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顶管施工方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831422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电缆顶管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力电缆顶管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力电缆顶管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电力电缆顶管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电力电缆顶管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电缆顶管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电缆顶管施工方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潭所宝口站高潭线F6 新增墟镇公变满足墟镇新增负荷供电工程顶管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高潭所宝口站高潭线F6 新增墟镇公变满足墟镇新增负荷供电工程2、施工地点:惠东县高潭镇。3、主要工程量:顶管 400 米。4、交通地形:工作所涉及线路范围属高潭跨路区域,并且该地段通往的车辆极多。5、施工进度:跨公路顶管作业 7 天。二、施工标志、交通围蔽措施:针对路上突变的交堵塞现象,成立应急预案小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1、本工程地处镇区交通要道,交通比较繁忙,施工过程中,必须与当地交通部门密切配合,做好交通疏导工作,确保施工与交通通行的正常进行。2、具体施工时,须与当地交通部门密切配合,做好施

2、工期间的交通疏导和交通安全工作。经交通部门的批准,施工时,根据原有道路的不同路幅宽度,采取不同施工围蔽方式, 总的原则是, 在保证工程施工的同时, 确保道路畅通。3、交叉口前方 50 米及 100 米处设置施工警示牌, 通知车辆尽可能减速行驶, 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4、交通疏导工作,是本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落实解决的一个方面。交通顺畅与否,主要依赖行车是否有序,管理是否到位。因此,工程施工期间,我公司制订科学合理的交通疏解方案和应急措施,建立交通疏解管理制度,实行专人负责制和奖罚制度,明确工作重点和每日的工作要点,上岗前进行培训。5、路口设置明显的交通标志,指导车辆渠化分流。交通疏

3、解员分班全天候指挥交通。疏解员上班时按要求穿反光马甲,佩带袖章,装备指挥旗,按交通指示牌和交警部门批准的疏解方案指挥车辆行驶。建立与交警部门联系的直通道,及时反馈现场交通状况,在工作日上、下班高峰期请交警到现场帮助指挥,当严重塞车或突发事件塞车时,及时请交警到现场指挥并按应急方案进行分流。根据工程分段布置情况,施工场地合理安排进、出车道,做到各行其道;工程车严格按指示和交通指挥员指挥行驶,礼让其它车辆。干道上禁止占道装卸施工材料。6、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的车辆做到“宁停三分,不争一秒”的文明行车,做好安全产,文明施工,确保工程顺利完工。三、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办工现现安公程场场

4、监室技负安质术责全量部人员部四、施工工艺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本工法的基本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 工作井预支护装、调试、试运行 顶进工作井施工中继间顶进设备安掘进机接收设备拆除、清理现场。1施工准备在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应编制详尽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施工场地地质条件、施工内容、范围确定场地地质条件是选择施工方法的前提, 工程施工前,应根据业主提供的地堪报告确定施工工艺, 必要时应进行补充勘察; 工程施工前, 应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相关规范、标准,明确工程施工内容和技术要求,对图纸中与现场不符内容联系设计人员进行补充设计或变更设计。( 2)顶管设备选择土压平衡顶管机有多

5、种类型, 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选择适用的机型, 以达到良好的顶进效果。 DK 式土压平衡顶管机与普通的土压平衡顶管机最大的不同是它没有面板,开口率在 100%,它的土仓压力就是挖掘面的土压力,能够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土压平衡; 另外,在砂层中顶进时, 可通过设置在刀排前面和中心刀上的注浆孔, 直接向挖掘面注入膨润土泥浆, 在土仓中与砂土充分搅拌, 增加砂土的塑性、流动性和止水性,达到改良土质、降低刀盘转矩的目的。DK2400土压平衡顶管机剖面图( 3)施工工艺参数的计算工艺参数计算主要包括:后背承载力的计算、管段顶力的计算等。( 4)施工工艺确定根据场地地质条件、 顶管设备及工艺参数确定施工工艺

6、。 施工工艺主要包括: 顶管区间段长度的确定, 是否使用中继间以及中继间的数量和布置; 初始顶进的方案及措施;测量及纠偏的方法;长距离顶进减阻的方案及措施等。( 5)顶管工作井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工作井的设计和施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工作井的位置及断面形式的选择;工作井的尺寸; 工作井的开挖及支撑方法; 后背结构的设计及安装方法; 洞口密封的设计;工作平台的支搭方法;工作井的降水措施等。( 6)设备安装调试的技术措施施工设备的安装、 调试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 施工设备的安装位置、 安装精度和牢固要求、安装顺序、调试方法和要求等。( 7)施工过程控制的技术措施施工过程控制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7、: 工作井内管子的吊运的安装、 泥水处理、测量等作业的空间布置以及及平行或交叉作业的安排等; 顶管入洞及出洞措施;施工过程中操作室与掘进机头、中继间的联络方式等。( 8)质量安全技术措施质量及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包括: 控制顶进轴线、高程误差及其他质量因素的措施;顶进操作及设备维护的技术与安全措施; 控制地面隆起、 沉降的措施; 穿越重要构筑物的技术与安全措施。2工作井施工( 1)工作井位置的选择应根据管道设计、地形、地层结构、施工环境条件等因素选定。( 2)工作井的开挖深度应满足顶进设备轨道高程及基础厚度的要求。( 3)工作井的结构及支撑应根据开挖断面、挖深、土质条件、地下水状况及总顶力等进行施

8、工设计。( 4)工作井前壁上应预留顶管入土洞口,洞口中心应与管道中心重合,洞口直径宜大于顶管机刀盘直径 25cm。( 5)工作井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工作井内应设有集水坑。( 6)根据施工设计搭建用于吊运和防护的工作平台,工作井上的平台孔口的尺寸满足管子及弃土吊运空间所需。 依据管重及其他附加荷载计算选用工作平台承重主梁。依据起吊设备能力及起吊物重量核算起重架。 垂直运输设备必须按施工中最大起吊重量选型,且符合起重设备使用的有关规定。起重设备设专人检验、安装,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7)工作井应设防雨棚,有良好的施工照明条件。( 8)顶管完成任务后,应及时拆除、清理工作井,并进行井室等施工作业

9、,经检验合格后及时回填。3设备安装及试运行设备安装前,根据设备的操作要求及施工方便的原则确定各设备的安装位置、 各种管线和电缆的铺设位置及走向等。对设备的吊运、安装顺序进行计划和安排。( 1)设备的安装主顶设备底盘的安装应支撑牢固, 防止产生受力变形或位移。 底盘的调整的定位宜在将顶管机吊运至底盘导轨上后进行。主顶设备液压系统宜设置在主顶设备附近以便于操作, 液压软管接头连接清洁无污染。吊运完成后, 调整底盘及顶管机机头的位置、 高程、中线、仰俯角、旋转角等。工作井总电源闸箱及用电设备必须执行三相五线制, 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工作坑及管内使用 36V 以下的照明设备;总电源的匹配大于顶管施工

10、过程中需同时运行的全部设备功耗之和; 长距离顶管时须考虑电缆的电压降。 顶管机头内应设有应急照明电源,顶管机机头、工作坑及地面设备之间设置通讯联络设备。工作井内测量仪器的基座不能固定在主顶装置底盘、 工作井后背或其他可能在顶进受力时产生变形或位移的基础上, 应安装在独立的固定基座上, 以减少重复移动和调整次数;宜使用激光经纬仪或激光指向仪与安装在顶管机内的激光目标靶共同组成方位误差测量系统,对顶进的高程的轴线误差进行全过程的监控。顶进时应根据所顶管道的管径确定安装通风设备的位置的长度。 通风设备结合管内的工作环境条件选定,保证管内有足够的氧气。( 2)设备试运行设备试运行之前,应对设备的安装,

11、各种管线、电缆的连接进行检查,确认安装和连接无误后方可接通电源。设备的试运行应遵照设备说明书进行。 通过试运转查找和消除设备可能存在的所有问题,确认其处于完好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不加载的情况下,电源电路开关的接通、切断工况试验的检查。液压系统控制阀件的动作灵敏、 正确,特别注意有无控制电路反接的现象、 操作台显示动作与实际动作是否一致。设备润滑和密封系统供油正常,油路畅通,供油压力可在设定的范围内调节。刀盘正反旋转动作正确,无异常响声。纠偏千斤顶的伸缩动作正常, 编组动作与操作台显示一致。 试查完毕将千斤顶回缩到工作零位。顶进千斤顶伸缩动作正常,试查完毕将千斤顶回缩到工作零位。注浆系统输送

12、泵的试运转符合设备说明书的规定。对注浆管路进行加压试验和检查,保证管路畅通、无泄漏。其调试顺序为: 将操作台输出电缆分别与对应的接口接好以后, 逐步送电,观察各仪表电压值是否正常;然后依次送电检查各设备运行状态,送水泵、排泥泵、抽水泵以及搅拌筒电机旋转方向, 排泥泵的调速系统是否正常, 若旋转方向相反则调换该电机两相电源线, 若发生异常声音或气味, 立刻停电检查故障原因, 尽快排除;注浆泵一般采用螺杆泵, 不能在无浆液下运行, 在调试或运行之前先用管钳扭动转轴, 待灵活以后可加水运转, 看泵的旋转方向与出口压力; 将掘进机各电缆接好,开启操作按钮、动力按钮,并使后方动力站运行(运行前检查油箱内

13、油量是否充足,有无污染) ;调速旋钮拨至 10 位, 千斤顶切换成伸出,逐渐将调速器拨至 0 位使全速运行,全部伸出以后再退回,反复操作 1-2 次进行排气;关闭后方动力站,打开机内动力站,刀盘运行, TV 开,看刀盘旋转方向是否正确,转矩仪是否正常,将转矩仪设定于 0 位,看报警系统是否正常,倾斜仪指示情况,开、关旁通阀和止水阀,动作是否灵活,操作纠偏控制旋钮,观察纠偏指针在光靶上移动的情况, 能否达到最大位置; 关闭机内动力站, 待机 10-15 分钟,观察掘进机破碎锥体内有无油滴滴下 ,若有少量渗出无滴下,可视为合格,停止刀盘运转, TV 及动力回路操作回路;拆除掘进机电缆线,可以吊装掘进机于导轨之上,准备顶进。4顶进设备安装、调试和试运行正常后开始正式顶进。初始顶进我们把从破洞一直到第三节砼管全部推进入土中的全过程称之为初始顶进。 在顶管施工中,初始顶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 它的成败将取决于整个顶管过程的成败。我们把初始顶进分为以下几步:第一步是破洞。 在破洞之前, 洞口必须要有防止土体或砂层塌方的措施。 在土质均匀的黄土中顶进时, 一般洞口采用砖砌封门; 但是在砂土中, 比较有效的是采取深层搅拌桩和高压旋喷两种方法, 但是笔者推荐采用高压旋喷来对顶管井洞口外土体进行加固。 因为一般顶管施工都在比较狭小的场地, 深层搅拌桩的施工设备庞大,占地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