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思想史复习题名词解释、问答题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1813150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思想史复习题名词解释、问答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经济思想史复习题名词解释、问答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经济思想史复习题名词解释、问答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经济思想史复习题名词解释、问答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经济思想史复习题名词解释、问答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思想史复习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思想史复习题名词解释、问答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 以下属于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的是(c对外贸易是增加财富的真正源泉)2.18世纪英国货币数量论的最重要代表人物是(D.休谟)3晚期重商主义主要是在(D16世纪下半叶_17世纪中叶)4“重商主义”名称最初是由(B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来的)5柯尔培尔属于(A法国晚期重商主义者)3. 布阿吉尔贝尔在货币问题上的主张是(D保留商品交换,废除货币)4. 下列属于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政策主张的是(B自由竞争、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涉私人的经济活动)5. 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专门研究人口问题的思想家是(D马尔萨斯)7.重农学派主张的“自然秩序”实际上是(A.理想化的资本主义)。9. 重农学派代表人物杜尔哥的代表作(

2、C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10. 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实际上是指(C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II. 李嘉图对于国际贸易提出了(B相对优势理论)。12. 西尼尔的“纯粹经济学”就是(D实证经济学)。13. 萨伊认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应当是研究财富的(B.生产、分配和消费)14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发生经济危机的是(西斯蒙第)15. 和谐经济论是谁的著作?(D巴师夏)16. 罗雪尔1843年发表的,被人们称为“历史学派的宣言”的著作是(C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17曾论证奢侈并非坏事,著有蜜蜂的寓言一书的学者是伯纳德孟德维尔)18. 哪位经济学家是数理经济学的鼻祖(B古诺)。

3、19. 哪位经济学家认为自己的理论发现类似于哥白尼(D戈森)。20下列经济学家中,谁把经济学称作“快乐与痛苦的微积分”(D瓦尔拉斯)。21. 马歇尔的代表作是(A.经济学原理)。22. 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划分,古典经济学一般指(B.从亚当斯密到约翰斯图亚特穆勒)23.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法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是(D.布阿吉尔贝尔)。24. 李嘉图的代表作是(D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25. 斯密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三个基本阶级是(D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地主阶级)26. 西斯蒙第批判古典经济学所瞄准的主要对象是(D大卫李嘉图)27. 第一部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经济学著作是(D

4、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28. 下列与魁奈的纯产品学说的思想不相符合的是(B流通中产生利润)29. 萨伊所说的生产性劳动是指(A.创造效用的劳动)30. 李斯特经济学说的理论核心是(C生产力理论)31. 把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地租理论发展到最高峰的经济学家是(B.大卫李嘉图)32.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最有影响的经济学流派是(D.新古典学派)33. 提出“时差利息论”的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是(C庞巴维克)34.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最初是为了反对(C葛德文)35. 提出序数效用论的洛桑学派经济学家是(D.帕累托)36.18世纪英国货币数量论的最重要代表人物是(D.休谟)37. 李

5、嘉图理论体系的核心是(B分配学说)38. 马歇尔是以下哪个经济学流派的创始人和奠基者?(C剑桥学派)39. “斯密教条”的错误在于在社会总产品价值中遗漏了(A不变资本价值)40. 货币差额论实际上是(A早期重商主义)名词解释1、重农学派:重农学派,又称重农主义学派,它指的是十八世纪下半期法国大革命前夕以魁奈为首的一批经济学家所组成的学派。2、古典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在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成长到确立阶段形成的一种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它开始于17世纪中叶(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于19世纪初。大约经历了近二百年时间。3、斯密教条:斯密从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出发,认为社

6、会总产品的价值只能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个部分。马克思称之为“斯密教条”。该教条的错误在于丢掉了社会总产品和总价值重的生产资料(不变资本)部分。4、“萨伊定律”:萨伊销售理论被称为“萨伊定律”,即“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的市场法则,它被用来论证资本主义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不可能存在的,根本否认资本主义存在供求脱节和普遍生产过剩的可能性。5、李斯特经济发展的阶段论。李斯特把国家经济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和农工商业时期。6、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萨伊的分配理论以他的价值论和生产三要素论为基础。在他看来,生产的三个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在生产中共同创造产

7、品的效用,也即产品的价值,它们的所有者工人、资本家、地主就得到相应的报酬工资、利息、地租。这样,社会各阶级的收入都有了自己的独立的源泉。马克思把萨伊的这种观点归结为“三位一体公式”,即土地地租,资本利息,劳动工资。7、“时差利息论”:庞巴维克提出主观评价加时间差说明分配的“时差利息论”。他把物品区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在就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即现在物品;一类是现在无法消费而能满足将来需要的物品即未来物品。人们对现在物品和未来物品的主观评不同,从而产生价值的差异。因此,未来物品的所有者必须付给现在物品的所有者与价值差价相等的“贴水”即利息。8、数理学派:数理学派也称为数理经济学派,被看做是边际效用

8、学派的一个分支,其特点是以边际效用学说为理论基础,运用数学方法研究、论证和表述经济现象的规律,是边际效用学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的产物。主要代表人物有杰文斯、瓦尔拉斯、帕累托等。(一)简述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答:重商主义的观点带有强烈的经验主义色彩,这表现为:1、重商主义认为财富就是货币(即金银),货币就是财富;2、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直接源泉在流通领域,即商业中;3、重商主义认为,国内贸易不能增加一国的财富,只有对外贸易才会真正增加一国的财富,也只有通过对外贸易,出口商品换加金银,才能增加一国的货币和金银量;4、重商主义认为商品生产只是对外贸易的先决条件和必要手段;5、重商主义认为国家必须积极干预

9、经济活动,管理和指导经济,保护国内有利于增加金银货币的工商业,促进对外贸易的有利发展。(二)简述早、晚期重商主义的区别与联系。答:早、晚期重商主义共同特点都是混淆了货币与财富,以货币积累为目的。区别在于:早期重商主义主要是货币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主要是贸易差额论,马克思称前者为“货币主义”,后者为“真正的重商主义”。后者反映成熟的商业资本的经济思想。重商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的经营目的:赚钱。重商主义的两个阶段反映了资本主义初期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经济要求和特点。(三)简述配第的方法论。答:配第以“自然运行”的原则指导自己,开始探求政治经济学的一般规

10、律。他力求把同时代培根和霍布斯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和方法引进到经济学的研究中,主张制定经济政策要对国家的情况有详细了解。他以事实、感觉、经验为依据,着重对经济现象的数量进行考察和分析,从而找出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性根据。他推崇经验的归纳方法和解剖方法。他主张要用数字、重量、尺度来说明问题,要分析材料,找出“自然的标准”。(四)简述配第的自然价格论劳动价值论。答:这是配第经济学的主要贡献之一。在这方面,配第把以前出现的有关零散见解构成了整体,从而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最初基础。他也因此成为劳动价值论的奠基人之一。1、他区分了“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以及“真正的市场”;2、配第已说明了商品价值和劳动生产率

11、之间的关系;3、他感到创造价值的劳动与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有区别,这样,他就把生产金银的劳动从其他具体劳动中分离出来了;4、配第的劳动价值的缺点和错误:(1)他没有科学的价值概念,把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混在一起;(2)他没有把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始终一贯坚持下去;(3)由于配第没有区分价值和使用价值,因而,当他发现表现价值的劳动与表现使用价值的劳动之间有矛盾时,就试图从土地和劳动二者之中寻找一种等价和等式关系,以便单独用土地或单独用劳动来表示任何一种东西的价值,从而,最后寻找到一种稳定不变的外在价值尺度。(五)简述休谟的经济思想。答:休谟的哲学基础人性论中认为,人的本性是各种学科的基础和中心,以及最

12、后的回归点。从经济学上来说,自私和贪婪乃人之本性,人的欲望则是经济活动的动机,也是分析经济行为的出发点。自然界的供给远不能满足人的欲望的需要。所以,人必须依赖于社会。在休谟看来,财产所有制是确立人类社会的最必要的条件,人们追求私利时发出的矛盾需要建立政府,来“维护正义和法制”。(六)简述休谟的货币数量论原理。答:休谟的货币数量论原理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一国中商品的价格决定于国内存在的货币量;2、一国中流通着的货币代表国内现有的所有商品;3、如果商品增加,其价格降低,货币的价值就提高。(七)简述布阿吉尔贝尔关于农业重要性的思想。答:布阿吉尔贝尔关于农业重要性的思想有:1、布阿吉尔贝尔

13、事实上把农业看作在历史上各个经济部门形成的出发点;2、他把农业的繁荣看作是社会其他各部门存在和繁荣的基础。其他部门完全依赖于农业的繁荣而发展起来。3、他与重商主义针锋相对地提出,一切财富都源于土地的耕种。他只注重财富的物质内容,认为“只有衣食等物品,才应当称为财富”。所有有人认为他是重农主义的创始人。(八)简述重农学派关于自然秩序的思想。答:该思想源于神学的“自然法”思想。封建的神学家区分了“上帝的法”和“人为的法”。“上帝的法”就是所谓的“自然法”。重农学派接受了这种思想,认为“自然法”是“上帝制定的最高的法”,“自然秩序”则是上帝为了人们的幸福而根据“自然法”安排的、。最有利的和最根本的社

14、会秩序。“自然秩序”思想是重农学派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自然秩序思想是同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在客观上相一致的,他们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都受“自然秩序”的支配。(九)简述魁奈的“经济表”的贡献。答:魁奈的“经济表”是经济思想史上对社会总资产再生产和流通过程进行分析的首次尝试。其有价值的创见表现在:1、“经济表”把分析的出发点确定为农业部门本年内的总收成(总产品),从本年的收获物的分配开始循环,表明他分析再生产的基础是正确的;2、他把资本的全部生产过程,表现为再生产过程,把流通过程仅仅表现为再生产过程的表现和实现形式,把货币流通从属于资本流通,并作为资本流通的一个要素。3、把各阶段收入的来源

15、,资本和所得的交换,再生产消费和最终消费的关系,都包括到再生产过程中;4、把资本和收入间的流通包括在资本流通中。把工业和农业两个部门间的流通表现为下年再生产的要素。(十)简述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答: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这样,李嘉图就从比较劳动量的角度说明,比较优势的基础是比较劳动生产率。(十一)简

16、述穆勒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答:1、穆勒认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财富的性质及生产与分配的规律”。生产规律具有永恒的自然规律的性质,而分配规律则是暂时的,可以随人的意愿而变动的规律。财富的生产规律与条件,具有物理学真理的性质。分配依存于社会的法律与习惯。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他认为,政治经济学是从事理论研究的抽象的思辨科学科学,属于“社会哲学”,。因而要从人的本性、心理、精神和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等各个角度加以研究,主张采取抽象演绎法和经验实证法相结合进行研究。(十二)简述萨伊的价值理论。答:在价值理论方面,萨伊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几种不同的看法,1、关于价值的本质。他把生产归结为创造效用,又把效用归结为提供服务。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