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813116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版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版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版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版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版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成”与“功”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做“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习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_想取得成功,_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檐楣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_,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了。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达到的话

2、,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嘛?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资料,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_坐着羡慕别人“成”,倒_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无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1)“须知,任

3、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鲜花的盛开”是指_,“花苞长期孕育”是指_。(2)在文中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关联词。一个人_想取得成功,_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_,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了。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_坐着羡慕别人“成”,倒_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3)“水滴石穿”最恰当的解释是( )A.水滴能穿透石头。B.水不停地滴,石头能被滴穿。C.水不停地滴,石头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信心,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4)请结合自己学习、生活的真实体验,围绕“成功是什么”的话题简单谈谈看法。(100150字)【

4、答案】 (1)成功;为获得成功而付出的努力(2)如果;就;可是;与其;不如(3)C(4)略【解析】【分析】(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撇开表面意思;找到在文章中的深层的意思。依据课文内容可知“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鲜花的盛开”是指成功,“花苞长期孕育”是指为获得成功而付出的努力。(2)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之间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填写。分句前后之间是假设关系。故选“如果就”;分句前后之间是转折关系。故选“可是”;分句前后之间是因果关系。故选“与其不如”(3)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水滴石穿”最恰当的解释是水

5、不停地滴,石头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信心,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4)谈自己的看法,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主旨和哲理,合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以致用。【点评】(1)此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2)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4) 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2课内阅读我最棒。 记得有一次,作文的题目是“秋天来了”。老师读了一段范文之后,当大多数同学千篇一律地开始写“秋天来了,树叶黄了,一片一片地飘到

6、了地上”时,我心里忽然掠过了不安分的一念:大家都这样写多没意思!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写秋天。 我把秋天比作一个穿着金色衣裙的仙女,她那轻飘的衣袖拂去了太阳的焦热,将明亮和清爽撒给大地;她用宽大的衣衫挡着风寒,却捧起沉甸甸的果实奉献人间。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秋天,使农民的笑容格外灿烂。 于是,我的作文得了个“甲优”,老师在文中又圈又点,并将它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 这小小的光荣,使我悟得一点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儿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这些领悟自然是课外读物的馈赠。(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千篇一律:_别

7、出心裁:_(2)根据文段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不安分的一念”具体指的是_。“这小小的光荣”具体指的是_。第_段是作者对自己作文内容的介绍,这一段运用了_、_、_的修辞手法。(3)用“”将文段分为两部分,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_。第二部分:_。(4)读了这几段文字,你从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答案】 (1)同学们写的作文基本一个样。;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2)大家都这样写多没意思!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写秋天;“我”的作文得了个“甲优”,老师在文中又圈又点,并将它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比喻;拟人;排比(3);自己写秋天来了这篇作文,别出心裁,得到夸奖。;写自己明白的道理。

8、(4)我们写作文要别出心裁,要写自己的真实感受。要多读书,多积累。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3)分段就是划分文章的意义段,即在意义上可以构成一个完整单位的部分。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

9、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同学们写的作文基本一个样。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2)大家都这样写多没意思!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写秋天;“我”的作文得了个“甲优”,老师在文中又圈又点,并将它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 ;比喻;拟人;排比。 (3);自己写秋天来了这篇作文,别出心裁,得到夸奖。2、写自己明白的道理。 (4)我们写作文要别出心裁,要写自己的真实感受。要多读书,多积累。 【点评】(1)本题考查

10、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词义。 (2)、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本题考查学生给段文化分段落并概括段意的能力。 (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3课外阅读 和氏璧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以欺君

11、之罪,砍掉了卞和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苦,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人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 “和氏璧”。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15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鉴定:_罕见:_至宝:_(2)

1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奉献_欺骗_戏弄_来历_(3)卞和把玉献给厉王、武王,为什么他们砍掉他的脚? (4)为什么将这块玉命名为“和氏璧”? (5)从卞和献玉这件事,看出卞和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1)辨别并确定事物的真伪、优劣等。;难得见到,很少见到。;最珍贵的宝物。(2)贡献;蒙骗;捉弄;来源(3)因为他们请人鉴定的结果是石头,厉王、武王都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4)这块宝玉是春秋时期楚人卞和在楚山中所得,卞和为了献玉,先后被两位君王砍掉双脚,后来楚文王发现这块“石头”果真是美玉,为卞和的忠诚所感动。于是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5)忠贞、执著。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

13、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鉴定:辨别并确定事物的真伪、优劣等。罕见:难得见到,很少见到。至宝:最珍贵的宝物。(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先理解词义再写近义词。(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5)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从卞和献玉这件事,看出卞和忠贞、执著。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

14、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3)、(4)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5)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大禹治水 为了将黄河治理好,禹身体力行,亲自拿畚箕、铲子与手下人一块儿干活。他的手脚磨出厚厚的一层老茧,小腿上的汗毛都在劳动时磨去了,大腿也因艰辛的劳动而累得几乎皮包骨了。禹一心扑在治水事业上,为了赶时间,他争分夺秒,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都未曾入内。 整整13年过去了,滚滚黄河水终于被禹治服了。禹的辛勤劳作使得百姓再也不用担心黄河再度泛滥,并最终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禹治水有功,深受百姓爱戴,也得到舜的赏识。于是,舜年老时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了禹,禹便成为了天下盟主。(1)联系全文,想一想“身体力行”的意思是什么?再用它写一句话吧! (2)你能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吗?劳作_担心_赏识_(3)请你概括这篇小短文的主要内容。 (4)大禹这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答案】(1)亲身体验,努力实行。(2)劳动;忧虑;欣赏(3)大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成功了。(4)略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