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施工方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809778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灌注桩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灌注桩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灌注桩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灌注桩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灌注桩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灌注桩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注桩施工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丰南经济开发区新扩区110kV、220kV供电线路改造工程灌注桩基础施工方案通用部分陕西秦联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二一二年九月批准: 李 书 峰 审核: 张 娟 科 编写: 胡 军 强 目 录一、编制依据2二、施工准备2三、基础施工6四、质量保证措施10五、安全保证措施11六、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12一、 编制依据1.1. 本线路工程基础施工相关图纸.1.2.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33-2005)。1.3. 110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Q/CSG10017.1-2007)。1.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5. 钢筋焊接验收规

2、程(JGJ182003).1.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1.7. 钢结构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1.8.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1.9.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22005)。1.10.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二、 施工准备2.1. 熟悉施工图纸,掌握质量验收标准,学习施工技术措施,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2.2. 查勘桩位,了解地形、地质的情况,对桩位附近的障碍物(如电线、电缆、电话线等)应进行调查并做妥善处理,并平整施工场地。2.3. 复核中心桩,

3、分坑放样,打好控制桩。2.3.1 直线塔基础的分坑L0=a 2 /2如下图21所示:a为基础中心间的距离,b为坑口直径,O为铁塔的中心,分坑前先计算出L0为:分坑时在中心点O安平经纬仪,并前视相邻杆塔位中心桩,将水平度归零,然后将仪器转到45度定出B、D两辅助桩,继续转到135度定出A、C两辅助桩。自O点沿OD方向量水平距离L0定出1点。将b/2长的皮尺零端固定于1点,用手钩住皮尺中b/2处以1点为中心画圆即可得出D腿基坑。同样根据计算结果对另外的三个腿进行分坑.L0OBACDa图2-1直线塔基础分坑示意图(正方形) D a 图2-2直线塔基础分坑示意图(矩形)2.3.2 转角塔基础分坑DCB

4、A45(180-a)/2如下图22转角塔基础分坑布置:分坑时将经纬仪安放中心桩O处,按照(180a)/2打分角桩定出角分线,将角分线归零,正反转45度打出对角桩分坑,尺寸计算如同直线基础分坑一样。 a 钢管杆基础分坑示意如下图中心桩R钢管杆基础分坑的方法是以中心桩为基准点,用长度为R(R=桩径的一半)的线绳画圆即可.2.4. 做好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对施工机械设备、泥浆池、材料堆放点,临时设施及施工道路作出合理的安排。2.5. 搭设临时设施,施工机械设备进场,设置供水、供电和排水系统。2.6. 桩队应确定施工人员、质安员及现场负责人,严格执行我公司编写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措施。2.7. 桩机设备就

5、位,安装应平正、稳固,确保在施工中不致发生倾斜、移动。2.8. 埋设护筒,并按下列规定设置:2.8.1 护筒直径应大于钻头直径100mm,其上部应开设12个溢浆孔。2.8.2 护筒位置应埋设正确和稳定,护筒与坑避之间应用粘土填实,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0mm,如为单桩时,则为基础的中心,应以验收规范的要求处理.2.8.3 护筒埋设深度在粘土中不宜小于1m,在砂土中不宜小于1。5m,并应保持孔内泥浆面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受江河水位影响的工程,应严格控制护筒内外的水位差。2.9. 根据现场的布置,设置一个三倍单桩方量的泥浆池和一个二倍单桩方量的泥浆沉淀池,并挖好泥浆循环槽。2.10.

6、开钻前,施工现场应备有足够的钢筋、水泥、砂、石,现场材料的堆放应整齐,并使水泥不受潮,砂、石不受污,钢筋笼不变形.2.11. 现场应备有一定数量的机械易损件的备件,泥浆泵应有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浇灌混凝土时应有备用电源和备用搅拌机。2.12. 制备一定数量的泥浆,并应有一定的备用量,泥浆的技术参数可参考下表制作。泥浆的技术参数参考表代表性地层性质状态粘度(秒)比重(g/cm3)含砂量()失水量CC30分胶体率()PH值淤泥粘土流塑、软塑造浆不稳定10201。101。1561520959379强风化岩层原生砂、泥、含水漏失、较稳定20251.151.2041520969479中微风化岩层硬

7、、稳定18201.151.20410159694892.13. 桩机就位时应检查复核桩位中心,天轮、立轴、桩位中心应在同一垂直线(前后、左右两个方向检查)。桩机安装平衡、牢固,试机运转正常。检查各项工作就绪后才能开钻。2.14. 钢筋笼的制作2.14.1 钢筋笼焊接使用施工图纸要求的焊条,钢筋笼主筋连接一般采用搭接,单面施焊,其搭接长度应大于10倍钢筋直径,同截面接头应错开,其截面积不得超过钢筋总截面积的50,接头错开的距离应符合图纸要求。本工程设计对主筋连接方式有特别规定,施工时必须执行设计规定。2.14.2 主筋间距应均匀,间距误差不超过10mm;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误差不超过20mm。2

8、.14.3 桩的主筋和箍筋点焊成笼,钢筋笼应平直,不应有弯曲或扭转的现象。2.14.4 钢筋笼的长度应符合图纸要求,其误差不应超过50mm。2.14.5 钢筋笼的直径应符合图纸要求,其误差应不超过10mm。2.14.6 钢筋笼焊接后,应按图纸的要求加焊钢筋笼护板,设置位置和数量按图纸的要求进行。三、 基础施工3.1. 成孔施工3.1.1 施工准备各工作就绪后可进行钻孔施工,为保证成孔质量,在钻进过程中,要随时掌握钻头所刮刻地质的情况,并合理地控制钻机的转速、泵量、钻头压力及钻进的速度。3.1.1.1. 对于淤泥和淤泥土质,钻进速度不宜大于1米分。3.1.1.2. 对于松砂石岩层,钻进速度控制在

9、3米小时为宜.3.1.1.3. 对于砾石及卵石层,以中慢速钻进为宜。3.1.1.4. 对于风化岩或其他硬质土应以钻头不跳动为准。3.1.2 在钻进时,应保持桩孔内泥浆的比重为1.151。20的范围内,在不同地层时有不同的造浆性,因此应随时调节加入的泥浆比重使孔内泥浆比重保持正常.3.1.3 当一节钻杆钻完时,应先停止转盘转动,然后吊起钻头至距底2030cm,并继续使用循环系统将孔底沉渣排净,再接钻杆继续钻进,每钻进2m或地层变化处,应捞渣查明土质.3.1.4 当钻进中发现土质与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出入较大时,应及时报告项目部,以便处理.3.1.5 施工中如发现钻孔倾斜时,应停止钻进,并查明孔偏斜

10、的位置和程度,在偏斜处吊钻头上下反复扫孔,使钻孔正直,偏斜严重时,应回填砂砾土或粘土混石到偏斜处以上,待沉密实后重钻。3.1.6 钻进中出现缩颈、塌孔时,可以加大泥浆比重以稳孔护壁。当缩颈、塌孔,或泥浆突然漏失时,应立即回填粘土,待孔壁稳定后再钻。3.1.7 钻孔达到桩的设计深度后,应检查钻孔的中心偏差、钻孔的直径、孔的倾斜度和孔的深度符合下列要求:3.1.7.1. 钻孔的中心位置偏差应不大于50mm.3.1.7.2. 孔的直径不小于设计桩径,用钢尺量成孔的直径允许误差为100mm。3.1.7.3. 孔深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深度,用吊重球的方法测量时,其深度误差应不大于500mm。3.1.7.4.

11、 钻孔应垂直,倾斜度应不大于孔深的1。3.2. 清孔3.2.1 当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并经业主及监理公司人员检查合格后,才能停钻清孔。3.2.2 清孔用泥浆泵冲孔换浆,把孔底沉渣、碎石残块清除干净,同时降低桩孔泥浆的比重,减少孔内泥浆的含砂量,清孔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3.2.2.1. 孔底的沉渣厚度:对于端承桩不大于50 mm,对于摩擦端承桩或端承摩擦桩不大于100mm,对于摩擦桩不大于300mm,用吊重球进行测定。3.2.2.2. 泥浆的比重应不大于1。15。3.2.2.3. 含砂率应不大于7.3.2.2.4. 粘度不大于18秒.3.2.3 清孔前如停钻时间较长,应重新下钻头至桩的深度,慢速

12、转动以搅松孔底沉渣,以利清孔。3.3. 钢筋笼的吊装3.3.1 清孔的质量符合要求,并经有关人员检查合格后,应即进行钢筋笼吊装。3.3.2 钢筋笼应按设计长度和吊装机具的吊高,分段分节焊接好,一般第一节可做成1。21。5倍吊架高,以后各节应小于吊架高,一般为吊架的0。8倍长。3.3.3 钢筋笼吊入前,应检查各部分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清除钢筋表面的浮锈和泥土.3.3.4 钢筋笼节与节之间的联接应用电焊机在孔口对接完成,主筋接口应对齐,并使两节钢筋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先点焊,后施焊,待焊口自然冷却后,方可吊入孔内。在雨季施工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钢筋笼焊接质量和自然冷却。3.3.5 钢筋笼吊放入孔时,不得碰撞孔壁,应保持垂直,不偏,不摆动,钢筋笼找正后,应用吊筋和顶杆加以固定,不让钢筋笼下沉,在灌注砼时要使钢筋笼不上浮。为了防止离地面的23米内发生砼露筋,应在地面护筒内设置相应厚度的临时性保护层垫块,待浇注到垫块处时拆除.3.3.6 钢筋笼固定后,应复核钢筋笼的中心位置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才能进行浇制。3.3.7 钢筋笼主筋的保护层允许偏差不大于20mm。3.4. 基础浇筑3.4.1 导管应采用直径为200250mm钢管制作,内壁表面应光滑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壁厚不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