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必修一每课一练:2.3.1地质作用和内力作用含答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827116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每课一练:2.3.1地质作用和内力作用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每课一练:2.3.1地质作用和内力作用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每课一练:2.3.1地质作用和内力作用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每课一练:2.3.1地质作用和内力作用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每课一练:2.3.1地质作用和内力作用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图版地理必修一每课一练:2.3.1地质作用和内力作用含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版地理精品资料 2019.4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第1课时地质作用和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不属于地质作用的是()A火山爆发 B围海造田 C沧海桑田 D变质作用2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于()A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的热能B地球本身的重力能C地球外部,主要是天体引力造成的D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3如下图中所示,山岭属于地质构造中的()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3045N3143N,10251E10344E)发生8.0级地震。地震给灾区人民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读图回答45题。4有关该次地震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2、()A火山活动引起 B地壳运动引起C山崩和滑坡引起 D人类活动诱发引起5从地质作用方面分析,下列地质现象的成因与该次地震相似的是()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 B崇明岛的形成C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形成 D约旦地沟的形成据科学家考察:喜马拉雅山脉原来是一片海洋,按照其上升的速度计算,目前的高度应是20 000多米,但2005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公布的珠穆朗玛峰测量高度是8 844.43米。据此完成67题。6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由海洋变为“世界屋脊”的作用是()A外力作用 B内力作用C变作用 D流水作用7导致珠穆朗玛峰只有8 844.43米的主要原因是()A岩浆活动 B内力作用C地壳运动 D侵蚀作用读下图,完

3、成89题。8下列名山或山脉的地质构造与图中处地质构造相类似的是()A华山 B喜马拉雅山脉C阿尔卑斯山脉 D安第斯山脉9图中处的山地成因为()A背斜成山 B向斜成山C褶皱隆起成山 D断层上升成山读“板块分布示意图”(甲图)及“板块碰撞示意图”(乙图),回答1011题。10阿尔卑斯山脉是由图中的_和_板块相撞而成的()A B C D11乙图属于板块交界处的一种类型,箭头表示板块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图表示板块的生长边界B台湾岛就处在乙图所示的板块边界上C东非大裂谷的形成过程与乙图相同D在板块相撞地带都会产生乙图所示地形二、综合题12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假如你作为一位地质工程师,试

4、对下列问题作一些简要分析。(1)图示地质构造类型有:甲_,乙_,a、b_。(2)该地地壳受到了_方向力的作用,属于_力(拉张力或挤压力)。当时的地壳运动表现为_运动和_运动,起主导作用的是_运动。(3)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_,褶皱构造上覆盖有岩石是由_作用形成的。据此,可推断这一地区的地壳运动情况为_。(4)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_地,原因是_。若想打一眼深水井,应该选择在_地;钻探石油应该选择_地,原因是_。1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09年5月6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署太平洋海洋环境实验室的研究小组来到南太平洋萨摩亚群岛附近海域并派

5、遣远程控制的潜水器潜入深海,进行观测。潜水器观测到了海底火山爆发的情景。滚烫火红的火山熔岩从4 000英尺水下的“黑兹”火山口喷出,一接触到海水,火山熔岩立刻冷却,形成了枕头状的石头。材料二火山喷发示意图(1)滚烫火红的火山熔岩接触到海水冷却形成的枕头状石头,属于()A变质岩 B沉积岩 C岩浆岩 D大理岩(2)火山熔岩冷却形成的枕头状石头与图中_处的岩石为三大岩石中的同一种。(3)A处为_岩,判断依据是_。它是由_作用形成的。(4)C处可能会形成_岩,它是已生成岩石在_作用下形成的。答案1B地质作用是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围海造田是人类活动对地表形

6、态的改变,不属于自然力引起的变化,故B选项不属于地质作用。2A内力作用主要是由地球内能引起,内能主要是指热能,而重力能、天体引力、太阳辐射能属于地球以外的能量。3C图示山岭相对两侧上升,为地垒。4B5.D第4题,汶川地震的发生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属于内力作用,虽然火山活动也能引起地震,但汶川地震发生时并没有火山喷发。第5题,云南路南石林是流水侵蚀、溶蚀形成的地貌,属于外力作用;崇明岛是流水携带泥沙沉积而成;澳大利亚大堡礁是生活在热带地区的珊瑚虫遗体堆积而成;约旦地沟处于大陆板块内部的断裂下陷处,由内力作用形成。6B7.D第6题,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抬升形成的。第7题,

7、在喜马拉雅山不断抬升过程中,还同时受到外力作用的侵蚀,故实际高度远低于理论高度。8A9.B图中处为断层抬升处,容易形成断块山,四选项中只有华山为断块山;处地质构造为向斜,地貌为山地,其成因是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侵蚀而成山岭。10A阿尔卑斯山是由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撞而成的。11B乙图表示板块的碰撞消亡边界,台湾岛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处,东非大裂谷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海沟位于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碰撞处。12(1)背斜向斜断层(2)南北挤压水平升降水平(3)背斜顶部因受张力,易被侵蚀外力沉积先是地壳运动使岩层产生褶皱,地面隆起或凹陷,接受外力侵蚀,后来地壳下沉,接受外力沉积(4)甲上拱

8、的岩层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且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流,有利于保持隧道的干燥乙甲岩层上拱,容易形成储油构造,且其中的隔水层能防止石油、天然气挥发,有利于其富集解析第(1)、(2)题要求据图判断,经过读图可以知道甲地岩层向上凸起,应为背斜构造;乙地岩层下凹,应为向斜。a、b两侧岩块有明显错动、位移,应为断层。且由图示方向,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知,该地地壳受到了来自南北方向的水平挤压力的作用,导致岩层发生了南北方向的水平移动,形成弯曲变形。当时的地壳运动表现为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两类,其中水平运动起着主导作用。又由图分析:甲构造属于背斜,顶部岩层因受张力作用,易被外力风化、侵蚀;褶皱构造上面又形成了新

9、的地层,说明该地地壳后来发生了下降运动,形成了沉积环境,为外力沉积提供了条件,据此易得出第(3)题的正确答案。对于第(4)题,甲地属于背斜构造,上拱的岩层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且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流,有利于保持隧道的干燥,成为修建隧道的选择地点。乙地为向斜构造,岩层下凹缺少支撑功能,稳定性差,且地下水沿岩层向隧道内渗流,导致隧道潮湿,不能修建隧道。另外,甲地为背斜,岩层上拱,容易形成储油构造,且其中的隔水层能防止石油、天然气挥发,有利于其富集。13(1)C(2)B(3)沉积具有层理构造外力 (4)变质变质解析由图文材料可知,火山熔岩冷却凝固形成的枕头状石头应为岩浆岩,与图中B处的岩石一致;A为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C处在沉积岩与岩浆接触部位,易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