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热处理工艺性及合理选择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811920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热处理工艺性及合理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钢热处理工艺性及合理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钢热处理工艺性及合理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钢热处理工艺性及合理选择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钢热处理工艺性及合理选择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热处理工艺性及合理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热处理工艺性及合理选择(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钢热处理工艺性及合理选择钢热处理工艺性及合理选择G- n 钢的热处理工艺性主要包括淬透性、淬硬性、回火脆 性、过热敏感性、耐回火性、氧化脱碳趋向及超高强度钢表面状态敏 感性等,这些工艺性均与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组织有关,是选材和制定 生产工艺的重要依据。1淬透性 钢的淬透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钢件淬火后能够获 得淬硬层的能力。钢的淬透性一般可用淬火临界直径、截面硬度分布 曲线和瑞淬硬度分布曲线等表示。( O. 9 Y* & e4 ; v淬火临界直径是指淬火试件中心形成一定量马氏体,即心部达 到一定临界硬度的最大直径,临界硬度与碳含量关系见图 1。一般机械制造行业大多以心部获得 50马氏体(体积分数)

2、为淬火临界直径标准,对于重要机械及军工行业则以心部获得 90 马氏体(体积分数)作为临界直径标准,以保证零件整个截面都获得 较高力学性能。对于同一个钢种,由于选用淬火临界直径标准不同, 其临界直径尺寸也不同,以50%马氏体(体积分数)为标准的临界直 径大于以90%马氏体(体积分数)为标难的临界直径。钢的淬透性使钢产生了尺寸效应(亦称质量效应),由于零件 截面尺寸大小不同而造成淬硬层深度不同,同时也影响淬火件表面硬 度,因此设计师必须充分注意材料的淬透性,合理选择材料,设计大 截面或形状复杂的重要零件时应选用淬透性好的合金钢,可以保证沿 整个截面都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的良好配合,同时减少热处理变形

3、和 开裂。设计师还要根据零件的服役条件合理确定淬透性要求,对于重 要零件(如连杆、高强度螺栓、拉杆等),要求淬火后保证心部获得 90%以上马氏体(体积分数);对于一般单向受拉、受压的零件,则 要求淬火后心部获得50%马氏体(体积分数)即可;因考虑刚度而尺 寸较大的曲轴,淬火后只要求离表面1/4R处保证获得50%以上马 氏体(体积分数);弹簧零件一般要求淬透;对于滚动轴承、小轴承 要全部淬透,但受冲击载荷大的大轴承则不宜淬透。此外,设计师还 应注意,各种材料手册中的数据都有尺寸限制,不能根据小尺寸试样 的性能指标来进行大尺寸零件的强度计算。工艺师应根据钢的淬透性合理安排加工工序。当零件尺寸较 大

4、、又受到淬透性限制时,为了保证淬硬层深度,可采用先粗加工后 热处理,热处理后再精加工。截面差别较大的零件,如大直径台阶轴, 从淬透性考虑,可先粗车成形,然后调质,增加淬硬层深度。钢的碎透性是制定热处理工艺的重要依据。淬透性好的钢淬火 时,可以选用较缓和的淬火介质和较慢冷却的淬火工艺,以减少零件 的变形和开裂趋向。8 & R w: d) Q4 Y1 G2.淬硬性 淬硬性是指钢在理想淬火条件下,以超过临界冷却 速度冷却,使形成的马氏体能够达到最高硬度。钢的淬硬性主要取决 于钢的含碳量,碳含量越高,淬火后硬度也越高,其他合金元素的影 响较小。碳含量(质量分数)达 06时,淬火钢的硬度接近最大 值。碳

5、含量进一步增加,虽然马氏体硬度会有所提高,但由于残留奥 氏体量增加,碳素钢的硬度提高不多,合金钢的硬度反而会下降,见 图2。5 m% z, I5 R6 l: X9 . B* % w设计师在零件设计时要考虑钢的淬硬性,合理确定钢的碳含 量。在要求表面硬度较高时,应选择中碳或高碳钢;对表面硬度要求 不高时,一般选择中碳或低碳钢。3回火脆性 钢制零件的使用性能主要通过回火获得, 回火温度等参数主要根据设计强度要求来选择。但很多钢种随回火温 度升高会出现两次冲击韧度明显降低现象,称之为回火脆性。 三钢在300C左右温度范围回火时产生的回火脆性称为第一类 回火脆性,也称低温回火脆性;在400550C温度

6、范围内回火时产 生的回火脆性称为第二类回火脆性,也称高温回火脆性,回火脆性的 特点如表 l 所示。 0 F5 H) |( I& j; X在设计和生产中应尽量避免选用需要在回火脆性区回火所达 到的强度水平,常见钢回火脆性温度范围如表2所示。采用快速冷却 可以消除第二类回火脆性,选用含钼、钨的合金钢、细晶粒钢及高纯 净钢可降低回火脆性。4过热敏感性 钢在加热时,由于温度过高,晶粒会长大, 引起性能显著降低的现象,称之为过热。加热温度接近固相线附近时,晶界会被氧化和部分熔化,称之为过烧。 x*y-d过热的重要特征是晶粒粗大,将使钢的屈服强度、塑性、冲击 韧度和疲劳性能降低,同时提高钢的施性转变温度;

7、过热还会使淬火 马氏体粗大,降低其耐磨性能,增加淬火变形和开裂倾向,因此工业 上总是通过各种途径细化晶粒,从而达到细化组织提高性能的目的。 在各种钢种中,含锰钢的过热敏感性较大。在设计和生产中应注意钢的过热敏感性,选用合适的钢种,合 理选择淬火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按工艺要求准确控制工艺参数。由 于渗碳钢在渗碳时温度较高,时间较长,容易产生晶粒粗大,所以对 于含锰钢等过热敏感性较大钢种一般不直接淬火,应采用二次淬火。对于一般过热组织,可以通过多次正火或退火消除,对于较严 重的过热组织,如状断口,不能用热处理消除,必须采用高温变形和 退火联合作用才能消除。过烧组织不能挽救,是不允许的缺陷。5耐回火

8、性 耐回火性是指钢在回火时抵抗软化的能力,也 称回火抗力、抗回火性和回火稳定性。耐回火性好的钢在回火时组织 性能变化缓慢,可以在较高温度下回火后使用。合金钢的耐回火性比 碳钢好,所以对于相同碳含量的钢种要得到相同回火硬度时,合金钢 的回火温度要比碳钢高,回火时间较长,回火后内应力比碳钢小,塑 性和韧性也高。在工业生产中,对于要求内应力消除较完全、强度与韧性配合 好的零件,设计时应选用耐回火性好的合金钢。对于使用温度较高的 零件,要选择耐回火性好的钢种,一般使用温度最高限度在回火温度 以下50”C。6氧化脱碳趋向 钢在加热过程中,由于周围氧化气氛的 作用,表面形成金属氧化物,使钢表面失去原来的光

9、泽,称之为氧化; 同时钢材表面的碳全部或部分丧失掉,使表面碳含量降低,称之为脱 碳。在还原气氛中加热,一般不会产生氧化,但控制不好还会产生脱 碳。三维网技术论坛/ m& 7 B. H4 9 ; 3 ?氧化使钢表面失去金属光泽,表面粗糙度值增加,精度下降, 这对精密零件是不允许的。同时,氧化使钢的强度降低,其他力学性 能也下降,增加了淬火开裂和淬火软点可能性。脱碳明显降低钢的淬 火硬度、耐磨性及疲劳性能,高速钢脱碳会严重影响热硬性。各种钢 种中,含硅钢的氧化 脱碳倾向较大。 三维,cad,机械,技术,汽在工业生产中应尽量避免氧化脱碳,重要受力件不允许在最终 零件上有氧化脱碳层存在。为此,设计师必

10、须根据生产过程和现场条 件,合理留足加工余量,工艺师应适当安排好加工流程,热处理工作 者应积极采用各种少无氧化脱碳的热处理工艺,控制氧化脱碳,保证零件热处理质量,获得稳定可靠的使用性能。7超高强度钢表面状态敏感性 超高强度钢具有比强度高 的特点,可以减轻零件重量,提高产品性能,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但 超高强度钢的缺口敏感性较大,对表面状态比较敏感,表面不完整将 使其疲劳性能、耐腐蚀性能、塑性与韧性等大幅度下降,甚至造成灾 难性破坏,因此应注意改善缺口敏感性,保持表面完整性,防止氢脆 和表面氧化脱碳,具体措施见表3。 三维网技术论坛0 W , P; : e* l- / c5 _, C M; 表1

11、不同回 火状态的脆性特点 2 z; 08 n6 q3 z4 2 “种 类特点三维网技术论坛(v9 ?+ Q* 1%八$ j Q& s) Z第一类回火脆性(低温回火脆性)300C发生的回火脆性,具有不可逆 性。凡是淬成马氏体的钢均有这类脆性。;I Z3 01 r八-G ?0 B2第二类回火脆性(高温回火脆性)400550C发生的回火脆性经快速 冷却可以消除。Mn钢、Cr钢、Cr-Mn钢、Cr-Ni钢等钢种易发生第二 类回火脆性表2 常用钢产生回火脆性的温度范围 (C)钢号第一类回火脆性第二类回火脆性30Mn225035050055020MnV300360!(25Mn2V2503505106103

12、5SiMn500650 三维20Mn2B25035045Mn2B45055015MnVB25035020MnVB200260520左右40MnVB20035050060040Cr300370450650; D!45Cr38CrSi25035045055035CrMo250400无明显脆性20CrMnMo25035030CrMnTi40045030CrMnSi25038046065020CrNi3A25035045055012Cr2Ni4A 25035037CrNi330040040CrNiMo 30040038CrMoAlA 3004504Cr9Si245060065Mn60Si2Mn有回火脆

13、性三维网50CrVA2003004CrW2Si250350480550一般无脆性无脆性5CrW2Si3004006CrW2Si3004504SiCrV3Cr2W8V600550 6509SiCr 210250CrWMn2503009Mn2V 190230T8T12200300GCr15 200 2401Cr13520 5602Cr134505606007503Cr133505506007501Cr17Ni2 400580 e) G P4 Q/ i表3 超高强度钢表面状态敏感性改进措施三维 |cad|机械|目的改进措施三维|cad|机械|汽。lidworks|caxalu&改善或避免缺口敏感性1

14、)采用等温淬火工艺,代替油淬+低温回火工艺。2)对于受拉伸疲劳作用的重要螺纹零件,一般对螺纹部分进行局部回火,螺纹局部回火后硬度为3943HRC。3)硬度检 验或作标识,均应打在应力水平较低、应力集中较小的部位。4)设计 时应采用大圆角过度,避免截面和尺寸的剧变。减少表面残留应力敏感性 1)对淬火回火又经磨削、高速铰孔或校正的零件,还应进行一次去应力回火,一般在原回火温度以下2030C,保温3h以上。2)磷化后磨削的零件,应补充150C、3h的去 应力回火。3)表面大都需喷丸、孔挤压、螺纹滚压等表面强化。4) 机加工后进行酸浸检查,以防止二次未回火马氏体三维网技术论坛; _ 防止氢脆 1)超高强度钢不宜在吸热式等含氢量较高的保护气氛 中加热,避免增氢。如发现增氢,应在淬火后立即进行除氢处理,一 般为190C、16h以上除氢处理。2)在酸洗、电镀后应及时进行除氢 处理,一般为190C、16h除氢。3)电解加工或回火酸浸蚀检查的零 件在8h内进行190260C、3h以上的回火处理 防止热处理加热氧化脱碳 一般规定,低合金超高强度钢最终热处理 后,表面脱碳层W0.075mm,不得有增碳、增氮和晶界氧化,为此这 类钢的最终热处理应采用真空热处理、氮基气氛等保护气氛热处理, 或者盐炉及涂料保护加热三维|cad|机械|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