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新课标数学配套月考试题五A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1809895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新课标数学配套月考试题五A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届高三新课标数学配套月考试题五A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届高三新课标数学配套月考试题五A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届高三新课标数学配套月考试题五A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届高三新课标数学配套月考试题五A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三新课标数学配套月考试题五A》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三新课标数学配套月考试题五A(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届高三新课标数学配套月考试题五A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则( )A. B. C. D. 2.若tan 2,则的值为()A.0 B. C.1 D.3.复数z的共轭复数是( )A.2i B.2i C.1i D.1i4.已知命题:. 则为( )A. B.C. D.5.已知递减的等差数列满足,则 ( ) A. -1 B.0 C.-1或0 D.4或56.(理)(2012昆明一中二摸)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A.B.C.D.(文)(2012昆明一中二摸)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A.B.C.

2、D.7. 某人向一个半径为6的圆形靶射击,假设他每次射击必定会中靶,且射中靶内各点是随机的,则此人射中的靶点与靶心的距离小于2的概率为( )A.B.C.D. 8.林管部门在每年312植树节前,为保证树苗的质量,都会在植树前对树苗进行检测.现从甲、乙两种树苗中各抽测了10株树苗的高度,其茎叶图如图1.根据茎叶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图1A.甲种树苗的平均高度大于乙种树苗的平均高度,且甲种树苗比乙种树苗长得整齐B.甲种树苗的平均高度大于乙种树苗的平均高度,但乙种树苗比甲种树苗长得整齐C.乙种树苗的平均高度大于甲种树苗的平均高度,且乙种树苗比甲种树苗长得整齐D.乙种树苗的平均高度大于甲种树苗的平均

3、高度,但甲种树苗比乙种树苗长得整齐9.如果执行图2的程序框图,输入正整数N(N2)和实数a1,a2,aN,输出A,B,则( )A.AB为a1,a2,aN的和B.为a1,a2,aN的算术平均数C.A和B分别是a1,a2,aN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D.A和B分别是a1,a2,aN中最小的数和最大的数图210.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3所示,其中,正视图,侧视图均是由三角形与半圆构成,俯视图由圆与内接三角形构成,根据图中的数据可得此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B. C. D. 图3 11. 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为.双曲线x2y21的渐近线与椭圆C有四个交点,以这四个交点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

4、为16,则椭圆C的方程为( )A.1 B.1 C.1 D.112.(理)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图4(文)方程所表示的曲线的图形是( )O1xyAO1xyC1xyDO1xyB图5第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13.设向量的夹角为,且,则 .14.若实数满足不等式组则的最大值为 .15. 观察下列不等式1,1,10)的准线的距离为.点M(t,1)是C上的定点,A,B是C上的两动点,且线段AB被直线OM平分.(1)求p,t的值;(2)求ABP面积的最大值.图722.(本小题满分12分)设aR,函数f(x)lnxax.(1)讨论函数f(x)的单调区间

5、和极值;(2)已知(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和x2是函数f(x)的两个不同的零点,求a的值并证明:x2e.试卷类型:A 2013届高三新课标原创月考试题五答案数学1. B【解析】A=1,2,由,得,又因为,所以,故B=2.则.2. B 【解析】.3. D【解析】因为z1i,所以1i.故选D.4. D【解析】原命题为特称命题,故其否定为全称命题,即.5. B【解析】由题意知,且,从而,得.6.(理)C【解析】,则切线方程为,即.(文)A【解析】,则切线方程为,即.7. D【解析】由几何概型得,所求概率为.8. (理)C【解析】在二项式中,令,得,故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0.(文)D【解析】甲种树苗的

6、平均高度为,甲种树苗的高度的方差为;乙种树苗的平均高度为,乙种树苗的高度的方差为比较可知,乙种树苗的平均高度大于甲种树苗的平均高度,但甲种树苗比乙种树苗长得整齐,选D.9. C【解析】由程序框图可知,当xA时,Ax;当xA且xB时,Bx,所以A是a1,a2,aN中的最大数,B是a1,a2,aN中的最小数.故选C.10. C【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的上方是一个直三棱锥(三棱锥的底面是腰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高为1);下方是一个半径为的半球.故所求几何体的体积为.11. D【解析】由离心率为得,a24b2,排除选项B,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x,与椭圆的四交点组成的四边形的面积为16可得在第

7、一象限的交点坐标为,代入选项A、C、D,知选项D正确.12.(理)D【解析】由函数y为奇函数,排除选项A,当x无限大时,y趋向于0,排除选项C,当x从正数趋向于0时,y趋向于正无穷大,故选D.(文)D【解析】由题意可得或,即或.但是要使得该方程有意义还要满足综上可知图象选D.13. 【解析】设.由,得,所以.14. 6【解析】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如下图阴影部分所示,含边界),可知当直线经过直线的交点时,取得最大值,且.15. 1【解析】从几个不等式左边分析,可得出第五个式子的左边为:1,对几个不等式右边分析,其分母依次为:2,3,4,所以第5个式子的分母应为6,而其分子依次为: 3,5,

8、7,所以第5个式子的分子应为11,所以第5个式子应为:1.16. 【解析】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可知函数恒过定点.将点代入,可得. 由于点始终落在所给圆的内部或圆上,所以. 由解得或,这说明点在以和为端点的线段上运动,所以的取值范围是.17.解:(1)因为mn . 4分所以其最小正周期为. 6分(2)由(1)知,又因为,所以.所以. 10分所以.即函数的值域为. 12分18.解:(1)设的公差为.因为所以解得 或(舍),.故 ,. (2)由(1)可知,所以.故.19.解:(1)从小学、中学、大学中分别抽取的学校数目为3,2,1.(2)在抽取到的6所学校中,3所小学分别记为A1,A2,A3,2所中

9、学分别记为A4,A5,大学记为A6,则抽取2所学校的所有可能结果为A1,A2,A1,A3,A1,A4,A1,A5,A1,A6,A2,A3,A2,A4,A2,A5,A2,A6,A3,A4,A3,A5,A3,A6,A4,A5,A4,A6,A5,A6,共15种.从6所学校中抽取的2所学校均为小学(记为事件B)的所有可能结果为A1, A2,A1,A3,A2,A3,共3种.所以P(B).20.解:(1)证明:因为PA平面ABCD,BD平面ABCD,所以PABD.图18又ACBD,PA,AC是平面PAC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BD平面PAC.而PC平面PAC,所以BDPC.(2)设AC和BD相交于点O,连结

10、PO,由(1)知,BD平面PAC,所以DPO是直线PD和平面PAC所成的角.从而DPO30.由BD平面PAC,PO平面PAC知,BDPO.在RtPOD中,由DPO30,得PD2OD.因为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ACBD,所以AOD,BOC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梯形ABCD的高为ADBC(42)3,于是梯形ABCD的面积S(42)39.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OD中,ODAD2,所以PD2OD4,PA4.故四棱锥PABCD的体积为VSPA9412.21.解:(1)由题意知得(2)设A(x1,y1),B(x2,y2),线段AB的中点为Q(m,m),由题意知,设直线AB的斜率为k(k0).由得(y1y

11、2)(y1y2)x1x2.故k2m1.所以直线AB方程为ym(xm),即x2my2m2m0.由消去x,整理得y22my2m2m0,所以4m4m20,y1y22m,y1y22m2m.从而|AB|y1y2|.设点P到直线AB的距离为d,则d.设ABP的面积为S,则S|AB|d|12(mm2)|.由4m4m20,得0m1.令u,0u,则Su(12u2),设S(u)u(12u2),0u,则S(u)16u2.由S(u)0得u,所以S(u)maxS.故ABP面积的最大值为.22.解:(1)函数f(x)的定义域为(0,).求导数,得f (x)a.若a0,则f (x)0,f(x)是(0,)上的增函数,无极值;若a0,令f (x)0,得x.当x(0,)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