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湿环境下施工用电方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820646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潮湿环境下施工用电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潮湿环境下施工用电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潮湿环境下施工用电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潮湿环境下施工用电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潮湿环境下施工用电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潮湿环境下施工用电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潮湿环境下施工用电方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潮湿环境下施工用电方案为了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保障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防止触电事故发生,根据现行的国家及行业法规和规范,结合本标段的实际施工情况,制定潮湿环境下施工用电专项方案。一、 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三、施工用电安全管理机构四、安全分析本工程标段为地下室装饰施工,地下室分两层,施工面积4万多平方米。现场安装施工已经开始,照明、动力线路交错,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根据有关安全用电规范,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预防。五、预防措施及具体要求1、潮湿环境下预防触电

2、的基本安全措施(1)对于潮湿环境下经常带电设备或配电设施的防护,根据电气设备、设施的性质、电压等级、周围环境和运行条件,要求必须有预防操作人员意外的接触、意外的接近导致触电的措施。因此,对于裸导线、母线或开关刀闸的裸露部分等必须采取封闭、高挂或设置护罩(盖)等绝缘、屏护遮拦和保证安全距离的措施,有效预防触电事故发生。(2)对于偶然带电设备的防护,操作人员在运行时难免接触不带电部分的金属外壳。有时,这种接触还属于正常的操作动作,如用手摸摸电机外壳发热情况,以及安装工人操作手持电动工具,就会长期接触它的外壳。此时如果这些设备的绝缘损坏,就会出现漏电伤人的危险,尤其在潮湿环境下更容易发生。为了减少或

3、消除这种漏电至外壳的危险,就必须采用将设备外壳保护接零以及安装漏电保护器等措施。(3)根据有关规范,施工照明必须采取限制电压等级的措施,即通过照明变压器将220V电压变为36V或24V甚至12V的安全电压,施工时根据不同作业环境予以选用,保证特殊环境下照明电压在安全电压的范围以内,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4)针对潮湿环境下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的检查、修理或试验时,为预防操作人员麻痹大意或偶尔丧失判断能力导致触电,应采用规范的标志或信号帮助他们作出正确的判断。标志用来分别电气设备各部分,电缆和导线的用途,用文字、数字和符号来表示,并使用不同颜色,避免在运行、巡视和检修时发生错误;或有红、绿灯信号向工

4、作人员指示电气装置中某设备的情况;或用工作牌或说明等向其他人员警告、指示运行和正在检修的情况;电气操作严禁带电作业,但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带电检修时,为避免发生触电事故,必须使用恰当的电工防护用具如:绝缘台、绝缘胶垫、绝缘靴、绝缘手套、绝缘棒钳、验电器和便携式临时接地装置等,且必须设专业监护人。2、潮湿环境下防止触电的基本技术要求(1)电气设备和线路必须绝缘良好,凡洞内潮湿环境下使用的各类用电设备及电动工具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定期绝缘电阻测试,规范要求每半年一次,本标段要求每季度测试一次,由专人负责并作好相关记录。(2)严格执行TN-S三相五线制供电,做好接地接零保护。各种用电设备及电闸箱外壳必须按

5、规定作好保护接零,所有一级箱、二级箱及临时线路中端和末端必须按规范要求作好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电阻值10。PE保护零线上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严禁通过工作电流,且严禁断线。(3)低压配电系统一律按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设置。三级配电是指在总配电箱下设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下设开关箱,开关箱以下才是用电设备,要求开关箱距离用电设备小于3m,以便发生故障时能及时切断电源。两级保护指两级漏电保护,要求两级保护设置应合理,以达到分级分段保护目的。(4)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GB6829和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的要求GB13955的规定。开关箱内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电流应30m

6、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0.1S。使用于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0.1S。漏电保护器必须定期专人负责测试和记录,确保完好可靠。(5)每台设备都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及漏电保护器,严格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严禁用一个开关控制两台及两台以上设备(含插座)。(6)配电箱的电器安装板上必须分设N线端子板和PE线端子板。N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绝缘;PE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做电气连接。进出线中的N线必须通过N线端子板连接;PE线必须通过PE线端子板连接。(7)潮湿环境下进行电气维修或检测时必须停电,并配戴电工安全防护用品,

7、遵循有关操作规程,严禁任何人用手直接摸试有无电流或漏电。(8)所有照明动力线路铺设必须按规范进行,应考虑足够的安全距离。洞内固定照明灯具距地应不小于2.5m,洞内照明电压应采用36V,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压应不大于24V,在特别潮湿的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以及密闭金属容器内工作时照明电压应不大于12V。(9)凡移动式照明必须采用36V以下安全电压。照明变压器必须是双绕组型,应设置专用闸箱以防雨防砸。移动式行灯手柄应坚固、绝缘良好并耐热耐潮湿,灯泡外部应有金属保护网。36V移动式碘钨灯应采用封闭型,固定架设高度不低于3m,灯具架设离开易燃物30cm以上。(10)现场电线、电缆不得与金属

8、物等导体绑在一起,严禁电源线路随地拖拉、浸水,使用过程中随时检查及定期检测,确保绝缘良好。(11)施工现场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应设防护栏并上锁,防止非工作人员入内违规操作,露天放置时应设雨棚防雨。(12)使用电焊机应有专用闸箱控制,应有防雨、防砸等措施。电焊机外壳应保护接零,电源进出线处应有防护罩,电焊把线应双线到位。为防止触电,潮湿环境下使用电焊机必须加装防触电二次保护。(13)配电箱、开关箱的电源进线端严禁采用插头和插座做活动连接。(14)对配电箱、开关箱进行定期维修、检查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隔离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六、临时用电安全

9、管理制度1、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及变更时,必须履行“编制、审核、批准”程序,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编制,经相关部门审核及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变更用电组织设计时应补充相关图纸资料。2、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电工必须经过国家现行标准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工作;其他用电人员必须通过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4、安装、巡检、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设备和线中,必须由电工完成,并应有人监护。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5、各类用电人员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0、1)使用电气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应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严禁设备带“缺陷”运转;(2)保管和维护所用电气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3)暂时停用设备的开关箱必须分断电源隔离开关,并应关门上锁;(4)移动电气设备时,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做妥善处理后进行。6、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种用电设备及临时用电设施、器材等必须采用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和安全规程。安全电器产品必须具备国家级专业检测机构CCC认证,具有产品合格证和说明书。7、临时用电工程应定期检查,检查时应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对安全隐患必须及时处理,并应履行复查验收手续。施工过程中应定期

11、进行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和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参数测定记录,作好“电工安装、巡检、维修、拆除工作记录”。 8、施工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开展安全用电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杜绝各类安全用电事故发生。七、触电应急预案现场意外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开展现场急救,及时上报项目部值班室及单位领导,并视情况需要急送医院救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 发生触电的现场急救方法:1、首先是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并应防止触电者二次触电或抢救者触电。对于低压触电事故脱离电源方法大致有三种:一是拉闸断电,二是用有绝缘手柄的工具切断电源,三是用干燥木棍等绝缘物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源线,切不

12、可用手直接去拉触电者以防再次触电。注意:如果在高处作业发生触电事故时,在断开电源的同时,要防止触电者摔下来,造成二次伤害。2、脱离电源后,迅速判断触电者的伤害程度,根据伤害程度进行不同方法的抢救。(1)如果触电者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则应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2)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脏和呼吸还存在,应将触电者抬至空气畅通处,以利呼吸。(3)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停跳或二者都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人工挤压或两种方法同时进行抢救。3、发生触电事故后,根据触电伤害情况,应立即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中途不能停止抢救。没有经

13、过医生允许,任何人都不能对触电者使用药物,因为任何药物都不能代替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 1原文已完。下文为附加公文范文,如不需要,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2016年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汇报XXX乡人大主席团在县人大常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法律赋予的职责,紧紧围绕全乡整体工作,按照年初制订的工作计划,有条不紊扎实地开展各项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予以汇报:一、前期主要工作(一)乡人大建设工作1、加强制度建设,积极开展活动乡代表活动中心、代表小组活动室建立8项代表活动制度:即人大代表学习制度、代表联席选民制度、代表接待选民制度、代表述职制度、代表视察制度、代表专项调研制度、代表履职档案登记制度和代表争先创优制度。每位代表联系选民不少于10户。联系重点村干部、老党员、特困户、上访户等,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呼声,努力当好群众的“代言人”。2、加强学习培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事关代表工作成效的好坏,因此,提高代表的素质能力尤为重要。为提高代表的业务水平,强化代表的履职能力,乡人大活动办建立定期学习制度,每周一组织代表在会议室进行集体学习,增强法律知识和服务群众本领,使每一位代表从思想上认识到了人大代表的重要职责和任务,为接下来的人大工作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