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线安全方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816578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线安全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跨线安全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跨线安全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跨线安全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跨线安全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跨线安全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线安全方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SJ26浏醴高速公路施工方案申报批复单承包单位: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合同号:T10 监理单位:湖北中交公路桥梁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编 号:致(监理工程师): 现报上浏醴高速公路第十合同段跃龙大桥跨103省道T梁安装及桥面系施工安全专项方案,请予审查和批准。 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审定 转报 同意 附言: 修改后再报 不同意 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审定 转报 同意 附言: 修改后再报 不同意 驻地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工作站意见: 签 名: 年 月 日总监办意见:签 名: 年 月 日浏阳(黄泥界)至醴陵高速公路第十合同段跃龙大桥跨103省道T

2、梁安装及桥面系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浏醴高速公路第十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11年3月31日跃龙大桥跨103省道T梁安装及桥面系施工安全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跃龙大桥起止桩号为K59+995-K60+361,全长366米,其桥跨布置为(12*30)m预制T梁,其中第三跨上跨103省道,桥下设计净高22米。每跨预制T梁为12片,由预制场统一预制,由运梁炮车运至现场,采用架桥机进行安装。现桥梁下部构造已施工结束,计划于6月1日开始进行T梁架设及桥面系施工作业。 本方案针对第三跨上跨103省道T梁安装及桥面系施工而制定。二、交通管制措施及道路保通措施1、涉及103省道T梁安装及桥面系

3、施工时的交通管制措施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我部进行了详细全面的方案比选及技术论证,拟采取如下交通管制措施:(1)T梁架设:拟采用“临时封闭道路逐一架设T梁”的交通管制措施来架梁,即当架桥机进行第三跨(及跨省道的一跨)过孔及该跨每一片T梁的安装时,在交警及路政部门的协助配合下,在距架桥位置的来车方向50m处实行短暂全封闭,待过孔完成或T梁就位后再放行交通。(2)桥面系施工:拟“搭设临时门洞”以防止桥上掉渣落到省道上以影响行车安全。门洞的尺寸为8.5米(即省道宽度)6米(计划净高)30米(总长度),考虑到该门洞为非承重结构,只需考虑其自身稳定性即可,门洞布置结构为:胶合板方木8cm槽钢12.8cm槽钢

4、门架立杆。门洞两侧门架立杆坐落在省道砼路面外侧的土地上,立杆采用18cm钢管,沿省道以6米间距开挖约50cm的坑洞,将钢管立于其中浇注砼将其固定。为了保证支架的稳定性,在每侧的排支架各设置横向联系杆及剪刀斜撑,并在每根立杆处向外侧设置扫地斜杆,斜杆与地面角度夹角应为45-60度,在支架上设置顶托并在其上绑扎横向槽钢,该槽钢上再布置跨线槽钢,然后搁置方木及胶合板。此外,在门洞内侧及来车方向20米段落设置防撞水马及反光锥筒,在门洞的上方设置安全网确保安全,在门洞排支架上粘贴反光膜。门洞布置示意图如下。 2、确保施工管制期间省道行车安全的措施在T梁安装之前对梁体进行清扫,防止T梁上附带的杂物坠落砸伤

5、过往车辆或污染省道路面引发交通事故。架梁期间交通协管人员全程跟踪巡逻,配合交警部门实行交通管制。协管人员配备反光背心、小红旗、袖章、扩音器、对讲机。任何参与施工的作业人员必须按规范佩戴安全帽、防滑鞋,安全帽必须紧系帽绳,防止安全帽掉落。且禁止作业人员在省道上方抛落杂物。在施工期间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现场逗留,以防止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施工人员在保证省道交通安全的同时注意加强自我保护意识。3、该管制措施的特点对于架梁时的管制方案,首先其管制时间较短,整体影响103省道正常通车时间较短,且具有机动性、灵活性大、便于掌控等特点,不受雨、雪、雾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可最大程度防止突发

6、性事件发生。对于桥面系施工的管制措施,可随时保证103省道正常通车不受任何影响。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以上两种方案都具有针对性强,安全保证系数高等特点。三、施工方案1、跨省道施工时间计划 预计在5月中下旬进行跃龙大桥跨省道架梁及桥面系施工作业。2、T梁安装方案具体方案同其他跨的T梁安装方案类似,为了避免预制T梁安装时对103省道交通造成更大的影响,T梁安装的先后顺序本着减少封路次数,减少封路时间的原则进行,在架设跨省道T梁安装时考虑采用“临时封闭省道交通”的方案,按边梁中梁边梁顺序安装,估计每片T梁架设需封路40分钟左右。3、T梁安装时的安全保证措施(1)T梁一定要与炮车固定连接,防止T梁倾覆。(

7、2)架梁时要加强对架梁设备的安全检查,使之始终处于完好状态。对预制T梁进行彻底全面的清扫,清除T梁上面的杂物、碎石,安排专人负责。(3)吊梁装置在纵向移动过程中,要有专人观察吊梁天车运行情况,并严格控制天车运行速度,运行速度控制在2m/min3m/min。(4)吊装绳与梁体接触处需夹垫土工布和角钢,以防损伤梁板。(5)梁在墩顶横移过程中,两端的速度要保持一致。(6)为防止T梁发生失稳倾覆等危险,采取大尺寸砂筒的临时支座进行支撑。另每跨T梁安装完毕后,湿接缝的钢筋要全部焊接。为了防止运梁时对梁体冲击导致梁体倾覆,拟在盖梁挡块低侧用枕木撑着梁体的翼板或者用钢丝绳将T梁固定在盖梁上。4、桥面系施工方

8、案具体施工方案类似于其他跨桥面系施工方案,在此不详细叙述。施工要提前搭设好跨线门洞,在护栏外侧安装安全防护网才能进行,以防止杂物落到103省道上,确保安全、文明施工。5、桥面系施工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高空作业平台周围必须设置安全防护网。 T梁架设过程中,教育工人不得往桥下乱扔东西。 高空作业必须佩带安全带、安全绳。四、跨线施工安全措施(1)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区内设置梁体安装场地警界线、施工警示牌,非施工人员严禁入内逗留。高空作业悬挂安全警示标志牌,晚间挂警示灯。施工人员和机械应注意安全,严禁违章指挥、操作。(2)施工操作人员应事先经过培训,明确构件安装工序,操作步骤,严禁带病和素质低下的工人

9、进场。同时,从事吊装作业的人员必须持有相相关的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能上岗。(3)高空作业人员应佩带安全帽和安全绳,不得向下乱抛东西以免伤人。架桥机前移跨墩安装前支腿时,操作人员行走于架桥机桁架上,必须配带安全帽、安全带及安全绳,并安排专人负责行走人员的安全。(4)桥梁吊装设备进场前必须出具其合格证书,每次吊装前应仔细检查各紧固件联接是否可靠,开机前应进行空载,试运转无发现异常才可正式工作。专职安全员必须在场,负责安全协调。(5)梁体安装的全过程中,各作业班组均须有明确劳动分工,并有专人负责。在操作过程中,除确定的现场指挥人员外,任何人不得指挥操作。统一安装作业的各种手势、旗语、哨音,不得随意改动

10、。(7)加强机械设备管理,特别是架桥机、临时支座钢砂筒,有足够的安全系数,确保安全。现场所使用的各种机具设备、电器设备要有专人管理、专人操作。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熟悉机械设备性能,掌握机械设备的作用和维护性能,杜绝重大机损、机械伤人事故的发生。(8)钢砂筒临时支座使用前必须进行预压,得出砂的压实沉降量,控制临时支座的高程。临时支座必须安装稳固,顶面保持水平。(9)梁板平移时,速度应缓慢匀速,保险风缆放松速度与梁板平移速度保持一致。专人负责观察滚筒与走板的位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0)定期检查各种吊索、吊具,发现问题立即报告并处理。吊装时注意吊索、吊具的布置、使用要安全可靠

11、。(11)高空作业平台周围必须设置安全防护网。(12)梁体吊装作业,当风速大于8m/s(五级风)、雾天能见度低于50m、降雨时等恶劣气候均应停止施工。一切起重设备在每次使用前经应检查并试运转,以保证安全可靠。电动卷扬机在雨季须有足够的防雨设施,冬季有霜雪时应将安装运行部位清除干净,方能进行操作。五、103省道交通安全布控方案1、主要交通安全布控方案(1)在跨线门洞两侧路段设置水马墙及反光锥形筒,同时在门洞支架上粘贴反光膜防止车辆刮、碰门洞。(2)门洞周围堆砌砂袋防撞墙。(3)上下路段设置施工标志牌若干。2、安全保证措施(1)施工安全工作分工序号姓名职务联系电话主要职责1陈学锋项目常务经理全面的

12、安全管理工作2谭存茂项目总工程师安全管理的技术工作3吴求全项目副书记现场协调负责人4朱平超项目副经理现场施工总负责人5何 淼安保部长现场安全管理负责人6张广东工程部长现场安全技术工作7裴井强施工队长施工负责人8顾 方安全员、交通协管组长日常安全巡视,交通协管9贺露明安全员、交通协管组长日常安全巡视,交通协管10冯 阳安全员、交通协管组长日常安全巡视,交通协管11冯 路安全员、交通协管组长日常安全巡视,交通协管12周 晓安全员、交通协管组长日常安全巡视、交通协管另配备交通协管员8人,根据现场情况机动调配(2)锥形交通标不得严重占用行车道标线,间距准确,摆放顺直;(3)锥形交通标使用带有夜间反光膜

13、的锥形标,以保证夜间行车的安全;4、交通协管员需三班轮流值班昼夜对施工区进行检查维护;随时掌握现场安全情况,对非正常的情况及时上报路政、交警等单位。六、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1、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系统(1)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组成应急救援指挥部由项目经理部各部门组成。应急救援指挥部设总指挥、副总指挥,下设专业处置组。总指挥:由项目常务经理担任。副总指挥:由项目总工担任。专业处置组包括:综合协调组、安全保卫组、应急救援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系统机构图应急救援指挥部组长:陈学锋副组长: 谭存茂 善后处理组:申忠诚后勤保障组:文学政应急救援组:朱平超综合协调组:吴求全安全保卫组:刘琼(2)应急救援指挥部和专业处置组的职责指挥部的职责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在上级总指挥部的指挥下,协助进行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的指挥工作。专业处置组的职责 综合协调组:承担安全事故的报告;通知指挥部成员立即赶赴现场;协调各专业处置组的抢险救援工作;按照事故报告的规定及时上报事故情况以及事故抢险救援的进展情况;落实上级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指示和批示。 安全保卫组:组织保安人员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和道路等进行警戒,控制,必要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 应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