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825865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0、81、82页【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理解三角形的意义,知道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2、通过实验,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3、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和操作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美。【教材分析】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因此,三角形的特性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也为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2、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三角形,并且认识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和高,还有生活中积累的对三角形认识的丰富体验。学生对三角形稳定性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还不能从数学的角度来理解。因此我主要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教学重点】三角形的意义和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三边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课件一套、三角板、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教学流程】一

3、、理解三角形的意义和特征1、联系生活,情景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四幅图片,在这四幅图片上都有我们大家认识的一个平面图形,大家想想是什么图形?生:三角形。师:对!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为什么我们的设计师在很多地方要用到三角形呢?仅仅是因为美观吗?那三角形究竟有哪些特点,这一节课让我们共同探讨!(师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2、认识意义和特征三角形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老师带来几个与三角形有关的问题,敢不敢挑战一下?(敢)出示问题:(1)画一个你喜欢的三角形,想一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把各部分名称标在你画的三角形上。(2)判断:你认为下列图形中哪些是三角形。(3)结合画三

4、角形和判断三角形的过程,在小组内说一说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要求: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刚才大家画了三角形也判断了三角形,现在你觉得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呢?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或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2)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叫三角形;(3)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师:你觉得他的说法对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说法不对,图二、图三都有三条边,但它们都不是三角形。生2: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也不对,图3就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它不是三角形。生3:我认为应该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教

5、师板书)师:你是怎么理解围成的?生:端点相连,围在一起。师:图3算是围成吗?生:不是,上面的两个端点也要连在一起。师:大家同意吗?(同意)大家的意思是说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都要相连?(是)课件演示:端点相连的过程。师:现在是三角形吗?(是)我们看: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连在一起,就像三条线段手拉手(围在一起)的确,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三角形的意义解释一下为什么刚才没选的图形不是三角形。学生用定义解释。小结:看来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三角形,既要看它是不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还要看这三条线段是不是围在一起,也就是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是不是都相连。3、用字母表示三角形。师:为了

6、表达方便,我们可以用大写字母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比如我用A、B、C表示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就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同时板书三角形ABC。)现在请同学们完成第二部分的第一个问题。学生用字母表示出三角形。二、认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前面老师的问题好像并没有难住同学们,现存老师又有一个问题要提出来考考大家了。这个问题就是:任意三条线段都可以围成了个三角形吗?要知道答案我们还是来亲自动手实验一下吧。1、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出示三组小棒,让学生摆一摆。(单位:厘米)(1)6、7、8(2)4、5、9(3)3、6、10通过操作得出结论:(1)能(2)不能(3)不能2、教师出示课件学生完成发

7、现问题。(1)6+7O8 6+8O7 7+8O6(2)4+5O9 4+9O5 5+9O4(3)3+6O10 3+10O6 6+10O3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判断:(单位:厘米)(1)2、3、4(2)1、2、4(3)3、5、8三、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1、创设情境,比赛引入。师:现在我们放松一下,来场比赛怎么样?(好)请两位同学上台,一个拉三角形,一个拉平行四边形,拉变形的获胜。生1:不公平!三角形很牢固,不易变形!生2: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师:你的知识面可真宽,那你知道三角形为什么具有稳定性吗?生:因为三角形很牢固,不易变形!所以具有稳定性。2展示生活中三角形稳定性的的应用。(四)练习。(五)交流收获、全课总结师:同学们,不知不觉中,就要下课了。请你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吧!学生交流师:关于三角形的知识远不止这些,随着我们学习的不断深入,大家的收获会更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