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努力提高学校人才工作水平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817560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努力提高学校人才工作水平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努力提高学校人才工作水平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努力提高学校人才工作水平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努力提高学校人才工作水平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努力提高学校人才工作水平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努力提高学校人才工作水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努力提高学校人才工作水平(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控制数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创新机制,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在学校教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党委书记 关志强 (2011年12月31日)老师们,同志们:这次教师工作会议是在学校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加快由规模质量并重的发展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召开的,是学校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学校发展方式转变的一次重要会议。十一五时期,学校根据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抢抓机遇,扩大了办学规模。在规模大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学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条件,又适时地提出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即加快由规模质量并重的发展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

2、内涵发展转变。加快学校发展方式转变,人是决定性因素。这次会议开得很及时,也开得很成功,集中各方面智慧,深入研究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必将进一步推动学校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促进学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昨天,张清华院长所作的总结经验,寻找差距,为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群策群力,全面总结了学校近6年来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基本经验及存在的不足。刚才,张清华院长又作了统一发展思想,增强忧患意识,创新建设思路,锻造“敬业、奋斗、创新、奉献”的教师队伍的讲话。张院长在讲话中,从充分认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围绕办学特色坚持“外引内培”相结合、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突出青年教师培养以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五

3、个方面提出了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和措施,我非常赞同这些观点和措施。前两天,一位博士问我,明年学校工作的主旋律是什么?我回答他说:“四个关键词:打基础,利长远,炼内功,丰内涵。”人才发展、教师工作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人力资源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学校发展的快慢好坏,主要取决于人才的发展。贯彻落实好这次教师工作会议精神就是明年学校工作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份。我认为,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坚持“控制数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创新机制”十六字工作方针,下面,我围绕“十六字”工作方针讲四点意见。一、控制数量,保持教师数量的合理增长控制数量,合理增长,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要求提出

4、的。一是基于学校的财力,二是基于教育部的基本要求。从学校的财力看,要控制全校的总编制规模不宜过大,因为目前我校用于家庭和个人开支的人员经费所占比例高达58%(正常比例应控制在50%以下),如果总编制规模过大,势必会造成人员经费比例继续攀高,用于学校正常运作和事业发展的资金就非常有限,甚至难以为继,学校长远的发展和教职工的根本利益将受到严重的损害。从教育部现行评估标准的基本要求看,专任教师必须保证足够的数量,否则将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按照现行评估指标要求,最低的底线要确保生师比在18:122:1之间。鉴于上述两个方面要求,总编制数和教师数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因此,要控制编制总规模和专

5、任教师数的合理增长。那么,学校“十二五”期间的总编制数和专任教师数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呢?学校“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在校全日制学生20000人左右,成人教育学生10000人左右。根据学校目前人员队伍的结构状况,编制规模总量应按“既要保证满足教育部现行评估指标的最基本要求,又要促使人员经费比例合理回归”的要求进行控制。按照“十二五”规划办学规模和教育部评估指标基本要求,到十二五末期,学校专任教师至少要达到840人左右,这是一个最基本底线。到2015年,退休的专任教师31人。较为保守的估计,经过4年时间,专任教师要从目前660人增至840人左右,需要增加教师210人左右,年均增加50人左

6、右。从“经营”学校的角度看,控制学校编制规模总量的合理增长,是必须的。如果不控制数量,在有限的财力情况下,就不能保证优质的投入,教学科研条件就得不到很好的改善,难以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难以做出高水平的成果,内涵发展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对人才的引进、培养、稳定以及改善民生等方面都将造成不良影响。要实现控制数量目标,一是要发挥好全体教师的作用和潜能,激发全体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要充分利用好相关政策,利用好社会智力资源,作为我们师资队伍的有益补充。二、提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人才,特别是高水平的人才。拥有高水平的人

7、才,才有可能建成高水平的学校。我校现有的教授、博士比例偏低,缺乏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省级教学名师,青年教师的发展相对滞后并面临诸多问题,这说明我们教师队伍质量还处在较低层次。高层次拔尖人才及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决定着学校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要采取有效措施,实施“高端引领”,通过“引培并举、重在培养”的途径造就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要加快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步伐,进一步加大引进人才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坚持择优引进,确保引进的学科带头人能够带领本学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要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为依托,以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打破院系、学科、专业界限,进一步整合科研力量,充分发挥高层

8、次人才在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中的引领作用,培育和培养高水平创新团队。要以高水平创新团队为主力军,开展科研攻关,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努力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以此带动全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要实施“四大工程”(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教学名师培养工程、“双百”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和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和“四大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培养计划、教学与科研团队培养计划和中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计划)。在这里,我特别要强调的是,要将青年教师培养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切实抓紧抓好。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希望,是学校的未来。清代诗人、史

9、学家赵翼在论诗中谈到诗歌的创作和鉴赏时,写出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佳句,以历史的眼光来看人才的发展。学校的事业千秋万代,作为前辈,我们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和境界,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利,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把青年教师培养视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不仅要带领青年教师快跑,还要给力青年教师超越我们,跑在我们前面,让青年教师尽快标领风骚,让“学校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八十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成功在于日积月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成功在于坚持不懈。希望青年教师奋发图强,超越前辈。让“青出于蓝胜于蓝,雏凤清于老凤声”。只有这

10、样,学校的发展才有后劲,才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三、优化结构,促进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从学校队伍建设层面上看,优化队伍结构任重道远。虽然通过“十一五”期间做“加法”优化队伍结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队伍建设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就目前我校岗位设置数和岗位聘用数来看,主系列专业技术岗位所占比例偏低,工勤技能岗位所占比例偏高。因此,学校人员队伍的结构优化应按“增教师,减工勤,稳管理”的要求进行总体把握,即增加专业技术岗位,稳定党政管理岗位,减少工勤技能岗位。到十二五末期,专业技术岗位、党政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比例分别为77%、18%和5%。也就是说,到十二五末期,通过加大引进力度,专任教师数从

11、660人增至840人左右;外聘教师达到240人;教辅人员和管理人员略有增长;通过自然退休减员,工勤技能人员从104人减至65人。按照这个结构比例和人员配置,十二五末期,岗位数1320个左右,在职人员1300人左右,净增220人左右。以上数字可作为规划参考,执行过程中可以根据国家政策变化和学校发展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师资队伍建设层面上看,调整结构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就是要优化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以及学缘结构。我们目前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尽合理,40岁以下的教师占52.5%(广东省普通高校平均值为60.8%);博士学位教师仅占9.2%(广东省普通高校平均值为17.48%),正高

12、职称教师仅占9.6%,副高职称比例为26.43%,副高以上教师比例为36.04%(广东省普通高校平均值为45.98%)。目前没有40岁以下的教授。四个二级教学单位还没有教授和博士,个别院系连博士也没有。可以看出,我校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同广东省其他普通高校相比有较大差距,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是我校“十二五”期间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艰巨任务之一。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共同努力,希望各级领导干部在加强队伍建设工作中,将优化结构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四、创新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创新机制,就是要培植人才脱颖而出的土壤和搭建使人才大有作为的平台。创新机制,营造良好

13、的人才发展环境,要着重营造人文环境、制度环境和条件保障体系。一是要营造宽松、民主、平等、包容的人文环境。创新机制需要文化保障。我们需要有“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兼容并包”的恢弘气度,不拘一格,广纳人才。要“用大尺子量人断是非”,不在细枝末节上强求千篇一律。要鼓励竞争,宽容失败。要学会为别人的成功而喝彩,学会为别人的成功给力,学会在别人的成功中分享快乐。二是要营造有利于人才引进和发展的制度环境。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度,以制度创新带动机制创新。要对现有制度进行认真梳理,明确创新重点,本着先易后难原则,积极探索创新。成熟的制度可先出台,难度大的可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要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和培

14、养的程序、规则,建立各类教师的评价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以及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机制,促使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长。三是要完善教师的条件保障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将改善教师的教学科研条件、生活环境以及提高待遇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完善人才开发投入机制,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对各类优秀教师的发展提高给予经济资助。同志们,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事关我校全面落实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推动学校协调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实现“建设以工为主,石油化工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多学科协调发展,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本科院校”的总体目标的大局,希望各单位、各部门、各级领导干部、全体教职员工,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不断开创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新局面。元旦将至,借此机会,祝大家元旦快乐!新年进步!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