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嫩江市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827464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嫩江市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嫩江市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嫩江市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嫩江市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嫩江市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嫩江市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嫩江市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嫩江市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高三学年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请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无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2、(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什么是审美现代性呢?如果望文生义地推论,就会轻而易举地得到解答:审美现代性与现代性是一致的,是审美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现代性特征。事实并非如此。审美作为超越的、自由的活动,并不肯定现实,并不与现实相一致,而是超越现实,甚至否定现实,审美的自由品格和超越本质存在于审美与现实的差异之中。同理,审美现代性也不是现代性的肯定形式,而是对现代性的超越甚至否定。这就是说,审美现代性使主体在现代化过程中保持着反思能力和超越品格,不至于丧失自觉性而成为盲目的存在。 由于现代性具有感性与理性两个层面,审美现代性同样体现为感性和超感性两种形式。

3、审美现代性的感性形式体现于大众审美文化中。大众审美文化包括通俗文学、流行艺术、时装、广告等等。大众审美文化作为感性审美现代性,具有两重性,一为与感性现代性之间的契合性、亲和性;一为对感性现代性的差异性、超越性。一方面,大众审美文化迎合了现代消费主义浪潮,成为物质享乐的助力,最终成为现代性的战利品,丧失了 自己的超越品格。另一方面,大众审美文化具有审美属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感性现代性的物质主义,使物质消费带有某种精神性;一定程度上克服感性现代性的鄙俗性,使低俗文化品质有所提升。两重性相反相成,构成感性审美现代性。 审美现代性的超感性形式是精英审美文化,包括现代纯文学、高雅艺 术,以及其他高雅审

4、美文化。精英审美文化所体现的审美现代性,本质上是一种反现代性。现代性一方面带来了社会进步,同时也导致生存危机。现代性的消极面意味着需要一种反思批判力量,以唤起生存的自觉和保持 自由精神。精英审美文化作为典范承担了这个任务,它使人在现代化过程中免于丧失自我,免于精神沉沦。 大众审美文化与精英审美文化之间也形成了相容互补的关系。所谓相容性,是因为大众审美文化与精英审美文化都有助于人的价值的提高,大众审美文化与现代性的契合及对现代性的升华,有利于增进人的现实幸福;而精英审美文化对现代性的抗争有利于恢复精神的自由。所谓互补性,是指大众审美文化可以弥补精英审美文化的贵族化、远离现实生活的缺憾;而精英审美

5、文化则可以弥补大众审美文化的感性化、低俗化缺憾。必须相容互补,才是完整的审美现代性,尤其须克服会产生的歧视大众审美文化的态度。 (摘自杨春时审美现代性与大众审美文化)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审美现代性使主体保持着反思能力和超越品格,是对现代性的肯定与传承。 B.大众审美文化是现代性的战利品,也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感性现代性的弊端。 C.体现在高雅审美文化中的审美现代性有反思批判力,会让人保持精神自由。 D.精英审美文化有助于人的价值的提高,也有助于弥补大众审美文化的缺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通过分析审美现代性与现代性

6、的关系,指出了审美现代性的特点与功能。 B.文章从两个方面介绍了审美现代性的形式特点,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论述。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提出话题,再纵向展开论证,在逻辑上是逐层递进的。 D.尾段从相容性和互补性这两个角度,分析了大众、精英审美文化之间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审美的超越品质存在于审美与现实的差异中,因此审美现代性具有了反省批判性。 B.审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否定具有积极意义,主要表现为以此对抗流俗平庸的生活。 C.精英审美文化有局限性,远离普通公众日常社会生活,割断了艺术与公众的纽带。 D.既要理解艺术电影中的反思,也不必歧视抖音短视频,他们

7、具有不同的审美功能。 语文试卷第2页共12页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记者对几位意见制定的参与者、研究劳动教育的资深学者、北京和地方劳动教育的先行者进行了深度访谈,希望能为读者提供参考。 记者:区别于过去,“新时代劳动教育”应该有哪些明显的特征?要避免哪些理念和原则上的误区? 徐长发:新时代劳动教育在实施“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类劳动教育的同时,还需要突出倡导三种劳动表现: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同时要大力发扬三种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

8、神、工匠精神。 檀传宝: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显著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脑力劳动比重增大,服务性、消费性的劳动比重增大,复合性劳动、创造性的劳动比重增大。要注意体力劳动的一面,但不能仅仅把劳动理解为原始的、简单的体力劳动。 记者:北京十二中有数十年劳动教育的传统,还拥有校办工厂;湖南民族职业学院附属小学坚持开展劳动教育也有十五六年了,本报曾进行过专门报道。万事开头难,两位校长能否谈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初期遇到过哪些困难? 李有毅:起初,学校在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实践中,受限于以往的思维定式和政策文件的表层解读,没有深刻把握劳动教育的内涵、范畴和实施路径,没有将劳动教育真正融入到学校的实践中。 针对

9、上述问题,学校首先调整对劳动的认识,认为劳动的基本任务包含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认知、劳动价值观、劳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等诸多方面,其次,加强顶层设计,实现劳动和育人的结合。学校将劳动作为一种上位概念融入到学科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常规工作予以统筹安排。再次,将课程作为劳动与教育的结合点。2018年起,总校制定劳动教育贯通课程实施方案,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小初高一体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并在实践中进行调整。 方少文:其中一个难点是和家长的沟通,对开展劳动教育,家长一开始是比较冷淡甚至反感的,也有人担心使用工具的安全问题。学校首先通过家长会、书信反复沟通,然后请家长轮流参与到劳

10、动课堂中来,让家长感受孩子们对劳动的喜爱与收获,通过孩子们在劳动以后的悄然变化,家长们逐步认可、配合、支持并引领辐射到邻居、同事、亲友中。 记者:尽管有过曲折,但两位校长克服困难,把学校的劳动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坚持开展劳动教育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李有毅:应该是学生明显的进步。我们看到,学生在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既能用其全部感官去认知和学习、又能感受劳动在人生中的价值,培育对劳动者的尊重,可谓益德益智;另一方面,学生在劳动中能愉悦身心、强健体魄、增强意志力,可谓益体;学生还可以在参与劳动过程中感知和创造劳动的美,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实现益美。 方少文:坚持劳动教育为学生带来了明显的变化

11、,劳动意识大大增强,劳动态度端正;劳动技能大大提高;高年级初步了解了农事劳作和职业技能;对自身、家庭、社会的责任感明显增强,主动为他人着想,为父母分忧,关心社会与环境。节假日或亲友聚会时,能独立做一桌菜的小学生不在少数。 (摘编自新时代如何全面加强劳动教育,中国教育报2020年4月23日) 4.下列对材料中关于“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时代劳动教育分为三种类型,尽管各自性质不同,但都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发扬劳动、劳模、工匠精神。 B.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不仅要倡导具有优秀品质的劳动表现,还要与时俱进,转变对劳动内涵的固有化认知。 C.调整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加强

12、顶层设计,将课程作为劳动与教育的结合点,学校就可以顺利开展劳动教育。 D.劳动教育能调动学生的全部感官,使其在认知、学习、感受中获得包括德、智、体、美、劳在内的全面发展。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访谈内容看,徐长发、檀传宝对开展劳动教育的困难和收获都十分了解,不愧为劳动教育理论的专家。 B.从“劳动精神”到“劳模精神”再到“工匠精神”,劳动教育内涵逐渐丰富深刻,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方向。 C.李有毅、方少文两位校长是劳动教育的先行者,他们克服困难,在课程实践和家校融合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D.学生在持续的劳动课程中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不只可以掌握简单

13、的劳动技能,还可以在人格形成上受到正向引导。 6.记者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6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79题。 这一年,黑沙滩农场种了三百亩小麦。场长下野之时,正逢小麦灌浆季节。一阵阵干燥的西南风吹得黑沙滩上沙尘弥漫。小麦的叶子都干巴巴地打着卷。场长的事情一直也没有个结局。让他停职检查,他根本不理茬儿。指导员只好分配他去浇麦田,派我和刘甲台跟他一起去。 我们在机房门外搭了个窝棚,白天黑夜都待在田野里。我和刘甲台轮着班看柴油机,场长一个人看水道。看着潺潺清流淌进麦田,看着浇过水的水麦支楞起鲜亮的叶子,场长满脸的皱纹都舒展

14、开了。他扛着铁锹,沿着沟渠踽踽行走。 浇完最后一遍水不过一周的光景,黑沙滩上的小麦就一片金黄了。而这时,黑沙滩村农民的麦田已收拾得干干净净。他们少肥缺水,小麦未及成熟就被西南风呛死了。又是一个歉收年。黑沙滩的农民们眼馋地瞅着我们这三百亩丰收在望的小麦,半大毛孩子不时地蹿进我们田里,捋几把麦穗,用掌心搓去糠皮把麦粒填到嘴里去。场里把看守麦子的任务交给我们三个,严防老百姓偷盗。 田里的麦子一天一个成色,应该开镰收割了。场长派我去场部催指导员,指导员却说,再等两天吧,等开完了这个现场会。听说军区首长还要来参加呢,这可是马虎不得的事情。我回来把指导员的话向场长学了一遍,气得老头子直摇头。 “场长,你摇

15、什么头?”刘甲台冷冷地说。 “这是血汗,是人民的钱!” 当天傍晚时分,海上有大团毛茸茸的灰云飘来。西边的天际上,落日像猩红的血。海风潮湿,空气里充满咸腥味。天要变了。海边的天气变化无常,每当大旱之后,第一场风雨必定势头凶猛,并且往往夹带冰雹。场长是老黑沙滩了,他当然知道这个时节的冰雹意味着什么。他急躁不安地走动着,嘴里叽里咕噜地骂着人。 第二天一大早,几乎一夜没合眼的场长也不管我们,疾步向场部走去。“老王,麦子!麦子!你看看这天,一场雹子,什么都完了!”场长截住气得发疯的指导员,急冲冲地说。 “老左,请你回去。一切我都会安排妥当的。”指导员阴沉着脸说。“你看看这天,看看这天!” “请你回去,老左!我再说一遍,请你回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