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防疫预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819566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议防疫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会议防疫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会议防疫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会议防疫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会议防疫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议防疫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议防疫预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疫预案参会单位:会议时间:2020年 12 月 1日会议地点: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全校师生 及参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坚决守住不发生疫情的底线, 按照学校 要求,特制定疫情防控预案。具体内容如下: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 长:副 组 长:成 员:能源学院党组书记为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领导小组下设综合保障小组、 宣传报道小组、 防控排查小组, 具体安排如下:1. 综合保障小组组长:小组长:组员:职责: 主要负责物资供应、 对外联络、 汇总上报等工作。2. 宣传报道小组组长:小组长:组员:职责:主要负责疫情防控宣传等工作。3. 防控排查

2、小组组长:小组长:组员: 职责:主要负责中心工作人员及进入中心办事人员体温监测和统计等工 作。二、细化防疫措施1. 会前准备阶段全面摸排参会人员健康情况。参会前,由防控排查小组安排专人严格执行 摸排工作,通过电话访问等形式对参会人员的近 14 天的旅居史及健康状态进 行调查。并且对人员逐一排查、做好体温监测工作,并落实“日报告、零报 告” ,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坚决克服侥幸心理,迅速行动、狠抓落实,进 一步强化防控举措,坚决遏制传染病源滋生蔓延。过细摸排,对于不明原因发 热、咳嗽等症状的病例,应注意询问发病前 14 天内的旅行史或可疑的暴露 史,了解本人近期有无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

3、生地区的旅行史,或 哺乳动物、啮齿动物、禽类等,尤其是野生动物的接触史,及其与类似病例的 密切接触史。一经发现上报组长,并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终止会议。提前备足防疫物资。综合保障小组要与参会人员提前做好对接, 提前备足 消毒器械、用品、口罩等防疫物资,确保会议防疫措施顺利执行。及时对缺少 的物资进行补充,确保防疫物资充足。综合保障小组安排专门人员对会议室及会议室附近的公共区域(走廊、厕 所等) 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对出入人员多、人员停留时间长的场所要进行实时 重点防控。做到会议室地面常拖常清、桌面常抹常洁,确保室内无垃圾积留、 无乱丢乱放、无卫生死角;做到勤开窗、常通风,坚持每天通风 3 次以上

4、,每次 20-30 分钟,并定时进行室内消毒。2. 会议当天为了便于防疫,会议时间设定为2020 年12月1日上午10:30-11:30,与 上下课高峰期错开,避免参会人员与师生的大量接触,并且在可以控制的时间 内尽量缩短会议时间。参会人员入场时,由综合保障小组负责监督参会人员在 进入学校后直达会场,禁止在校园其它区域逗留。进场人员必须佩戴口罩,配 合防控排查小组做好体温测量工作,同时出示健康码。要求参会人员隔排落 座,隔座落座。同时,在会议期间禁止参会人员随意走动及出入会议室。在会 议结束时,要求参会人员有序离开会场,并即时离开校园,不做逗留,不与校 内师生产生不必要接触。同时在更换口罩时严

5、格遵守市防疫指挥部关于加强废 弃口罩管理的通告要求,实行领用和处置登记制,用过的一次性口罩一律放入 专用回收桶集中销毁,确保废弃口罩得到科学、严格、规范处置。总的来说,在会议当天要求参会人员一同进来,一同与会,一同离开,不 分开行动,不与外界人员接触,以降低疫情风险。3. 会议结束后综合保障小组安排专门人员对会议室及会议室附近的公共区域(走廊、厕 所等) 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对出入人员多、人员停留时间长的场所要进行实时 重点防控。并由防控排查小组对参会人员的健康状态进行持续跟踪调查,确保 参会人员在与会14 天后没有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咳嗽等症状。三、明确纪律责任严格执行防控措施。参会全体人员要严

6、格执行防控措施和各项规章制度, 对违反防疫要求、敷衍塞责、拒不执行的人员要严肃处理。坚决服从组织安 排。参会全体工作人员要坚决服从安排,认真完成各项交办工作。坚决落实防 疫领导小组安排的各项工作,指导工作人员做好各项防疫工作,确保会议顺利 进行。、应急救援具体方法1) 在参会期间,若发现体温异常参会人员立即封锁现场,及时报告上级领 导、学校防疫办和校医院。2) 召集救护组进入应急状态。3) 控制传染源, 立即对病人采取隔离措施,并派专人管理,及时通知就 近医院救治。4) 切断传播途径,卫生管理员对病人接触过的物品,要用消毒液进行消 毒。操作时要戴一次性口罩和手套,避免接触传染。5) 保护易感人群,参会人员活动区域采取封闭措施,禁止人员随便流动防 止疾病蔓延。紧急联系方式:校医院:校防疫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