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预防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1814451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足口病的预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手足口病的预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手足口病的预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手足口病的预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手足口病的预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足口病的预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足口病的预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每年一到春天,全国部分地区的手足口病病例会急剧增多,手足口病防控形势也非常严峻。如何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幼儿园要在预防上下功夫,在组织领导、宣传培训、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抓制度落实等几个方面做实做细。一、加强检查力度,进行拉网式的晨、午检查1晨检第一道关,由行政人员、保健人员、门卫组成的小组严把大门,确保保健人员对每一位入园的幼儿进行晨检,若发现疑似幼儿,当时告知家长,根据情况,是否在家观察或带幼儿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并把检查情况及时地反馈给幼儿园。同时做好家长的动员工作,及时与未来园的幼儿沟通,做好记录。2晨检第二道关,各班老师对进入本班级的每一位幼儿进行仔细晨检,若发现

2、异常,及时报送保健人员。3晨检第三道关,幼儿全部人园后,保健人员逐班巡查。4午检第一道关,在幼儿午睡之前,值班老师逐一重点检查幼儿是否发热、脚掌是否有皮疹等情况。如发现情况异常,马上告知保健人员。5午检第二道关,每天保健人员中午到各班巡视两次,做到发现情况及时处理。6午检第三道关,幼儿午休起床后,教师对幼儿手、口腔进行检查一遍。保健大夫进行巡视,对班级物品、玩具、洗手间的消毒进行指导。二、针对性的宣传培训(一)员工培训采取分批次、分部门不间断培训,学习手足口病的预防预防春季幼儿传染病预防春天传染病知识问答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治措施要点幼儿园物品消毒作业指导书等相关知识。(二)家长培训采取宣教专栏

3、、预防手足口病致家长一封信、家园交流个别沟通等形式随时做好家长咨询与宣教工作,及时向家长下发关于预防手足口病相关资料。(三)面向幼儿的适宜教育各班通过不同的方式与途径,开展多种教育活动。教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各班开展手足口病预防知识的相关教学活动、要求会背预防手足口15字口诀:“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四)开辟有关手足口病宣传专栏及时向家长宣传通报。及时更换宣传栏有关手足口病信息,有效做到家园联合共同预防手足口病。三、制定措施-加强消毒1幼儿园共同制定预防控制措施16条:其中针对个人预防措施有6条,针对各部门预防控制措施6条,应急处理程序4条。2

4、加强消毒力度。(1)针对手足口病,重点对保育员进行了卫生消毒知识的培训:幼儿园物品消毒作业指导书各种消毒液的配制及使用以及各种消毒物品容器的使用,并强调保育员必须会背15字口诀。在此期间,严格要求保育员对本班级及时彻底消毒,并要求玩具每天消毒(84液1:200浸泡、阳光暴晒、紫外线消毒),被褥每天消毒(阳光暴晒、紫外线消毒),厕所每天先用84液1:150刷洗,再用清厕剂除垢,幼儿的粪便及呕吐物均用漂白粉覆盖再进行处理。幼儿的桌椅、门把手、床、楼梯扶手、图书架、玩具架等幼儿能触摸到的地方,每天用配制好的84液消毒擦拭两次等。(2)保健大夫根据手足口病病毒的特性(同浓度的漂白粉与水配制的液体杀灭病

5、毒的效果比84液杀灭病毒的效果好),对全体保育员展开关于漂白粉配制液的学习,每个保育员必须会配制和使用消毒液体。(3)对于没有发现病例的班级,消毒严格按照幼儿园物品消毒作业指导书执行。(4)对发现病例的班级,由保健室指导实施专门消毒措施,检查班级消毒物品情况:口杯、毛巾、餐巾、卧具、玩具、被褥、碗勺、餐具、餐桌椅以及幼儿能摸到的物品等是否按幼儿园物品消毒方法进行,具体消毒方法如下:口杯:每日中午,保育员用漂白粉2克,加水1斤,浸泡30分钟,然后用流动水将幼儿口杯清洗干净,放入指定位置;每日下午下班前放入指定容器,送到伙房,由炊事班消毒人员对口杯及容器一并进行高温蒸汽消毒30分钟,并分别在消毒记

6、录表中记录。餐巾:每日每餐后,保育员用流动水将幼儿餐巾清洗干净,放入指定容器,送到伙房,由炊事班消毒人员对餐巾及容器一并进行高温蒸汽消毒30分钟,并分别在消毒记录表中记录。毛巾:每天下午下班前,保育员将幼儿毛巾编号,移到紫外线能照射到的地方,进行紫外线消毒至少30分钟;每周四上午,保育员将幼儿毛巾洗干净后,放入指定容器,对毛巾进行高温蒸汽消毒30分钟,并分别在消毒记录表中记录。碗勺:每日每餐后,保育员送到伙房,炊事班人员按照一刮(将碗勺中的残渣刮掉)、二洗(用餐洗净清洗干净)、三冲(用流动水冲洗干净,放入指定容器)、四消毒(用高温蒸汽消毒30-40分钟)的流程进行作业并及时在消毒记录表中记录。

7、班级台面、卧具、图书:每天上午,保育员对班级台面、卧具以及幼儿能触摸到的地方,用漂白粉5克,加水5斤配好的消毒液进行擦拭,每天下午下班后,保育员对班级台面擦拭干净后(桌面、地面、窗台等),将图书放置在消毒区内,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照射时间30分钟。在消毒期间,室内禁止人内,以免灼伤眼睛、皮肤。30分钟后,由传达室人员负责将紫外线灯关闭。在消毒记录表中记录。被褥:每天下午下班后,紫外线照射30分钟。保育员每天(根据天气情况),将幼儿被褥分批进行阳光暴晒4-6小时。被褥如有破损,保育员应及时更换。如有被污物污染的幼儿被褥用品,要立即将污染处处理,将用品清洗后,用漂白粉5克,加水5斤,消毒浸泡30分

8、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在消毒记录表中记录。玩具:保育员每天上午清洗完毕,用漂白粉5克,加水5斤,消毒浸泡30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在室外暴晒、晾干。在消毒记录表中记录。餐桌:保育员在餐前半小时和餐后,用漂白粉5克,加水5斤,浸泡桌布擦洗桌面,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在消毒记录表记录。厕所:保育员用漂白粉40克,加水lO斤,浸泡拖把洗擦,每天至少2次。活动室和休息室地面:保育员用漂白粉40克,加水1O斤,浸泡拖把洗擦,每天至少2次。手:每餐前,保育员将漂白粉2克,加水1斤配好后,让幼儿洗手2分钟,再用清水清洗干净。在检疫期间(21天)内不可与其他班级混班、串班,并暂停办理入园、转园手续。四、责任到

9、人,检查到位园长、副园长、保健大夫等行政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对全园预防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并做好详细记录,有效地监督全体职工的卫生防预工作,使全体工作人员有了极强的卫生意识,确保各环节、各部门不出现管理过失。1园长监督检查各部门各项措施的制定与落实情况。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工作,以利于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2业务副园长对教师要提出明确的安全教育要求,要有明确的教育计划和措施(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停止阅览室、科学发现室、兴趣班的活动,减少互相传染的几率;教育孩子少外出;讲究个人卫生;加大幼儿间的距离等等),并生成相关教育主题。监督检查各班落实情况,做好相关记录。负责检查班级室内通风及户外活动情

10、况。3业务副园长每天监督检查各班室内通风、户外活动。4后勤副园长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要求各班家长晚上接走孩子后不得在幼儿园滞留,迅速离园。每天监督检查各班室内通风、户外活动、被褥晾晒等情况。5后勤副园长要配合保健大夫及时了解各班幼儿的出勤情况,督促指导班级老师做好家访工作,随时检查班级家长沟通记录。对不合格的班级给予及时地指导和纠正。6保健人员除了做好晨检工作,还要做好午检工作,每天中午孩子起床以后,必须对全园幼儿再进行一次详细的检查,及时发现病情,及时处理。每天要对各班的消毒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和检查,并在记录表上签字确认。如有发现患儿,必须加大对有病儿班级的管理(消毒、追踪)。7食堂管理员

11、每天要对食堂的全面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严格操作流程,严把食品入口关。严格落实各项食品卫生制度,坚持食品采购索证制度。食品加工生熟分开,食具一餐一消毒。8外来人员没有特殊情况不得进入幼儿园。有特殊情况者,必须在传达室进行详细登记后进入,但不得进入幼儿的活动区域。本项工作由门卫负责。9早班老师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必须先打开窗户通风,然后搞好室内卫生(餐桌、地面、餐具消毒)后,再去拿饭。10各班班长和老师负责记录本班幼儿的出勤、缺勤等情况。对缺勤的孩子,老师必须当天电话访问家长,弄清楚孩子未来园的原因,做好记录,及时上报保健大夫。11保育员做好班级卫生工作,监督幼儿个人卫生情况,尤其要重视幼儿的洗手环节,

12、要勤洗手,洗手时必须监督幼儿打肥皂用流动水清洗,在日常活动中着重提醒幼儿勤剪指甲,及时纠正孩子吃手的不良习惯,严禁孩子在地上爬。12每班有固定晒被褥的场所,只要天气好,必须坚持每天晒被褥。室内空气消毒每天用紫外线照射半小时,在中午幼儿起床以后进行,每周五让家长把孩子的被褥带回家晾晒一次。做好消毒记录。13各班保育员严格执行消毒作业指导书。目前,正是手足口病高峰期,应继续加大卫生消毒和疾病防控工作力度,在做好手足口防控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全园卫生环境,彻底阻断手足口(EV71感染)的传播渠道。(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第一幼儿园 济南幼儿师范学校)【手足口病8问答】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

13、以手、足、口腔等部位发生丘疱疹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手足口病有周期性流行的趋势,主要侵犯5岁以下儿童。其症状为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Q:什么是手足口病?A: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及脑干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学龄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大多不发病或表现轻微,但能够传播病毒。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

14、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EV71型最长见,重症病例多为EV71感染。Q:手足口病是怎样传播的?A: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乃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接触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经口感染、并常造成流行,院内交叉感染和口腔器喊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Q:妈妈怎样发现手足口病?A:妈妈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在早期发现患病的宝宝,及时就医,避免并发症的出现。发热: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感冒症状:部分患者初期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等。起疹子:主要在宝宝的手、足、口、臀四个部位起疹子;因为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且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拒食: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重症病例皮疹可以表现不典型,但宝宝出现精神差、嗜睡、四肢抖动等精神系统损害时要尽早就医。Q:宝宝身上的疹子何时消退?A: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