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812808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兴汉小学 林景春小学高年级数学,随着知识量的增加,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必须提高综合解题能力,而解题的方法往往是多样的,灵活的,只有在完成一定数量习题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才可以掌握解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看法。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在讲新课或做练习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读题,如果是比较难的题,要求读3遍。第一遍是粗读,明白题目大致内容。第二遍是细读,注意关键词句。第三遍是精读,根据题目的条件或问题,怎样解题做到心中有数。二、正确理解基本概念及性质。例如在学习了百分率以后,在解答“

2、五(1)班今天到校68人,有2人请假,求出勤率。”这道题时,有部分学生是这样解答的:“(682)68”。这正是由于没有正确理解出勤率的概念所致。再如,在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在解答“ 的分子加上4,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几?”很多学生都认为分母应加上4,正是由于没有透彻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概念所致。因此,学习了基本概念或性质后,一定要做形式多样的练习,才能把握概念的实质。三、要让学生理解算理,学会解题的基本方法。例如在学习分数应用题时,先让学生掌握三种基本题型的解答方法:(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根据分数的意义,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一个数乘几分之几。(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可以列方程解答,或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除法解答。分数应用题不论怎样变,都离不开这三种题型,掌握这三种基本题型的解答方法,就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善于从各种问题的特点能出发,探索解题的方法,以而积累解题经验。四、教会学生解题技巧。一些优等生,通常是在判断题或选择题上丢了一、两分,一些判断题,如“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一个数除以真分数,商一定大于这个数,”可以用反证法来判断。难度中上的题目,如“一桶油,吃了 后,又添进去15 千克,这时桶中的油正好是这

4、桶油的一半,这同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可以画线段图进行分析。学生若不理解并熟记一些解题技巧,即使概念、性质、公式学得再熟,也难以用得上,这只能解一些较为基础的题。因此要想做好难题,解题技巧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五、教师要多点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不少教师在改作业或评卷过程中,总觉得很简单的知识,而学生却不会解题方法,就认为学生笨,理解能力差,没从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找出错的原因。前几天,有一个平时成绩不错的学生问我这样的一道题:“一个工厂原来每天制造机器零件1800个,比现在少10,现在每天制造机器零件多少个?算式:1800+180010,这样解答为什么不对呢?”我反问他,你依据什么认为自己做对了?经他一说,我才知道,他把“原来每天制造机器零件个数比现在少10,理解成现在每天制造机器零件个数比原来多10”。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点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走出认识误区,才能在考试中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总之,要想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必须做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正确理解基本概念及性质理解算理,学会解题的基本方法教会学生解题技巧多做综合练习,从而总结解题方法,积累解题经验,提高解题效率。工作经验兴汉小学林景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