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艺术领域教学方案范文(四篇).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1815355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艺术领域教学方案范文(四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班艺术领域教学方案范文(四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班艺术领域教学方案范文(四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班艺术领域教学方案范文(四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班艺术领域教学方案范文(四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班艺术领域教学方案范文(四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艺术领域教学方案范文(四篇).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班艺术领域教学方案范文设计意图:3_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要“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根据指南精神,结合我园正在开展的“音乐教学游戏化”课题,我设计了这一歌唱活动。它是以大班爱家乡主题活动“美丽漳州我的家”中的二级主题“家乡的特产”为背景的。漳州是的花果之乡,水仙花是“漳州三宝”之一,是漳州的市花,享誉海内外。在开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我根据教学需要创作了多首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歌唱家乡的幼儿歌曲,问水仙和练声曲百花村里百花开(“百花村”是漳州一个非常有名的村庄,村民以种花为生)就来源于此。其中歌曲问水仙旋律优美,歌词浅显易懂,富有乡

2、土气息。此歌唱活动是在幼儿对水仙花和百花村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开展的,以“游百花村”的情境把四个环节串连起来,层层递进,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歌曲,进一步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提高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体验合作演唱问答歌的乐趣。目标:1.感受歌曲优美的意境,有表情地合作演唱问答歌。2.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大方勇敢地与教师和同伴交流、互动。3.在歌唱中进一步萌发爱家乡的情感。准备:1.材料准备:PPT课件,水仙花实物或图片,歌曲问水仙的录音,碰铃,眼罩。2.经验准备:初步了解漳州的百花村和水仙花,会演唱练声曲百花村里百花开。过程:一、做律动引入课题师:今天老师要

3、带你们去百花村玩,出发喽!(播放歌曲问水仙,师幼一起随音乐做律动。)(析:此环节是活动的导入部分。百花村在漳州是个很有名的村庄,很多幼儿都去游玩过,以此引入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幼儿和教师一起在问水仙的音乐声中做律动,能形成对歌曲旋律的初步感受,为后面学习演唱歌曲做好铺垫。)二、练声百花村里百花开师:哇,百花村里的花儿都来欢迎我们了!快看看,都有什么花呀?(教师根据练声曲内容依次播放兰花、菊花、玫瑰花的PPT课件。音乐响起,幼儿开始练声,每一段都比前一段高半度。)(析:练声曲百花村里百花开切合游戏情境,既能达到让幼儿练声的目的,又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三、在游戏中学习歌曲问水仙1.教师播放

4、水仙花PPT课件,引出水仙花。师:快看,还有什么花也来欢迎我们了?(水仙花。)师:关于水仙花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水仙花是漳州的市花)师:你们说得真好!今天水仙花仙子要跟我们一起玩游戏,掌声欢迎!(教师自然引出水仙花并调动幼儿关于水仙花的已有经验。)2.幼儿玩游戏“听音变花朵”,初步感受歌曲问水仙。(1)教师边朗读问水仙歌词边引导幼儿玩游戏“听音变花朵”,让幼儿在游戏中初步感知和学习歌词,并尝试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花朵的形状。师:我们玩的第一个游戏叫“听音变花朵”。请你们围成一个大圆圈,老师绕着圆圈边拍手走边念儿歌问水仙,老师念到最后一个字时停在谁跟前,谁就做一个花朵的动作,表示自己变成了一朵

5、花。我们来看看哪朵花开得最漂亮。师:哇,花儿们都开得这么漂亮呀!还有谁能变出跟别人不一样的花朵呢?师:请你们跟着老师一起边念儿歌问水仙边玩游戏,看看谁有新的变化。(2)教师边唱歌曲问水仙边引导幼儿玩游戏“听音变花朵”,幼儿在游戏中完整感受歌曲。(玩法同上,玩两遍。)师:请注意,我们的游戏要升级了,请你们边玩游戏边注意听儿歌有什么变化。(教师边唱歌边与幼儿玩游戏,引导幼儿发现儿歌变成歌曲了。)师:你们都发现游戏中的儿歌变成歌曲了,真棒!现在就请你们听歌曲来变花朵,再来看看谁变的花朵最漂亮。3.幼儿玩游戏“听歌声找水仙花仙子”,尝试演唱歌曲问水仙中的回答部分。师:水仙花仙子就藏在我们中间,想把她找

6、出来吗?师:请男孩女孩各推选一名代表上来比赛,谁找到水仙花仙子,谁就可以得到一枝水仙花,看看谁得到的水仙花最多。?(1)男孩代表“听歌声找水仙花仙子”。玩法:请男孩代表戴上眼罩站在圆圈中间,教师边唱“我问水仙花,哪儿是你家?水仙花儿告诉我”,边按节奏轻轻点每个孩子的头,最后一拍点到谁,谁就唱“九龙江边圆山脚下”。男孩代表取下眼罩去找刚才唱歌的人,并问他:“你是水仙花仙子吗?”如果找对,这个孩子就答:“我是水仙花仙子。”男孩代表就可以得到一枝水仙花;如果找错,这个孩子就答:“我不是水仙花仙子。”男孩代表就不能得到水仙花。(完整游戏两遍,看男孩队能得到几朵水仙花。)(2)女孩代表“听歌声找水仙花仙

7、子”。(玩法与规则同上。)(3)男孩女孩玩接龙唱歌游戏。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数数哪队得到的水仙花多。师:好,接下来我们要玩接龙游戏了,请得花多的队唱问的部分,得花少的队唱答的部分。大家要注意接好,接不上的就输了哦。师:哇,你们合作得真好!如果交换一下,得花少的队唱问的部分,得花多的队唱答的部分,是不是也能唱得一样好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吧!4.师幼以问答形式演唱歌曲。师:好,现在老师唱问的部分,你们都当水仙花仙子一起唱答的部分。师:水仙花仙子们唱得真棒!老师也好想当水仙花仙子呀!你们唱问的部分,老师当水仙花仙子唱答的部分,行吗?5.幼儿了解歌曲名称,跟随琴声完整演唱歌曲。师:今天我们唱的歌曲问水仙,

8、唱的就是我们漳州的市花美丽的水仙花,它表达了我们对家乡水仙花的热爱。现在我们一起跟着琴声用优美的声音来完整演唱歌曲。6.幼儿边随着伴奏演唱歌曲边自由表演,并在歌曲结束时自由做花的造型动作。师:老师还准备了一种小乐器,大家看看是什么呀?(碰铃。)师:现在,老师用碰铃来伴奏,你们用动作来表演,我们一起把这首歌变得更美。好吗?师:请大家都扮演水仙花仙子,边唱问水仙边自由表演,唱完时做一个好看的造型动作来表现美丽的水仙花,可以自己一个人做,也可以跟朋友合作。我们来看看哪朵水仙花最漂亮,好吗?(析:此环节是歌唱活动的主要环节。幼儿通过“听音变花朵”“听歌声找水仙花仙子”、问答对唱、合作表演等多种游戏形式

9、,从单纯感知歌词、完整感受歌曲、用歌问答到听伴奏完整演唱,再到边唱边自由表演,循序渐进,自然而然地学会了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碰铃的引入则为幼儿在音乐区探索用各种乐器为歌曲伴奏埋下了伏笔。)四、做律动结束活动师:今天,我们不仅跟美丽的水仙花仙子玩了许多好玩的游戏,还学会了唱一首好听的歌问水仙,大家高兴吗?跟水仙花仙子说“再见”,我们继续去游百花村吧!(析:结束部分与引入部分前后呼应,幼儿很自然地随着熟悉的问水仙旋律边唱边舞,这对于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和表现这首歌曲起到了强化作用。)延伸活动:1.鼓励幼儿在音乐区探索用不同乐器为歌曲伴奏,并制作各种道具装扮“水仙花仙子”,合作表演这首歌曲。2.建议幼儿

10、回家后给家人演唱这首歌曲,并教家人学唱。附:问水仙注:九龙江是漳州的母亲河,圆山脚下是水仙花产地。中班艺术领域教学方案范文(二)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引导幼儿享受音乐活动的快乐体验。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记忆力及音乐的表现力。3、引导幼儿用优美的声音唱歌,鼓励幼儿为第二段填编新词。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活动过程:一、导入:1、律动:根据优美音乐,跟师做春夏秋冬四季的有关动作。2、发声练习:师生问好。引起兴趣:小朋友闭上眼睛,数3下睁开,教师吹白色碎纸屑,问:“是谁从天空飞下来?”“小雪花是怎样飞下来的?”(

11、沙沙沙,轻轻飘下来。)二、展开(一)看图片学第一段:1、看图片第一段语言节奏朗诵:“每年的冬天,小雪花都要来到小朋友中间,让我们一起看大屏幕”。2、理解分析歌词:(1)咱们一起问问“是谁,敲着窗户沙沙沙?”“小雪花会怎样回答”?(2)“小雪花怎样来的”?(3)“小雪花要来告诉我们什么”?(冬天来到了)3、语言节奏朗诵:(1)师问第一句,幼儿朗诵后三句。(2)集体完整朗诵。4、学唱歌曲:“今年小雪花还是唱着歌飘来的呢,你听”!(1)看图片欣赏范唱。“你听到什么”?“第一句是我们学过的什么音,一音比一声音高”?(上行音)“第二句是我们学过的什么音,一音比一声音低”?(下行音)(2)完整演唱两遍。(

12、二)填编第二段:1、填编歌词:“冬天过去了,春天来到了,你听,猜猜是谁滴滴滴滴答”?“小雨滴会说些什么”?“小雪花飘下来,那小雨滴呢”?(落下来)“小雨滴想告诉我们什么”?(春天来到了)2、朗诵歌词:(1)教师说前半句,幼儿填编不一样的后半句。(2)语言节奏朗诵。3、唱第二段:小雨的也想唱着歌来玩行不行?(1)学着第一段试着唱一唱。(2)唱第二段。(三)完整演唱两段。1、“雪花和雨滴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完整地唱一遍好么”?2、“这首歌好不好听?我们给它起个名字?”(雪花和雨滴)3、加动作表演唱,教师稍加工,时动作更有美的感染力。中班艺术领域教学方案范文(三)活动目标1.掌握西瓜的外形特征及

13、色彩元素。2.尝试用西瓜的特征和色彩创造性地表现各种事物的形态。3.根据作品大胆创编故事。活动准备1.素描纸,油画棒,水溶性炫彩棒,西瓜。2.动画片西瓜太郎的片断。活动过程1.品尝西瓜,导入活动。(1)播放动画片西瓜太郎的片断视频,激发幼儿对“西瓜”的创作产生兴趣。(2)观赏西瓜,感知它的外形特征及色彩。(3)吃西瓜,喝西瓜汁,品尝西瓜的美味。2.想象在酷暑的夏日跳进西瓜汁里乘凉。(1)教师:夏天,大家都跳进西瓜汁里乘凉,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2)幼儿想象跳进西瓜汁里的情景:我变成了一个红红的“水人”了!我在凉凉的西瓜汁里游泳,好舒服啊!我爬到西瓜皮上,老滑的,我老是掉下来,摔得很疼的!我

14、想跳进西瓜汁里乘乘凉,我要把游泳池变成红色的!(3)教师根据幼儿的想象与幼儿合作创作作品。3.幼儿自主创作,想象跳进西瓜里的世界。(1)幼儿创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运用西瓜的元素色。(2)提醒幼儿从多科一角度进行想象,不要雷同。4.讲述自己的西瓜历险记。提供平台让幼儿讲述自己作品中的西瓜历险故事。【评析】活动内容和孩子的生活联系紧密,他们有充足的经验准备,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孩子通过想象体验到创作的乐趣,提高了运用色彩的能力。中班艺术领域教学方案范文(四)教学目标:1、会运用各种线条有序的组合表现蝴蝶翅膀的深浅变化,感受线条画带来的美感。2、学习用油画棒、水彩笔、水粉的相近色、对比色的套色运用

15、。3、有仔细、耐心的良好作画习惯。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教学准备:供欣赏的示范作品、勾线笔、水粉、油画棒、纸、水,调色盘教学过程:1、观察了解线条画的特点(1)、找找线条排列有什么规则?粗细线、排得密颜色深;(2)、强调套色的运用。2、幼儿作画,讲解要求(1)、用粗细线、排列稀或密体现深或浅;(2)、可以用图形组合画各种蝴蝶的外形;(3)、先勾主体,装饰时线条排列清晰;(4)、耐心、仔细地作画。(5)、套色运用讲解教师指导,帮助个别幼儿合理运用线条,中途若发现问提可请幼儿互相观擦发现,同时鉴借别人的好的方法.3、展示幼儿作品(1)、看一看、说一说作品美在什么地方。(2)、有序地整理用具第6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