豪放,又具有情趣的人,这一点在东坡志林一书中可以体 现。谈天说地,出游交友,入仕致仕,他的洒脱豪放,在这本书上体现得淋漓 酣畅。东坡志林不失为一个文人眼中的另一个世界。东坡志林,苏轼宋著。此书所载为作者自元丰至元符年间二十年中之 杂说史论,内容广泛,无所不谈。其文则长短不拘,或千言或数语,而以短小 为多。皆信笔写来,挥洒自如,体现了作者行云流水涉笔成趣的文学风格。更多相关内容:童年好词好句名人传好词好句摘抄好句子大全唯美好 词好句大全短一点童年好词好句红楼梦好词好句读书笔记好词好句描写油菜花 关于油菜花的好句好段繁星春水的好词好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