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表-广东药学院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1820734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表-广东药学院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推荐表-广东药学院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推荐表-广东药学院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推荐表-广东药学院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推荐表-广东药学院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表-广东药学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表-广东药学院(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本科部分)候选人推荐表候 选 人 黄树林 主 讲 课 程 基因工程 学校名称(盖章) 广东药学院 工 作 部 门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 填 表 时 间二八年五月一日填 表 说 明1.本表用钢笔填写,也可直接打印,不要以剪贴代填。字迹要求清楚、工整. 申请人填写的内容,所在学校负责审核。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3。 教学论文及著作一栏中,所填论文或著作须已在正式刊物上刊出或正式出版,截止时间是00年2月2日。4。 教学手段是指多媒体课件、幻灯、投影等,应用情况是指是否经常使用及熟练程度。 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一、候选人基本情况学校:广东药学院 院(系):生命科学与

2、生物制药学院姓 名黄树林出生年月1953。3性 别男政治面貌党员民 族汉最后学历(学位)硕士授予单位湖北医科大学授予时间98。07参加工作时间19。02高校教龄30年专业技术职务教授/研究员行政职务二级学院院长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传 真电子信箱shuhan联系地址、邮编广州大学城广东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5100)何时何地受何奖励、2007-0,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007年南粤优秀教师称号;2、2075,产学研一体化、多层次平台体系下三级实践教育模式的研究,广东药学院第八次教学成果一等奖;3、20074,培养创新性思维和拓展能力生物制药本科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广东药学院第八次教学成果奖二等

3、奖;4、2005,广东药学院优秀科技工作者,广东药学院;、20410,共刺激细胞、AP细胞结合放化疗治晚期癌症的临床研究,广东省科技创新二等奖;6、03-0,共刺激T细胞、APC细胞结合放化疗治晚期癌症的临床研究,广东省东莞市人民政府一等奖;7、003-01,cAb共刺激诱导TCRV基因表达和抗肿瘤研究和应用,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9907,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中共广东省委高校工委;9、1807,抗原诱导TR基因表达特征(之一)与疾病临床阶段评价,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10、98-0,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广东药学院;11、199-0,cb共刺激PBLs介导肝癌细胞凋亡,获中国免

4、疫学杂志优秀论文;学生评价情况优秀主要学习、工作简历起止时间学习/工作单位所学专业/所从事学科领域和担任的行政职务19-02975-03解放军840部队卫生队工作部队卫生队卫生员1975-0190武汉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本科/临床医学专业1780819847在武汉大学医学院任教师临床医学专业/助教198409198-0武汉大学医学院就读研究生微生物与免疫学专业/硕士19870819002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工作微生物与免疫学专业医师19900399306广东医学院微生物和免疫学教研室微生物与免疫学专业主任1993-0995-01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病毒学和免疫学实验室工作病毒学和免疫学专业/博士后

5、19902至今在广东药学院工作肿瘤基因治疗/院长二、候选人教学工作情况1。 主讲课程情况课程名称起止时间本人讲授学时授课班级名称总人数微生物学993-20025营养和食品卫生检验2预防医学3营养和食品卫生检验95预防医学5医学检验98营养和食品卫生检验98医学检验0营养和食品卫生检验0718免疫学9949713医学检验92预防医学3医学检验94预防医学94医学检验95营养和食品卫生检验9医学检验6营养和食品卫生检验9624分子生物学199-205438生物技术03生物技术04生物技术0生物科学生物技术06生物科学0746细胞分子免疫学/分子免疫学198200740生物技术03生物技术04生物技

6、术05生物科学05生物技术06生物科学074基因工程04-2007225生物技术03生物技术04生物技术05生物科学05基因工程(跨课程)综合性实验200600712生物技术生物技术04生物技术0生物科学05182选用教材或主要参考书情况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现代分子生物学朱玉贤高等教育出版社002年基因工程张惠展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医学免疫学陈慰峰人民卫生出版社04年生命科学实验技术郝福英北京大学出版社204年分子肿瘤学詹启敏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抗体工程董志伟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2年医学微生物学 贾文祥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教学内容更新或教学方法改革情况以科研促教学、教学带动

7、科研为特色,开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学科建设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以上述理念为指导,通过努力建设,我们于207年获得了首届全国教育质量工程项目“生物医药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我们是医药类25个实验区中唯一的一所地方性院校),工作中涉及的主要教学改革情况主要包括:.将来源于生物制药研究所基因药物及蛋白药物的成熟科研成果应用于基因工程及分子生物学跨课程综合性实验,并通过将相关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系统整合,以基因药物的开发流程及分子克隆的研究过程为主线设计综合性实验教学内容,将本院生物制药专业本科生三门主干专业课基因工程、发酵工艺原理和生物技术药物药剂与药动学的实验教

8、学有机结合起来,开设了基因工程(跨课程)综合性实验课,着重培养学生综合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在总结基因工程(跨课程)综合性实验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又结合学科特点先后开设了分子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综合性实验课和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综合性实验课,都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最终形成了具备本专业特点的系统实验技能培养体系。.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拓展能力为核心,指导学生独立撰写科研课题设计标书及药物开发计划,对学生的文献调研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创新意识进行了全面的考查与训练。并从中凝练兼具创新性和可行性的课题,进入创业中心进行科研实践。3。深入推动本科生创业计划,建立了生科院本科生创业中心,并设立了专项创业基

9、金,并统筹安排专用实验场地和仪器,举办学生创业技能大赛等活动。通过在创业中心实践,学院成立 四年来,连续三年在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创业技能大赛中获奖.4。建立本科生直接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的有效机制。从本科三年级起,安排具备科研潜质的本科生直接进入生物制药研究所参与各级课题研究,并与本科毕业实习形成有效对接,以确保实验时间,使学生能够经历较为系统的科研训练。在提高学生科研素质的同时,取得系列科研成果,首届毕业生(03级)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篇,参加学术交流3篇,其中1篇获得中国免疫学杂志论文研讨会优秀论文奖。通过以上教学革新,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显著增强,取得成绩如下:1。2007年主持教育

10、部、财政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生物医药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2.培养创新性思维和拓展能力生物制药本科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获207年广东药学院第八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多门跨课程综合性实验课的设计和开设成为我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新亮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本校师生的广泛赞誉.教学手段开发、应用情况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为重点,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建设了精品课程分子生物学和优质课程基因工程;改变单科实验课传统的方法,将相关主干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紧密整合,开设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跨课程综合性实验,基因工程(跨课程)综合性实验融合基因工程、发酵工艺原理及生物技

11、术药物药剂与药动学三门课程,从目的基因的克隆、表达、发酵、分离纯化到后续的药剂、药效及药代动力学实验形成了完整的实验体系,而分子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学跨课程综合性实验从调取基因、引物设计到基因扩增、克隆鉴定及测序分析也是自上而下,一气呵成,另外在一些专业主干课程中,也将实验课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开设了综合性实验,如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课就是以溶菌酶的分离纯化技术贯穿整个实验教学.组织专业老师根据实验课特点,拍摄了基因工程(跨课程)综合性实验教学视频录像,并对实验教学中涉及到的每一个实验技巧都进行了配音讲解,力争帮助学生尽可能细致的了解教学内容,大大促进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建立技术创新实验室,将

12、流式细胞仪、毛细管电泳、多重基因表达分析系统、共聚焦显微镜、蛋白层析系统等高档仪器直接运用于本科及研究生实验教学。并根据仪器教学特点,将所有高档仪器通过视听系统联为一体,使学生能够直观的学习仪器使用及实验操作;大力提倡和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真正发挥资源共享及辅助学生学习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在授课过程中注重联系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注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如在讲授分子生物学时把基因组学、蛋白组学、ene的相关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讲授基因工程中的基因治疗最新进展时,向学生介绍了目前最新的基因治疗进展,如P53的治疗及识别基因转染T细胞的基因免疫治疗等,并与学生讨论可能出现的更新治疗的方法,

13、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目的的让学生讲授某些章节,使他们更好的理解和应用,如选修课分子肿瘤学中的“分子药靶”,抗体工程中的“基因工程抗体”,由学生分组讲授,并撰写国家自然基金标书。必修课转基因技术的实验课由学生设计(相关专业基础课已上完,学生设计可行)讲解、答辩,择优录取实验方案作为学生实验课的内容.2。 同时承担的其他课程情况课程名称起止时间学时授课班级名称肿瘤生物学204-20545生物技术03生物技术4抗体工程200-20654生物技术033其他教学环节(含指导本科生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以及指导研究生等)指导本科方面,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

14、能力为目标,完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模式,同时要求学生选题与学院科研及企业的研究、生产实际结合。毕业论文从立项到中期考核以及论文撰写与修改都经过层层把关,包括中期考核不符合专业要求,实习生招回学校研究所进行毕业论文的实习。在实习阶段,十分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根据目前我国生物技术企业发展中对人才需求的现状进一步规划学生实习教学内容,使我们对毕业生的培养做到有的放矢,毕业生的质量获得了社会上广泛认可,广东地区诸多知名生物技术企业如华大基因、深圳光明等都主动招聘我院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对毕业论文的撰写也进行了严格细致的指导,选取部分优秀毕业论文进行发表,发表论文数超过毕业论文总数的10%,其中大部分发表在国内核心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