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像《断臂的维纳斯》(鉴赏)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815403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雕像《断臂的维纳斯》(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雕像《断臂的维纳斯》(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雕像《断臂的维纳斯》(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雕像《断臂的维纳斯》(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雕像《断臂的维纳斯》(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雕像《断臂的维纳斯》(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雕像《断臂的维纳斯》(鉴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雕像断臂的维纳斯古希腊文化时期,追求女性的柔美,表现女性人体美的雕塑日渐增多,对爱 与美的女神阿芙洛蒂(维纳斯)的歌颂层出不穷,米洛斯的维纳斯作为其中最为 著名的雕像,在古希腊人民中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随着 时代的变迁,逐渐已经发展成为赞颂女性人体美的代名 词。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爱与美神,也是象征丰饶多产 的女神。古希腊神话中称为阿佛洛狄忒。传说她在大海的 泡沫中诞生,在三位时光女神和三位美惠女神的陪伴下, 来到奥林匹斯山,众神被其美丽容貌所吸引,纷纷向她求 爱。宙斯在遭其拒绝后,遂把她嫁给了丑陋而瘸腿的火神 赫斐斯塔司,但她却爱上了战神阿瑞斯,并生下小爱神厄洛斯(丘比特)。后曾 帮助特洛伊

2、王子帕里斯拐走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的妻子、全希腊最美的女人海 伦。引起希腊人远征特洛伊的十年战争。作为西方美学史上的代表,维纳斯给人类盖上的是一缕神秘的面纱,雕像整 体给人高贵端庄的感觉,其丰满的胸脯、浑圆的双肩、柔韧的腰肢,呈现一种时 代成熟的女性美。人体的结构和动态富于变化却又含蓄微妙,体现出了充实的内 在生命力和人的精神智慧,那残缺的双臂,却又留给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一种 无言的独特之美残缺美。在风格上接近公元前四世纪古典主义盛期的作品,为希腊文化时期所少见。 此雕像残缺的上肢是一个永恒的谜,有人曾经尝试去复原她的双臂:左手持苹果、搁在台座上,右手挽住下滑的腰布;亦或,右手捧鸽子,左手持苹

3、果,放在台座上让它啄食;右手抓住将要滑落 的腰布,左手握着一束头发,正待入浴但是,每一种方案出现,就便会有 一种反驳的道理。而其结果,那就是保持断臂从某种意义上反而视为一种最完美 的表现!用中国的一句成语画蛇添足形容,也在恰当不过。真正的美或许并不是 完美,而是带有缺憾的美,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增加艺术作品的欣赏性。某一天, 当一个作品不再有吸引我们的地方,没有了想象的空间和柔美,那么它之于人类 艺术的存在价值又该存在在哪里,难道仅仅只是为了给我们留下一个念想?而从感官意识上来讲,女性的柔美,是维纳斯给人最原始的感觉,当代审美 意识的一种,柔美给人永远的是一种温润。当第一眼望去,断臂维纳斯的给人

4、的 表情是为落落大方,宁静而脱俗的,脸上露出一丝淡得几乎让人察觉不到的微笑, 让我们从她的笑容中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正是这种超然的神态控制了赤裸 的身体可能带来的纯肉体的感官视觉上的愉悦,将人的心灵世界提高到了一个新 的审美理想的境界。 正如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纯肉体永远不是他所想要表 达的最终,冲破黑暗时代的之桎梏,那才是最终的目的从感观形体上去分析,断臂的维纳斯其实同样存在着一种人们不尽所知的美 黄金分割律。她的体形完全符合那个时代希腊人关于美的理想与规范,身长 比例接近利西普斯所追求的人体美标准(身与头的比例为8 : 1)。8为3加5的和, 这就可以分割成1 :3:5,这就是“黄金分割

5、律”,随时代的发展,逐渐又成为 后代艺术家创造人体美的一种准则。或许,有人会不禁而问,什么是“美”,我想没有人能够真正的回答这个问 题,也没有哪个美学家敢说他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美” 是一个笼统抽象的概念,喜欢它,爱它,我们就会认为它美,即使它并不问爱美 的人所接纳,“美”只是有一个标准而已。然而,“美”到底又什么标准,什么 样的才能称的上“最美”,当代女性“美”在形体上又有什么标准,想说的仅仅 只有一点,那就是所有艺术家创作的标准之一黄金分割律,那么,什么又是 “黄金分割律”,符合所谓“黄金分割律”真的那么重要吗?在这里想说,实践(时间)是检验真理的的唯一标准,当代审美

6、观念的由来 不正是时间检验的结果吗!无数次的优秀时代的人体美学作品,无数次的审美鉴 赏诞生出了如今的“黄金分割律”,简单的说,所谓的“黄金分割律”,其实就是符合绝大多 数的人的视觉审美要求(从远到今的人类演化),自身的人体美和视觉感觉的作 用,很大一定程度促使了它的发展,最终“黄金分割率”作为一种重要的形式美 法则,成为艺术作品创造的一个标准。或许,当有一天我们面对无限苍凉的戈壁时,我们并不是在想象戈壁的雄伟 与苍凉之后,然后才被打动,才觉得其壮美无边。我们总是直接接触到这种美, 直接被打动,才生发出感慨。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当她以断臂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何曾有过 这样的想象,一个作品

7、竟会以一种残缺的姿态出现在世人前面(即使她也有过完 整)。而不是通过想象,才领受到这个残缺之美。通过想象得到的残缺美,那也 许就是残缺的残缺吧!最终谁也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情人眼里出西施”,每 个人的审美想象都是不同的,我们可以把“东施”想象成“西施”,但那是个体 的感觉,不能用来解释大多数人领悟到的美。残缺的美,正如断臂的维纳斯,“一 千个人,一千个哈姆雷特”涵盖了整个古代希腊文化的女性美,使得维纳斯作为爱与美的象征代表,作 为一种特殊的图式符号,在西方美术史中随处可见,或描写她从海里降生,或描 绘她与情人们的缠绵爱情,或描写她浴后如出水芙蓉般的清纯,甚至人类对于维 纳斯的爱慕甚至可以追溯

8、到两万年前的史前时期。早期的艺术家雕刻了大量的女 性人体,用来刻画人体美,而对于男性人体却不那么感兴趣。发现于奥地利的维 伦道夫的维纳斯,它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古老的女性裸体雕像,被称为“原始的 维纳斯”。可见,追求美感,从史前就已经开始,直至今天,才得到真正的改变 和完善。而今天,作为一个纯粹的文人(也可以说不纯粹)对雕刻艺术的理解总是肤 浅地,个人化的,总是不由自主的随着自我的感情去评判一件事物(作品)。 因 为,雕刻艺术和绘画艺术等视觉艺术与文字艺术作用于人的机制是不同的,其结 果就是文人所说往往只能代表自已,并不能真正诠释一件美学作品真正的精髓。 雕刻艺术和绘画艺术等视觉艺术总是直观地作用人的感官,而文字是无形,也无 声的,当由感观到文字再到感观这一过程的转换,其结果往往:人们不会像面对 一个真实的作品那么有感觉,一概而论的事情也就经常的发生,想象空间的缺失,谁也无法找到。断臂的维纳斯,残缺的美,祭奠逝去的米洛斯,米洛斯的维纳斯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