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保平《微观经济学》习题详解(--市场理论:要素市场及其均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819511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习题详解(--市场理论:要素市场及其均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习题详解(--市场理论:要素市场及其均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习题详解(--市场理论:要素市场及其均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习题详解(--市场理论:要素市场及其均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习题详解(--市场理论:要素市场及其均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习题详解(--市场理论:要素市场及其均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保平《微观经济学》习题详解(--市场理论:要素市场及其均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任保平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市场理论:要素市场及其均衡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顿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预测,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预测,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照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珍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某些陷阱。如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顿,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征询进行征询。1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有何不同?答:()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引致需求或派生需求。由于一般产品具有效用,可以满足消费者的欲望,因此只有人们故意愿购买

2、这些产品,从事产品生产的厂商才有利可图。厂商要生产具有某种效用的产品,必须投入有关的生产要素。可见,厂商购买生产要素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而是要运用这些要素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因此,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由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引致而来的,是引致需求或派生需求。(2)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还是一种联合需求,即多种生产要素之间存在着互相补充和替代的关系。生产要素往往不能单独发挥作用,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生产要素的功能是互相补充的,仅有工人或仅有机器都无法生产出具有一定效用的产品,只有多种生产要素组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才干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并且,在一定限度上,不同生产要素之间又具有替

3、代性。2.以三个厂商为例阐明要素市场需求曲线的形成过程。答:市场的要素需求是所有厂商对某种生产要素需求的总和,将每一价格水平上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加总,即可得到市场的要素需求。由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可以推导出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其推导过程如图3所示。图-21 单个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与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由图3-2可知,将单个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水平相加,即可得出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它表达某种要素的市场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由于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价格负有关,因此,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也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它表达在其她条件不变的状况下,要素价格上升,市场需求量减少,要素价格下降,则市场需求量增

4、长。以上对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的推导是在假定其她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重要目的在于揭示市场的要素需求与要素价格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对单个厂商的要素需求进行加总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例如,经济的扩张或收缩会使所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量同步增长或减少,进而引起要素价格发生变化,并最后变化单个厂商对要素的需求。因此,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并不是单个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的简朴加总。3假设在劳动市场上只有三个劳动者,画图阐明劳动市场供应曲线的形成。答:将所有个人的劳动供应曲线叠加起来,可得劳动的市场供应曲线。假定劳动市场只有三个供应者A、和C,其劳动供应曲线分别由图3-2(a)、-22(b)所示,C的劳动供应曲线

5、略,则由三人的劳动供应曲线可以推导出市场的供应曲线,如图3-2(c)所示。劳动的市场供应曲线推导过程如图32所示。由图3-22可知,由所有个人的劳动供应曲线水平相加可以得到市场的劳动供应曲线,由于所有个人的劳动供应曲线是向后倒弯的,因此市场的劳动供应曲线也是一条向后倒弯的曲线。不同之处在于:市场的劳动供应曲线具有更大的弹性。图3-22 劳动的市场供应曲线的推导4试述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及其意义。答:(1)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即规定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以完全竞争市场为例,假定完全竞争厂商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生产单一产品、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下面要在这些假定下,特别是要根据利润

6、最大化的假定来推导厂商使用要素(亦即对要素需求)的一般原则。利润最大化规定任何经济活动的“边际收益”必须和“边际成本”相等,这一原则同样合用于要素使用量的决定。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边际产品价值()指投入劳动每增长1个单位所增长的产量(即边际物质产品)的销售值。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厂商可以按既定销售价格卖出任何数量的产品,等于边际物质产品与其销售价格之乘积:。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要素价格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要素价格为既定常数,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即成本函数对要素的导数正好就等于劳动价格,即有:,表达完全竞争厂商增长使用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长的成本。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7、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要素价格,而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是边际产品价值,因此,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可以表达为:(2)当上述原则或条件被满足时,完全竞争厂商达到了利润最大化,此时使用的要素数量为最优要素数量。5劳动的供应曲线为什么向后倒弯?答:(1)劳动的供应取决于居民户对时间的分派。居民户拥有的所有时间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工作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人们从事生产活动,并获取相应的报酬即工资;另一部分是闲暇时间,一天中除工作之外的其她时间均可归为此类,重要用于睡眠、娱乐、旅游等非生产活动。闲暇时间虽然不能带来收入,但可以使人获得满足感,因而具有效用。居民户将时间在工作和

8、闲暇之间进行分派,同一时间,选择闲暇就必然放弃工作,同步也放弃了相应的工资收入,因此,工资率即为闲暇的机会成本,相称于闲暇的“价格”。这样,居民户的时间分派重要取决于工资水平。不同于其她要素的供应,居民户的劳动供应曲线是一条向后倒弯的曲线。在图3中,横轴表达劳动的数量,纵轴表达工资水平,向后倒弯的曲线表达劳动的供应曲线。在低工资阶段,劳动的供应量与工资同方向变化;在中档工资阶段,劳动供应量不随工资的变动而变动;在高工资阶段,劳动供应量与工资反方向变动,即工资增长,劳动的供应量反而减少。图323 居民户的劳动供应曲线()劳动供应量的这种变化是由工资变动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导致的。替代效应是

9、指工资率上升后,闲暇的代价增长,劳动者会用劳动来替代相对昂贵的闲暇,导致闲暇减少,劳动供应增长。收入效应是指工资率上升后,劳动者由于收入增长而更加富裕,相应地增长了对闲暇的需求,导致劳动供应减少。一般来说,当工资率处在较低水平时,替代效应不小于收入效应,因此,劳动供应量随工资率的上升而增长,两者正有关;当工资率处在中档水平时,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相等,这时,劳动供应量不随工资率的变化而变化;当工资率处在较高水平时,替代效应不不小于收入效应,劳动供应量随工资率的上升反而减少。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作用下,居民户的劳动供应曲线向后倒弯。.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是如何决定的?答:要素市场的均衡取决于要素的

10、供应和需求。当生产要素的供应和需求相等时,生产要在市场上达到均衡状态,此时的要素价格为均衡价格,要素使用量为均衡数量。要素市场的均衡如图3-2所示。图3-24要素市场的均衡在图3-24中,横轴代表要素数量,纵轴代表要素价格,为要素的需求曲线,为要素的供应曲线,点为需求曲线和供应曲线的交点。此时需求量和供应量相等,要素市场达到均衡状态,为均衡价格,为均衡数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市场的均衡也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发形成的。当要素供应不小于需求时,要素价格会下降,从而使要素供应减少,需求增长,直至两者相等;当要素供应不不小于需求时,要素价格上升,使要素供应增长,需求减少,直至两者相等。对于厂商来说

11、,要素的需求曲线实质上是其雇用每一单位要素所可以获得的收益,即边际收益;要素的供应曲线则表白对每一单位要素厂商需支付的成本,即边际成本。要素市场的均衡意味着相应于某一要素数量,厂商所获得的边际收益与其所支付的边际成本相等。在要素市场上,要素的边际收益称为边际收益产品,要素的边际成本则被称为边际要素成本,这样,要素市场的均衡条件就可以写为:。.在垄断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供应曲线与其边际要素成本曲线之间有什么关系?答:当产品市场为不完全竞争时,曲线与要素的需求曲线即曲线分离为两条不同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且要素的需求曲线位于曲线的下方。当要素市场是不完全竞争时,边际要素成本曲线与要素的供应曲线发生

12、了分离,且曲线位于要素供应曲线的上方。在图3-25中,曲线与要素的需求曲线相交于点,此时,由此决定的均衡要素投入量为,均衡要素价格为。在这种状况下,要素价格远远不不小于其边际产品价值,因此当厂商以的价格投入数量的生产要素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超额利润的数量为四边形的面积。图-要素市场均衡8.在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有何不同?答:(1)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就是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由于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递减,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线向右下方倾斜,因此,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如图3-26所示。图3-26厂商的要素需

13、求曲线(2)在图-26中,横轴代表生产要素的数量,纵轴代表价格。图3(a)表达产品市场完全竞争时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图3(b)表达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时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因此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曲线以及曲线是同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白随着生产要素数量的增长,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及边际产品价值递减,厂商对其乐意支付的价格也随之下降,要素投入量与其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曲线即要素的需求曲线位于曲线的下方。9.一种公司需要投入劳动来生产产品,在劳动市场上处在买方垄断地位,其产品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发售。若其产品单价为1,而生产函数为,劳动的供应函数为。

14、求厂商均衡时的用工人数和工资。解:由生产函数和产品价格可得厂商的总收益为:,则边际收益为:总成本为:,则边际要素成本为:当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时,产品的价格与边际收益相等,即,因此,劳动的需求曲线和曲线是同一条曲线,此时,即,解得:,从而。故厂商均衡时的用工人数为50,工资为70。10.假设某特定劳动市场的供求函数分别为,,计算:(1)均衡工资是多少?(2)如果政府对工人提供的每单位劳动课以10元的税,新的均衡工资是多少?(3)政府征收到的总税收额是多少?解:(1)劳动市场实际均衡条件为:,即,得:(元),即均衡工资为3元。(2)每单位劳动征收1元的税,劳动供应曲线变为:由,即,得:(元)。由上

15、可知,新的均衡工资为3元。(3)在新的工资水平上,就业量是,因此,政府收的税收总额为(元)。.一厂商生产某产品,其单价为元,月产量为0单位,每单位产品的平均可变成本为5元,平均不变成本为4元。计算该厂商的准租金和经济利润。解:由已知有,,得准租金为:(元)经济利润为:故该厂商的准租金为50元,经济利润为00元。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顿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因素,如果同窗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jxkys。 想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请点击: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示您:成功的因素千千万,失败的因素就那么几种,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