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工作报告4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821328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府工作报告4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市政府工作报告4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市政府工作报告4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市政府工作报告4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市政府工作报告4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政府工作报告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府工作报告4(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年政府工作回顾 20*年,市人民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5、15%、15.%。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97亿元,增长1.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31.1亿元,增

2、长2%;实现利润6.3亿元,增长97.7%,为历年来最高。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03亿元,增长49,其中市本级完成8.5亿元,增长19%。 投资、消费和出口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0.3亿元,增长3.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41亿元,增长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亿元,增长17%;外贸出口24万美元,增长21.7%。 财政收入质量明显提高。全市完成税收17亿元,增长4.9,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一;税收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67.5,比上年提高8.5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93元,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3

3、76元,增长186%。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29亿元。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代表X省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科技进步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健全;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由城市向农村延伸;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这些成绩的取得,标志着我市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已经具备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工业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杏花营高新技术产业区、边村重工业区、汪屯精细化工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入驻项目68个,总投资7.亿元,已建成投产和新开工项目4个。各县工

4、业园区初具规模。重点企业培育取得明显成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74家,比上年增加18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发展到11家,比上年增加2家,其中*供电公司、烟草公司销售收入超过0亿元,千里机械、空分设备、宏达拨叉等10家企业销售收入超过亿元;16家重点工业企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初步显现。产业优势进一步增强,机械设备制造、纺织、食品、化工和医药五大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1.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9%,比上年增加近1个百分点。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8个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52.亿元,其中40个重点工业项目竣工投产,投资5亿元的京源公司260mw超临界发电机组项目正式启动。企

5、业上市实现零的突破,*高压阀门有限公司成为我市首家上市企业。 (二)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8万吨,增长47%,再创历史新高;肉、蛋、奶总产分别达到31.2万吨、1.7万吨和17.4万吨,畜牧业生产综合评定居全省第四位。县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五县生产总值达到447亿元,其中X县区、XX县区生产总值突破10亿元;五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均超过亿元,其中X县区达到2.5亿元。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47个示范村和300个整治村发展思路更加清晰,村容村貌明显变化。 (三)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业,第三产业支撑作用不断增强。文化产业亮点纷呈,成功举办了中国第5届菊花花

6、会暨首届中国收藏文化(*)论坛;申办0年第10届中国菊花博览会取得圆满成功;推出了大宋东京梦华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和歌舞剧清明上河图青春版;发行了东京梦华盛世经典个性化邮票。旅游业发展迅速,接待国内外游客254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亿元,分别增长19%和93%,为近年来最好水平。住宿、餐饮、会展等文化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开元名都大酒店、中州国际酒店、东京艺术中心等一批高档酒店和文化场馆相继建成开业。商贸、邮政、电信、交通运输和房地产业得到较快发展。20*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7.7亿元,增长15.9%,拉动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 (四)继续保持投资快速增长,投资结构明显改善。在国家宏

7、观调控政策趋紧,我市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相继完成的情况下,我们适时调整投资重点,集中实施了一批农业、能源和工业结构调整项目,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工业投资首次突破百亿元,全年完成投资1*.9亿元,增长93.9%,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投资结构明显改善,工业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4%,比上年提高211个百分点,拉动投资增长4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的高速增长,进一步增强了我市经济发展的后劲。 (五)积极推进改革开放,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企业改革不断深入,空分集团由永煤集团全资控股,开化集团炼锌厂、中科印务公司等6家企业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针织内衣厂、汴京机械厂等9家企业正

8、在依法实施破产。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增长,全年完成增加值33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6.6%。金融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市农信社用足央行货币政策,为我市争取国家补助资金9亿元、企业解困资金16亿元;市商业银行与省投资集团等单位合作重组协议正式签订。城市管理体制不断创新,“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运行模式基本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顺利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引进500万元以上项目51个,总投资21亿元;内资到位17亿元,其中省外资金到位1亿元,居全省第六位;合同利用外资2.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万美元,增长6%

9、,增幅居全省第三位。尤其是先后引进了海马汽车配件、美国q机电工业及配套、马来西亚大型综合购物广场和XX县区聚甲醛等一批投资几十亿元的重大项目,改变了我市长期以来缺少重大项目的状况,这些项目建成后,必将对我市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六)加快汴西XX县区建设步伐,郑汴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成立了汴西X县区管委会,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依据郑汴产业带总体规划,突出抓好汴西X县区中心区.平方公里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完成了汴西XX县区水系总体规划、基础设施综合规划以及郑汴产业带段村庄整合并迁规划。市发投公司与省投资集团、郑州百瑞信托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为XX县区建设搭建了投融

10、资平台。汴西XX县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宋城路西延、6号路部分路段建成通车;郑汴产业带*段入驻和选址项目24个,总投资34亿元,其中郑开森林半岛商住综合楼项目已经奠基,麦德龙商贸物流中心等项目即将开工。阎砦、毛砦村庄整合并迁工程正式启动。 (七)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组织实施科技计划164项,获国家专利授权10项。继续巩固和扩大“普九”成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各类学校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和社区文化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和竞技体育健康发展,成功举办了首届郑汴国际马拉松赛和市第七届运动会。认真组织开展了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治理。切

11、实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关闭取缔重污染和落后产能企业5家,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削减72和12.9;大气质量明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天。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加强,再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创“三城”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市被评为全省创建工作先进城市。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积极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夯实公安基层基础,深入开展严打斗争和打击“两抢一盗”犯罪活动,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加强与人民政协的联系,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

12、和政协提案,全年共承办省、市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105件,办复率00%,满意率94.9%。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民族、宗教、统计、审计、外事、侨务、供销、人防、气象、广播电视、新闻出版、防震减灾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八)高度关注民生,向人民群众承诺的十五件实事全部落实。坚持公共财政向民生倾斜,切实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发放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资金2.2亿元,直接受益农户93.万户;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新改建农村公路1154公里,基本实现所有行政村通油路,新建农村户用沼气万座,解决了16.9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

13、题;认真执行“两免一补”政策,落实资金1.亿元,受益学生11万人次,继续对XX县区困难家庭学生免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提高了市属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市属中小学公用经费分别由元/生年、2元/生年提高到100元/生年和60元/生年;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县区、X县区、金明区三个新农合试点县(区),农民平均参合率达到0.,开工建设了市第一中医院病房楼;进一步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为农民放映电影4000场,建成了*县图书馆新馆;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免费培训农村劳动力.2万人,完成劳务输出115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63.亿元;完善和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

14、,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新增就业68万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万人,其中“4050”人员1.1万人,零就业家庭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提高城镇最低工资标准,城镇最低工资由30元/月提高到550元月;加大对城乡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提高到31.9%,农村低保由每人每月0元提高到元,完成脱贫人口3.万人;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万平方米,竣工.万平方米,为300户特困家庭发放了廉租住房补贴;改造城市背街7条,为110多条背街安装了路灯,基本消除了城市背街无路灯现象;新建垃圾中转站4座、水冲式公厕0座,更新改造了部分道路环卫设施;投资70万元,调整新增条公交线路,新增加公交车32台;惠济

15、河、贾鲁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省定目标要求,各县污水处理厂和市垃圾处理场基本建成。此外,投资500万元,疏浚了东护城河和东干渠;投资50万元,对鼓楼街、寺后街进行了改造;为294辆出租车发放燃油补贴676.8万元;为12.万户养殖户(场)发放能繁母猪和奶牛补贴22462万元;为358名农村计划生育家庭6岁以上老人发放奖励扶助金216万元;为社区工作人员提高了生活待遇,人均生活补贴由200元/月提高到600元月。通过这些好事、实事的办理,缓解了群众住房难、出行难和就业难、就医难、就学难等问题,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较大改善。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我市近年来发展步伐最快的一年,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最好的一年,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支持和帮助的结果,是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以及社会各界,向关心、支持*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是经济运行中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