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嗓音的三大因素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807698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嗓音的三大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影响嗓音的三大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影响嗓音的三大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嗓音的三大因素(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嗓音的科学运用和保健教师职业病对教师的教学和身体健康的负面影响极大。嗓音的科学运用和保健:保护教师身体健康、保证教学的有效性、美化校园氛围、让学生享受美感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损害教师嗓音的因素:任务繁重、大班制、学生习惯养成、课堂组织、个人因素(个性、发音方法、生活习惯、营养、个人生理结构)什么是嗓音:不是指从声带发出的音,它只是基音。要通过语音学的一系列程序的改变后产生元音和辅音,并存在于口腔中,(而不是头腔、胸腔咽腔等其他部位)形成嗓音。理解:声带不产生元音和辅音;没有共鸣腔的放大就会很弱。所以声带创造声,语音器官产创造嗓音。嗓音的形成是人类进化的结果,是人类祖先在长期劳动中磨练的结果,

2、四支脚走路时,嘴的任务很重,直立行走后,嘴只管吃东西和说话,喉咙和口腔形成直角,喉咙受重力作用位置下移,拉长了发音通道,有助于控制气息,构成更多的阻碍来发音。人的本质: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气质:人的一切生命运动的总和;嗓音的实质:人的一切发音活动和影响发音器官的活动的总和。影响嗓音的三大因素:社会因素、生理结构、个人因素社会因素:语言种类、不同方言、发达程度(城市大小、文化底蕴)生理因素:1、身体素质;身体健康;下盘稳(腿部力量感);中气足(气沉丹田)。 2、发音器官:动力系统 (肺、腹、膈等)振动器官(声带) 共鸣器官(喉腔、口腔、咽腔、胸腔、头腔、鼻窦、鼻腔等) 咬字器官(唇齿舌腭

3、等) 个人因素:个性(急慢性子等)、发音方法、生活习惯、营养、个人生理结构好的嗓音大致由以下三方面的因素决定的:1、由长在人体喉软骨支架内的声带的质量和状态决定的;2、由整个身体的高矮、胖瘦、壮虚、共鸣腔的大小、软硬、通塞等决定音质的不同;3、气息运用的深浅、多少、缓急,声带振动的频率及振幅的控制变化、共鸣部位及各种方法的调节,能改变音质。(1和2为天生,3为后天形成)嗓音应该达到的效果:在自己最自如的音域和力度内层次分明地表达好内容和情感,才能给人以美感,并且嗓子不出毛病。用最舒适的最省气的方式发最佳的声音 1、舒展放松地深吸气,是轻松自然地用好丹田气的基础;2、只用刚刚够发音所需的少量气息

4、发声;3、追求吐字的点状、语句的线状、发声的管状感觉:即每个音要清晰圆润、有颗粒性且有弹性;每一句话要连贯流畅,有延伸感;声音整体要想像从腹胸到头中有无形的管子竖着,声音收入管内,流畅挺拔,有立体感,有收束感,达到声音统一透亮远达的效果。 发音时,中音区(口腔、咽腔)最自然自如,是声音的基础,低音区(喉腔、胸腔)与高音区(头腔、鼻窦、鼻腔)是声音更美、更动听、更丰富、更有张力的保证。因此,训练嗓音必须以中腔为主,将中音区控制好,再往下找低音区即胸腔共鸣,往上找头腔共鸣。用肚皮说话,从眉心发声。即强调发声呼吸的动力部位的用力点,以深入气息支持发声,放松舌头、下巴等中间位置,强调声音共鸣的高位置,

5、训练鼻咽后壁挺拔通顺的发声状态,获得圆润的头腔共鸣,形成畅通无阻的共鸣通道,获得立体感的共鸣。改善嗓音的步骤:1、找到自己的最低音:声带以最低限度的力,全身心放松,以最少量的气流造成振动所产生的音,构成嗓音自然音域中最低的音,它不实用,却构成嗓音音域中最深处的支柱,如同建筑的基石(气泡音)2、逐步往上走,找每个音的支点,共鸣点, 3、逐步打开口腔,调控舌头、软腭、小舌头,打开咽腔、喉腔,坚挺咽壁,让声音不不受任何干扰、畅通无阻地自由自如地传递到口腔。(多换几个元音,体会发不同元音时共鸣腔体的位置、感觉的变化,最好用上声。此过程声音由中音到低音,再到到高音,音量由小到大,然后可以复韵母,体会其不

6、同位置的变化,接着就可以加入声母联系单字,体会在声母时保持共鸣状态,不阻碍共鸣,和声音的传达,发出怪音。)4。发音时,腹肌的发力与气息的到达、声音的产生、共鸣腔体的打开、咬字器官的运动要同时进行,不可分开断裂、脱节。5、逐步找头腔共鸣,眉心出声,最终将声音固定在硬腭的穹腔顶部。改善嗓音的几个方面:一、 个人生活习惯:改善生活条件和营养;改进不良的发声方法,积累好的方法和发声能力;戒除不良习惯(吸烟、喝酒等);定期检查身体,及时诊治发声器官;调整心态,乐观向上;劳逸结合。二、 增强体质:全面锻炼身体;训练腹肌膈肌;增强腿部力量。三、 起床三部曲:发气泡音;活动口腔肌肉;咀嚼哼鸣。四、 喉部按摩:

7、松开喉结的舌骨空隙;夏天冷敷,冬天热敷;用心按摩。五、 课前后注意事项:多伸舌头;运动下颌骨;不宜频频喝水;注意嗓音分布,情感分布得当,喜怒有度;劳逸结合(忙里偷闲,闲里偷忙);搞好课前准备和课堂组织,让学生有事可做、乐做。食拳注意:初期以打开口腔为主(口的大小、软腭抬高、舌头平凹),逐渐开始打开喉咙以扩大咽腔(下压舌根、抬起小舌头、树立起咽壁、下压喉头、咽壁两侧肌肉的活动),并逐渐让腔体形成自发、整体感觉。会有强烈呕吐的感觉,流涎水、眼泪、肌肉酸痛(面部减肥)。开始时可以做得机械一些,慢一些,逐步找到各部分肌肉的运动感觉并记住、一次比一比扩大、丰富、有力度。多思考不同时期应该训练那部分腔体的

8、肌肉为主。劳累要适度,不要过度。每天三次,总数由500次(每次200左右)逐渐加到1000次(每次330左右)。注意左右手相互交替食拳,动作不怕夸张。打开喉咙注意:从中音(C调1)开始往下找最低音,可以轻些。再往回走音量加大,腔体尽量打开。开始时不要追求高音,量力而行,合适就可以。早晨以打开嗓音为主,不要太累,妨碍白天用嗓;中午以巩固为主;晚上是是重头戏,可以略加强强度,然后睡觉。发O时,用全身的力量,尽量打开喉咙,声音靠后,音量要稍大,感觉空气在喉咙形成振动和力量,不断找振动不同角度肌肉和腔体的感觉,加强记忆和巩固。共同注意:多思考,积累方法经验;坚持到底;适度劳累,注意休息;阶段性目标明确;配合体育锻炼;出现局部肌肉问题要及时处理(看医生、用药、停练一段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