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公开课教案知识交流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831337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壕吏》公开课教案知识交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石壕吏》公开课教案知识交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石壕吏》公开课教案知识交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石壕吏》公开课教案知识交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石壕吏》公开课教案知识交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石壕吏》公开课教案知识交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壕吏》公开课教案知识交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壕吏公开课教案石壕吏教案执教者:杨万凤教学目标:一、 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这首诗。二、 体味诗歌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三、学习“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表现手法。教学重点:一、 品评鉴赏,理解诗歌的思想意义。二、 用吟诵沟通情感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与内容:1、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一一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教师解说: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展现的几幅战争画面。观看后老师问:大家有什么感受?老师接过学生回答导入:战争意味着城市毁灭,战争着意味田园荒芜,战争意味着百姓无家 可归,战争意味着人民妻离子散一代诗圣杜甫对战争的罪恶有深切的体会,在唐王朝长 达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中,神州大地已经是

2、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 原丹”的战乱恐怖景象。安史之乱中期,唐王朝军队四处抽丁补充兵力,诗人杜甫亲见差更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创作出了著名的组诗三 史三别。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石壕史是三吏中的一 篇。今天,我们随着诗人的描写走进那恐怖的战乱时代,走进石壕村那个在战争中家破人亡 庭不幸家庭,去感受战争带给百姓的深重灾难。(2分钟)2、听朗读,说故事。(8分钟)播放录音朗读。听完朗读请学生给故事另取一个题目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3、字词过关。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3分钟)读音:第一组:更(l i )逾(yu) 邺

3、(y6)城 戍(shd) 老妪(yd) 泣(qi )幽咽(ye)文言词义:第二组:暮投()石壕村 老翁逾()墙走() 更呼一何()怒 听妇前致词()第三组: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第四组:惟有乳下孙() 老妪()力虽衰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4、品读课文,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10分钟)?(1)学生自由品读诗歌,想象诗歌中描写的场景,用声音传达诗歌的情感,用表情表现诗歌的情感,做到眼到、声到、心到。(老师提醒:注意诗歌的感情基调:沉郁顿挫;注意朗读速度和重点词语)(2)让学生试着每人说一句话,把自己读课文

4、后的感受告诉大家,用这样的句式:从“”这句诗里,我看到了(从”这句诗里,我听到了从”这句诗里,我想到了从”这句诗里,我感受到了)(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全体读题目、作者;女声齐读第一节;男声齐读第二节;全体读“听妇前致词”;一生读第三节剩余的内容;全体读最后一节。5、理解学习本诗的艺术特点一一藏问于答、明暗结合。(10分钟)教师过渡:本诗语言精炼。明代末年一位有独到见解的孥者和爵谪家陆时雍称赞这篇诗“其事何长!其言何简!”是的,全诗仅用二十四句,就写出了典型性很强的环境、人物和情节,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蕴含了诗人矛盾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学生思考:为什么这首诗

5、能够以非常少的语句表达非常丰富的内容呢?提示学生:思考并回答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一题中的第一小题。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对诗歌中差更的神态、动作、语言进行合理的补白,同时也对老 妇人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进行合理补白。老师归结:本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了 “藏问于答、明暗结合”,如“更呼一何怒,妇啼一何 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但并没复写史的蛮横凶暴,而是从老妇的致词中暗示出来。深入思考:为什么诗人要用“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手法呢?直接写官差是怎样抓人的、 怎样逼问的,不是更能反映官差的凶暴、从而更突出老百姓的痛苦吗?诗人又为什么不这样 写呢?老师提示:我们国家现在还征兵吗?征兵的目的是什么?(

6、保家卫国)唐朝当时发生安史之 乱时为了平定叛乱也得征兵,只不过需要的兵力太多了,以至于征完了所有能够入伍的青壮 年男子还不够,所以只好采取捉人的方式把那些老年男子,未成年男孩逼上战场。诗人看到 之史之乱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内心是痛苦的,但他毕竟身受封建正统思想影响,认为唐 朝统治者平息那场战争是正义的。他既同情百姓又觉得唐朝政府“捉”人没错,可以说作者的 心情是极其矛盾的,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战争。6、全诗小结:(2分钟)主要人物:老妪、石壕更通过什么描写展开情节:对话描写全诗内容的核心:一家人的悲惨遭遇在普通的七口之家中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妪夜往。父子、兄弟、 祖孙

7、、婆媳,无一不受到残酷战争的迫害。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在诗中得到了清晰的 展现。7、再读诗歌。在二泉映月音乐背景中深情朗读,再次感受石壕村里这个七口之家在安史之乱中的不幸遭遇。(3分钟)8、老师致课堂结束语:人民的痛苦,国家的危亡,诗人的情感煎熬,这一切都是战争“惹得祸”。时至今日,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还有许多的战争正在继续着。然 而”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战争带给人们的永远都是灾难!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让我们珍惜和平,让石壕史的故事不再重演!视频播放和和平鸽动画音9、作业:(1)想象并补写(300字以上):老妪和她的儿子如果不死,战场归来看到的石壕村会是怎样的情景?(2)背诵默写全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