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教学大纲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1810638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美学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音乐美学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音乐美学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音乐美学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音乐美学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乐美学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美学教学大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乐美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本课程为音乐学及美学的交叉学科,属于音乐基本理论课目,讲授关于音乐的存在与音乐美的存在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课程基本内容及原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音乐存在及美存在的基本问题和音乐与其它艺术在存在及表现上的区别等,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能力。2教学要求通过音乐美学课的学习,引导学生透过感性音乐现象进行理性思考,发现音乐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分析问题、总结问题,同时能够自如地用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音乐美学课在理论水平思想方法和人文知识方面的训练及启迪,补充了音乐专业学生普遍缺乏的理论素养。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第一章

2、音乐美学 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明确并掌握音乐美学是怎样一门学科重点与难点 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研究课题;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教学时数 2主要内容第一节 音乐美学简介及研究对象一、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二、音乐美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1音乐美学的学科性质2研究对象第二节 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一、哲学的方法二、心理学的方法三、社会学的方法四、20世纪现代音乐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心扩展: 语义符号学、现象学、接受美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参考书目1 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2 张前,王次昭音乐美学基础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课堂训练作业思考

3、题1音乐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性质和特点是什么?2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课题是什么?3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主要的是那种方法?第二章 音乐的功能与价值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音乐的功能及音乐的价值并能够对音乐的功能和价值进行拓展重点与难点 音乐的艺术功能实用功能;音乐独有的价值音乐作为特殊工具的价值教学时数 2主要内容第一节 音乐的功能一、艺术功能二、实用功能第二节 音乐的价值一、音乐自身的独有价值二、音乐多种价值的混合三、音乐作为特殊工具的价值参考书目1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2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1什么

4、是音乐的艺术功能和实用功能? 2音乐自身独有的价值是什么?第三章 音乐的审美本质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并掌握音乐的审美本质重点与难点 音乐的丰富有序美是音乐不可替代的本质属性;音乐美的特殊性教学时数 2主要内容第一节 音乐是人的听觉审美理想的感性显现一、音乐是人的听觉审美理想的感性显现二、音乐美的本质是丰富而有序的感性样式第二节 音乐的丰富有序美是音乐不可替代的本质属性一、音乐的美是音乐独立存在的合理性依据二、音乐美的听觉感性样式是不可替代的 第三节 音乐美的特殊性一、音乐与语言艺术比较非语义性二、音乐与视觉艺术的比较音乐的听觉感受性参考书目1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2

5、张前,王次昭音乐美学基础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1什么是音乐美的本质?2音乐美的特殊性是什么?第四章 音乐的形式教学目的与要求 深入理解并掌握有关音乐形式的存在方式重点与难点 音乐形式的构成;音乐形式的存在方式教学时数 2主要内容第一节 音乐形式的构成一、音乐形式的基本要素二、音乐形式的组织手段三、形式要素与组织手段之间的中介环节形式美的法则第二节 音乐形式的存在方式一、时间的表象二、虚幻的空间三、想象中的运动参考书目1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2张前,王次昭音乐美学基础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1试说明音乐形式的构

6、成?2你认为音乐形式是以什么方式存在的?第五章 音乐的内容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并掌握音乐中的音乐内容的自律性和他律性重点与难点 音乐中的音乐性内容;音乐中的非音乐性内容教学时数 2主要内容第一节 音乐中音乐性的内容一、音乐内容的基本含义二、音乐中音乐性的内容1基本情绪2风格体系3精神特征第二节 音乐中非音乐性的内容一、音乐中的画面和视觉形象一一绘画性内容二、音乐中的文学性内容参考书目1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2张前,王次昭音乐美学基础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1简述音乐内容的基本含义。2结合音乐作品说明音乐中音乐性的内容有哪些?3音乐中非音乐

7、性内容包括哪些?第六章 音乐创作活动的美学原理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所学的音乐创作活动的美学原理来指导学生的音乐创作及音乐的审美活动重点与难点 音乐创作活动的美学原理;音乐创作的心理特征。教学时数 2主要内容第一节 音乐创作活动的基本特征一、音乐创作是听觉艺术品的创造活二、音乐创作是人类重要的表现活动三、音乐创作活动的结果具有“待实现性”、“开放性”第二节 制约音乐创作的诸因素一、来自音乐审美内在规律的制约二、表现对象对音乐形态的制约作用三、创作者个人与环境的制约因素四、某些艺术观念对音乐创作构成的负面影响第三节 音乐创作的过程与心理特征一、音乐创作的过程1生活感受体验与音乐审美经验的积累2构思

8、与创作二、音乐创作的心理特征1内心听觉想象灵感2音乐创作中的情感与情绪3音乐创作中的“理性”参考书目1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2龚妮丽音乐美学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1音乐创作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违背音乐表现规律的做法有哪些表现?为什么说这些做法违背了音乐表现的规律?3作曲家感受生活的特殊性是什么?第七章 音乐欣赏活动的美学原理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音乐欣赏美学原理并能够与实践密切联系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重点与难点 音乐欣赏活动的一般本质及美学原理。教学时数 2主要内容第一节 音乐欣赏活动的一般本质一、听觉审美需要是人类本质力量的

9、显现二、感性体验是音乐欣赏的根本目的三、理性认识对音乐欣赏活动具有强化作用第二节 音乐欣赏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一、音乐欣赏中的客体具有主体性二、音乐欣赏中包含了主体的创造性三、不同类型的音乐欣赏方式第三节 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一、加强感性经验的积累二、提高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实验实践教学环节随堂欣赏音乐梁祝;春之声圆舞曲;悲怆参考书目1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2龚妮丽音乐美学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1如何从美学上认识音乐欣赏的本质?2浅述几种不同类型音乐欣赏方式的特点与作用。3各种音乐欣赏方式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4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应注

10、意哪些方面?第八章 春秋末年至战国末年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这一时期的各家主要的音乐美学思想。重点与难点 儒家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教学时数 2主要内容第一节 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一、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1提出“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善重于美)2提出“思无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准则。3提出“乐则韶舞,放郑声”。4高度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 二、孟子的音乐美学思想1“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的命题2“乐之实,乐斯(指仁义)二者”的命题。3“与民同乐”的命题。三、荀子的音乐美学思想1音乐表现形态的特征是“审一定和”2批判墨子的“非乐” 3提出“中和”范畴,第二节 道家及其

11、他音乐美学思想一、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1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2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二、墨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三、法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四、杂家的音乐思想参考书目1 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2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1简述儒家礼乐思想与道家自然乐论。2简述墨家法家杂家的音乐美学思想。第九章 两汉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掌握这一时期的音乐思想的主要特征。重点与难点乐记的音乐美学思想;两汉其他著作中的音乐美学思想。教学时数 2主要内容第一节 乐记的音乐美学思想一、对音乐本源问题的深入讨论二、对音乐特征问题的深入探讨:三、提

12、出成熟形态的“天人合一”音乐美学思想四、乐记的局限性第二节 两汉其他音乐美学思想一、韩诗外传的音乐美学思想二、毛诗序的音乐美学思想三、礼记的音乐美学思想四、洞箫赋等的音乐美学思想参考书目1 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2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1简述乐记的主要的音乐美学思想,其主要局限又是什么?2列举两汉时期其他音乐美学论著,并简要概述其思想。第十章 魏晋隋唐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这一时期的主要音乐美学思想重点与难点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教学时数 2主要内容第一节 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一、声无哀乐论

13、的音乐美学思想1“和声无象”“音声无常”2“音声以平和为体”3“躁静者,声之功也”4“声”能使人“欢放而欲惬”二、声无哀乐论的合理之处与局限性第二节 其他人物与著作中的音乐美学思想一、阮籍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二、陶潜的音乐美学思想三、唐太宗李世民的音乐美学思想四、吕温的音乐美学思想五、韩愈的音乐美学思想六、楞严经高僧传等佛教典籍的音乐美学思想参考书目1 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2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1试论述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2试列举隋唐时期的其他著作及音乐美学思想。第十一章 宋元明清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掌握这一时期的“淡和”审美观与主情思潮重点与难点溪山琴况的美学思想;李贽为首的主情思潮教学时数 2主要内容第一节 “淡和”的审美观一、周敦颐的音乐美学思想二、徐上瀛的音乐思想三、江烜的音乐思想第二节 溪山琴况的演奏美学一、琴乐不是为了娱人,是为了“自况”二、“以音之精义而应乎意之深微” 三、乐曲要有生命气候(律动)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