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1814250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布时间:2011-09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编写组一、前言支气管扩张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支气管树的病理性、永久性扩张,导致反复发生化脓性感染的气道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性咳嗽、咳痰,有时伴有咯血,可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广义上的支气管扩张是种病理解剖学状态,很多疾病影像学也表现为支气管扩张,如肺间质纤维化所致的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类似的单纯影像学表现的支气管扩张不在本共识讨论之列。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病程长,病变不可逆转,由于反复感染,特别是广泛性支气管扩张可严重损害患者肺组织和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沉重的

2、社会经济负担。但目前,社会,包括医护人员对本病关注不足,远不如支气管哮喘或COPD等疾病,相关文献也为数寥寥。国外支气管扩张属于少见病,所以专门论述本病的专著也不多,2005年及2011年欧洲呼吸学会制定的“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治疗指南”1-2中曾涉及支气管扩张相关感染的诊治。2010年,英N胸科协会公布了“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指南”3-4,在学习该指南的过程中,呼吸界同道感到我们有必要在借鉴国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一个相应的共识以供大家参考,为此特邀请同内十几位专家共同制定了本共识。二、流行病学支气管扩张症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髙5。新西兰儿童支气管扩张症的患病率为3.7/10万6

3、,而美国成人总体患病率为52/10万5,英国的患病率约为100/10万,美国1834岁人群的患病率为4.2/10万,但70岁及以上人群的患病率高达272/10万7。这些研究均为多年前的文献,当时尚未采用胸部高分辨率CY等检查手段。过去曾认为近50年来支气管扩张症的患病率逐年下降,但这一观点并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证据在我国支气管扩张症并非少见病,因长期以来对这一疾病缺乏重视,目前尚无相关的流行病学资料。到目前为止,我国没有支气管扩张症在普通人群中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资料,因此,支气管扩张症的患病率仍不清楚,耑要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支气管扩张合并其他肺部疾病的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高分辨率CT检查结果

4、显示,临床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或COPD的患者中,约15%30%的患者可发现支气管扩张病变8-10,重度COPD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甚至可达50%11。三、发病机制支气管扩张症可分为先天性与继发性两种。先天性支气管扩张症较少见,继发性支气管扩张症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环节为支气管感染和支气管阻塞,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先天性发育缺陷及遗传因素等也可引起支气管扩张。1.支气管先天发育不全:(1)支气管软骨发育不全(Williams-Campbell综合征):患者先天性支气管发育不良,表现为有家族倾向的弥漫性支气管扩张;(2)先天性巨大气管-支气管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征是先天性结

5、缔组织异常、管壁薄弱、气管和主支气管显著扩张;(3)冯方综合征(Marfans syndrome):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表现为结缔组织变性,可出现支气管扩张,常有眼部症状、蜘蛛指/趾和心脏瓣膜病变。2.继发性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基础多为支气管阻塞及支气管感染,两者相互促进,并形成恶性循环,破坏管壁的平滑肌、弹力纤维甚至软骨,削弱支气管管壁的支撑结构,逐渐形成支气管持久性扩张,其具体机制包括:(1)气道防御功能低下:大多数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在儿童时期即存在免疫沩能缺陷,成年后发病。病因未明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6%48%存在抗体缺陷,最常见的疾病为普通变异性免疫缺陷病(common variable

6、immunodeficiency,CVID),CVID是一种异源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以全丙种球蛋蛋白减少血症、反复细菌感染和免疫功能异常为特征:其他尚有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XLA)及IgA缺乏症等,由于气管-支气管分泌物中缺乏IgA和(或)IgG中和抗体,易导致反复发生病毒或细菌感染。由于呼吸道反复感染,气道黏液栓寒,最终气道破坏,导致支气管扩张除原发性免疫功能缺陷外,已证实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deficiency syndrome,AIDS)、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相关性疾病也与支气管扩张症有关。但即使应

7、用现代的免疫功能检测技术,也有约40%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找不到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气道黏膜纤毛上皮的清除功能是肺部抵御感染的重要机制。原发性纤毛不动(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PCD)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支气管纤毛存在动力作缺失或变异等结构异常,使纤毛清除黏液的功能障碍,导致化脓性支气管感染、支气管扩张、慢性鼻炎、浆液性中耳炎、男性不育、角膜异常、窦性头痛和嗅觉减退,Kartagener综合征是其中一个亚型,表现为内脏转位、支气管扩张和鼻窦炎三联征,杨氏综合征(Youngs syndrome)患者,由于呼吸道纤毛无节律运动或不运动,常导致支气管廓清功能下

8、降,易出现支气管反复感染而发生支气管扩张。(2)感染和气道炎症恶性循环导致支气管扩张:感染是支气管扩张症最常见原因,是促使病情进展和影响预后的最主要因素,允其是儿童,因气管和肺组织结构尚未发育完善,下呼吸道感染将会损伤发育不完善的气道组织,并造成持续、不易清除的气道感染,最终导致支气管扩张。60%80%的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气道内有潜在致病微生物定植,病情较轻者可以没有病原微生物定植,病情较重者最常见的气道定植菌是流感嗜血杆菌,而长期大量脓痰、反复感染、严重气流阻塞及生活质量低下的患者,气道定植菌多为铜绿假单胞菌。细菌定植及反复感染可引起气道分泌物增加,痰液增多,损害气道纤毛上皮,影响气道分

9、泌物排出,加重气道阻塞,引流不畅并进一步加重感染。另外,气道细菌定植也会造成气道壁和管腔内炎症细胞浸润,造成气道破坏。感染黏液阻塞等因素使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气道存在持续炎症反应,以支气管腔内中性粒细胞募集及支气管壁和肺组织内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CD4+细胞浸润为特征,肥大细胞可能也参与了支气管扩张感染时的炎症反应,支气管扩张患者气道肥大细胞脱颗粒较明显,且与病情严重样度相关这些炎症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包括IL-10,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及内皮素-1等,进一步引起白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浸润、聚集,并释放髄过氧化酶,弹性蛋白酶,胶原酶及基

10、质金属蛋白酶等多种蛋白溶解酶和毒性氧自由基,导致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损害,出现脱落和坏死、气道水肿、黏液腺增生和黏液分泌增多,气道纤毛功能受损,黏液排除不畅,气道阻塞,容易发生细菌定植或感染,并可造成支气管壁组织破坏,周围相对正常的组织收缩将受损气道牵张,导致特征性的气道扩张,在病程较长的支气管扩张中,支气管周围的肺组织也会受到炎症破坏,从而导致弥漫性支气管周围纤维化。四、病理与病理生理1.支气管扩张的发生部位:支气管扩张可呈双肺弥漫性分布,亦可为局限性病灶,其发生部位与病因相关。由普通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扩张以弥漫性支气管扩张常见,并以双肺下叶多见。后基底段是病变最常累及的部位,这种分布与重力

11、因素引起的下叶分泌物排出不畅有关。支气管扩张左肺多于右肺,其原因为左侧支气管与气管分叉角度较右侧为大,加上左侧支气管较右侧细长,并由于受心脏和大血管的压迫,这种解剖学上的差异导致左侧支气管引流效果较差。左舌叶支气管开口接近下叶背段,易受下叶感染波及,因此临床上常见到左下叶与舌叶支气管扩张同时存在。另外,右中叶支气管开口细长,并有3组淋巴结环绕,引流不畅,容易发生感染并引起支气管扩张。结核引起的支气管扩张多分布于上肺尖后段及下叶背段。通常情况下,支气管扩张发生于中等大小的支气管。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患者

12、常表现为中心性支气管扩张。2.形态学改变:根据支气管镜和病理解剖形态不同,支气管扩张症可分为3种类型:(1)柱状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均匀平滑扩张,并延伸至肺周边;(2)囊柱型支气管扩张:柱状支气管扩张基础上存在局限性缩窄,支气管外观不规则,类似于曲张的静脉;(3)囊状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形成气球形结构,末端为盲端,表现为成串或成簇食样病变,可含气液面。支气管扩张形成的过程中,受损支气管壁由于慢性炎症而进到破坏,包括软骨、肌肉和弹性组织被破坏,纤毛细胞受损或消失,黏液分泌增多,气道平滑肌增生、肥厚,反复气道炎症也会引起气道壁纤维化,炎症亦对扩展至肺泡,引起弥漫性支气管周闱纤维化瘢痕

13、形成,使正常肺组织减少。3.病理生理: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存在阻塞性动脉内膜炎,造成肺动脉血流减少,在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血管吻合,支气管循环血流量增加,压力较髙的小.脉破裂可造成咯血,多数为少量咯血,少数患者可发生致命性大咯血,出血量可达数百甚至上千毫升,出血后力降低而收缩,出血可自动停止。咯血量与病变范围和程度不一定成正比。因气道炎症和管腔内黏液阻塞,多数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肺功能检查提示不同程度气流阻塞,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受损,并随病情进展逐渐加重病程较长的支气管扩张,因支气管和周围肺组织纤维化,可引起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有弥散功能减低通气不足、弥散障碍、通气-血流失衡和肺内分

14、流的存在,导致部分患者出现低氧血症,引起肺动脉收缩,同时存在的肺部小动脉炎症和血管床毁损,导致肺循环横截面枳减少并导致肺动脉髙压,少数患者会发展成为肺心病。五、病因支气管扩张症是由多种疾病(原发病)引起的一种病理性改变。作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临床评估的一部分,寻找原发病因,不但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诊疗措施,而旦还可避免不必要的侵袭性、昂贵或费时的辅助检查。各种病因引起的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生率文献报道不一,且不同人种不同。但总体看来,多数儿童和成人支气管扩张症继发于肺炎或其他呼吸道感染(如结核)。免疫功能缺陷在儿童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常见,但成人少见。其他原因均属少见甚或罕见。1.既往下呼吸道感染:下呼

15、吸道感染是儿童及成人支气管扩张症最常见的病因,占41%69%,特别是细菌性肺炎、百日咳、支原体及病毒感染(麻疹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询问病史时应特别关注感染史,尤其是婴幼儿时期呼吸道感染病史。2.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气管和肺结核是我国支气管扩张症的常见病因,尤其是肺上叶支气管扩张,应特别注意询问结核病史或进行相应的检查。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也可导致支气管扩张,同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气道中也易分离出非结核分枝杆菌,尤其是中老年女性。但气道中分离出非结核分枝杆菌并不表明一定是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这种情况下建议由结核专科或呼吸科医生进行评估和随访,明确是定植还是感染。3.异

16、物和误吸:儿童下气道异物吸入是最常见的气道阻塞的原因,成人也可因吸入异物或气道内肿瘤阻塞导致支气管扩张,但相对少见。文献报道,吸入胃内容物或有害气体后出现支气管扩张,心肺移植后合并胃食管反流及食管功能异常的患者中支气管扩张症的患病率也较高,因此,对于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均应注意询问有无胃内容物误吸史。4.大气道先天性异常:对于所有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都要考虑是否存在先天性异常,可见于先天性支气管软骨发育不全、巨大气管-支气管症、马方综合征及食管气管瘘。5.免疫功能缺陷:对于所有儿S和成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均应考虑是否存在免疫功能缺陷,尤其是抗体缺陷A。病因未明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有6%48%存在抗体缺陷。免疫功能缺陷者并不一定在婴幼儿期发病,也可能在成人后发病。最常见的疾病为CVID、XLA及IgA缺乏症。严重、持续或反复感染,尤其是多部位感染或机会性感染者,应怀疑免疫功能缺陷的可能,对于疑似或确定免疫功能缺陷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应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