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清明节文明祭祖讲话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1813077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倡导清明节文明祭祖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倡导清明节文明祭祖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倡导清明节文明祭祖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倡导清明节文明祭祖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倡导清明节文明祭祖讲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倡导清明节文明祭祖讲话倡导清明节文明祭祖讲话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处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且清明影响相对更大更广。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相传是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而设。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有着亲密的关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每背起这首诗就不自觉想起清明,清明的风摇曳着浮想的思绪,清明的雨缠绵着留恋的追忆。徜徉在清明

2、时节,低吟杜牧的诗句,感慨着人生苦短,感伤着生离死别,更感悟着生命的传承、生活的真谛。草绿野恣行事,春入处州碧四周。又到了清明节,“追思祖先,勿忘生者”的情感,拨动着每个人的心弦。如何过好这个传统节日,“平安、文明”是两个必不可少的【关键词】:p 。 在确保平安的同时,我们倡导文明过节,树立殡葬祭扫新风。清明祭祖扫墓,已经成为“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传统文化,表达了对已故亲人和朋友的追思之情。不过,近年来,一些封建迷信、愚昧攀比的祭扫陋习陈渣泛起。纸扎的轿车、别墅等祭祀用品粉墨登场,一些不法商贩借机牟取暴利。这不仅造成铺张浪费,还从根本上背离了清明节的文化内涵,败坏了社会风气。哲学家冯友兰说过

3、,“行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我们的祭扫,应更多地表达在精神层面,而不是以物质来衡量。 我们应低碳祭祀。强化文明、平安意识,自觉放弃燃烧纸钱香烛、燃放鞭炮烟花等陈规陋习,力倡鲜花祭祀、植树祭祀,通过献一束花,植一棵树等,寄托对祖先的哀思,营造一方树木葱郁、花草芳香的美妙环境,令祖先的魂灵安息九泉。相信,祖先假设有灵,也会喜欢山清水秀的美景的。 我们应追思祭祀。感恩祖先,牢记祖先的曾经和留给今人的恩德。清明期间家庭成员齐聚,开个追思会,或颂读一篇祭文,既可深入表达对祖先的思念之情,又可以记忆祖先过去的教导,重温祖先身上良好的家风、道德。百善孝为先,尽孝不宜迟,追思教育,更有利于培育晚辈的孝老美德。 我们应节省祭祀。遵守社会公德,树立厚养薄葬的新观念,不要对老人活着不敬、死后折腾。祭祀活动中不要摆阔显富讲排场,要知道,祖先们一生辛辛苦苦,节衣缩食,艰辛奋斗,无私奉献,为的就是今人的幸福。节省祭祀,正是对祖先良好家风、美德的传承,也是对祖先最好的告慰。 清明节不应简单等同于“扫墓节”。作为远流长的传统节日,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外,还形成了踏青、郊游、插柳、拔河等户外活动,从而巧妙地融入了追思感伤和欢乐赏春的不同文化元素。我们在祭奠祖先的同时,还要全面继承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并不断创新加以丰富,使清明节更好地承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