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勘查报告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807480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滑坡勘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滑坡勘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滑坡勘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滑坡勘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滑坡勘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滑坡勘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坡勘查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前言1第二章工程地质条件2第一节气象条件2第二节地形地貌3第三节地层岩性3第四节 水文地质条件4第四章 边坡稳定性分析5第一节 边坡岩土结构特点5第二节 边坡活动机理分析6第三节边坡稳定性分析6第五章结论与建议10附图图号图名S-1柯城区航埠镇垄中村滑坡勘察平面图S-2柯城区航埠镇垄中村滑坡勘察A-A剖面线工程地质剖面图S-3柯城区航埠镇垄中村滑坡勘察I线、口线工程地质剖面图S-4柯城区航埠镇垄中村滑坡勘察皿线、3线工程地质剖面图S-5柯城区航埠镇垄中村滑坡勘察V线、卅线工程地质剖面图S-6钻孔1柱状图S-7钻孔2柱状图S-8钻孔3柱状图S-9钻孔4柱状图S-10钻孔5柱状图州市时j遂

2、5? it M拦|尧里捣右 W二图1滑坡区交通位置图第一章前言滑坡位于柯城区航埠 镇垄中村后山足巨常山县城 约30Km ,距航埠镇约 10Km,有乡村公路通达, 交通较方便。滑坡中心地理 坐标为东经1184328”, 北纬285501”(图 1)。本滑坡发生于2010 年7月30日下午四点左 右造成滑坡体前缘一民房 被毁,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但仍威胁着坡脚处8户33人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灾情发生后,衢州 市国土资源局柯城分局、航埠镇人民政府相关领导迅速出动,亲临现 场指导防灾工作,树立警示牌、拉设警戒线等。我队受衢州市柯城区 航埠镇人民政府委托,于8月8日对滑坡现场进行了调查。边坡发现多处裂缝等

3、变形,说明边坡的稳定性存在问题,对下方 村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构成威胁。本次工作的目的是在现场地质调查和地质钻探工作的基础上,估 算弃渣量,分析滑坡体的稳定性,提出防治建议。野外勘察于2010年8月8日至8月18日进行,共投入1台XY-10 0型钻机。钻探工程质量达到有关规范要求。完成实物工作量 见表1。表1勘察工作汇总表项目单位工作量1 : 1000编图面积km20.03勘探线条3勘探线长度m210钻孔个5钻孔总进尺m37.2本次野外勘察与室内资料整理过程中,执行以下规范、规程:(1)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3) 建

4、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第二章工程地质条件第一节气象条件区内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光照充足, 降水充沛。3月中旬至4月中旬春雨期,令暖气团交替,降水增多, 常有大风和冰雹;4月中旬到7月中旬进入梅汛期,常有大雨和暴雨; 7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为台汛期,受台风暴雨影响常发洪水;1。月中 旬至次年3月中旬为枯雨期,受大陆冷气压控制,降水稀少。年均降 水量1700mm,年平均气温16.0C。第二节地形地貌滑坡区属丘陵地貌,地形较陡,坡度35-80。滑坡处山包顶部 海拔约162m,山脚海拔110 m,高差52m左右。山体呈近东西向, 坡面向南。坡体上松散层发

5、育,植被茂盛,主要为杂木、灌木、杂草。第三节地层岩性调查区范围内由北西向南东依次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2d %寒 武系下统荷塘组(),东侧山坡表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层(Qel-dl), 西侧山坡表层为素填土(Q4me)。(1)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2d)分布于滑坡区西侧,北东-南西走向,倾向北西,倾角30。岩 性为灰色-浅灰色中厚层状白云岩,方解石脉发育,中风化,无岩溶 发育。(2 )寒武系下统荷塘组(弓h)灰黑色、深灰色,炭质粉砂质泥岩,薄层状构造,产状120匕40, 中部及底部夹石煤层,为滑坡体上弃渣的主要来源地层。(3 )第四系全残坡积层(Qel-dl)主要分布在坡面及坡脚地带,岩性为含碎石粉

6、质粘土,厚0.5 1.0m。(4 )素填土( Q4me)西侧山坡表层为早期开采石煤造成,成分为含页岩的碎石土;东 侧边坡为石灰弃渣堆积而成。第四节水文地质条件边坡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 大气降水补给。松散岩类孔隙水赋存于基岩面以上的第四系粉质粘土 及弃渣中。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孔隙裂隙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从 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运移。由于该边坡上覆残坡积粉质粘土和弃渣厚度较大,易于地下水入 渗。在台风季节,受强降雨影响,地表水大量下渗,对边坡稳定不利, 易造成边坡滑塌。第四章滑坡体特征照片1滑坡体垄中村滑坡体位于垄 中村北侧山坡上,滑坡体宽 16m、高 15m、斜长

7、 25m, 已滑动方量约为800m3, 滑坡堆积物主要为早期开 采石煤造成的弃渣含有页 岩碎石,含量约为40%, 其余为粉质粘土。为便于分析区别,将山坡分为东侧石灰弃渣边坡及西侧石煤弃渣 边坡(见设计报告附图)。经调查发现,垄中村北侧山坡表层均被石煤弃渣覆盖,厚度达数 米,该层岩性组成物结构松散,所处地形坡度较陡,坡高较大。山坡 上发育数条裂缝,其中最大一条宽4cm、长15m,且所处平台地面 发生明显下沉。经分析,西侧边坡底部由于削坡建房及弃渣堆积,坡度较陡,堆 积物结构松散,其稳定性较差;东侧边坡堆积物结构较西侧固结,但 其边坡坡度达70-80,与房屋距离最小处小于0.5m,且边坡上分布 一

8、些浮石,对房屋构成一定威胁,其稳定性也较差。东侧边坡长90m,前后缘高差10m斜长15m弃渣方量10400 立方米,滑动面位于弃渣内部,前缘陡坎高4-9m,坡度 60-80; 西侧边坡前缘宽70m 斜75m弃渣厚度2.2-9.0m坡度35-50, 滑动面位于弃渣内部,方量14500立方米。第五章边坡稳定性分析第一节边坡岩土结构特点西侧边坡区表层分布较厚的弃渣,含页岩碎石的粉质粘土,稍湿。 荷塘组页岩节理裂隙较为发育,但其整体完整性保持相对较好,且产 状与边坡产状接近,便于边坡的稳定。灯影组白云岩完整性较好,节 理裂隙不发育,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东侧边坡区岩土体岩性主要为存 在一定固结程度的石灰渣

9、,局部无法人工开凿,坚硬程度较大。由于该边坡上覆残坡积粉质粘土和弃渣厚度较大,易于地下水入 渗。在台风季节,受强降雨影响,地表水大量下渗,地下水水量大, 对边坡稳定不利,易造成边坡滑坡。第二节边坡活动机理分析2010年7月30日柯城区遭受强降雨袭击,边坡下方发生滑坡, 边坡稳定性降低较大,从勘探的过程来看,地下水埋深较大,且边坡 的破坏形式主要为坡脚发生滑坡,说明地下水的流动对边坡稳定性影 响较大。边坡滑坡主要发生在弃渣层中,该层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 要因素。其次坡脚被开挖成较陡坡率,在边坡重力作用下,在内在条 件与外界条件均具备时,该边坡如不按照合理坡率开挖,并采取有效 的防护措施,边坡可能

10、产生较大规模的滑坡。第三节边坡稳定性分析(一)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土质边坡主要由第四系的松散堆积体组成,本次选取口、V勘探 线,根据勘探剖面,滑面近似于折线形,因此本次稳定性计算按照滑 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 )和岩土工 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的有关规定,采用传递系数法(条分法)对滑坡进行稳定性计算与分析,剩余下滑力计算按传递系数法。计算模型见图1。图1折线型滑面计算模型边坡稳定性系数可按下计算:云(人日)r7 _ i=1ji=云日J(T w j) + Tn i=1j=i其中:k稳定系数;% 作用于第i块段抗滑力(kN/m);r= n妍+ciN作用

11、于第i块段滑动体上的法向分力(kN/m); i i i i iNi = (Wj + Qi)COSa.Qi作用于第i块段滑动体上的建筑荷载(kN/m2);t 作用于第i块段滑动面上的滑动分力(kN/m),出现与 i滑动面方向相反的滑动分力时,t取负值;iTi= (Wi+Q.)sin 气 +YwAisina.A.第i块段饱水面积(m2);%作用于第n块段的抗滑力(kN/m);Tn作用于第n块段的滑动面上的滑动分力(kN/m);w 第i块段的剩余下滑力传递至第i+1块段时的传递系 数。=i);第1块段滑动倾角();七 第i块段滑动面上粘聚力(KPa);七第i块段滑带土内摩擦角();l第i块段滑面长何

12、); 七第i块体重量(KN/m);剩余下滑力计算公式:E.=K( W.+Q. )sina+Y A sina+ E. -( W.+Q. )cos ta ii yi, i rw i r wi ii i yi, a. iy&cJi;其中:E1第i-1条块的剩余下滑力(KN/m),作用于分 界面的中点;七第i条块所在滑面倾角(); k滑坡推力安全系数。综合分析土质边坡潜在滑坡范围内的岩土体特征及其可能承受 的各种荷载,确定此次潜在滑坡稳定性计算的两种计算工况及其荷载 组合。工况一:自重(天然状态)工况二:自重+连续降雨或暴雨(饱和状态、潜在滑坡潜在危害程度较严重,根据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 技术规范防

13、治工程等级属于III级,综合确定各计算工况的抗滑稳定 安全系数。(二)边坡稳定性计算参数的确定合理确定边坡潜在滑面的力学参数是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关 键,该边坡滑坡发生在浅层弃渣层中,在钻探过程中进行土体原位试 验,得到标贯等土体力学性质数据,并结合地区经验给出弃渣层饱和 抗剪参数。岩(土)抗剪强度设计参数表一、-* 一一 _参数土 层 、饱和抗剪强度备注C(kPa)()V线碎石土530经验值线碎石土1030经验值(三)边坡稳定性计算根据现场调查和勘探资料分析,选择V线为边坡稳定性计算的代 表性剖面,剖面具体位置见平面图,断面的长度根据潜在滑体的范围 确定。由于边坡表层弃渣基本沿基岩面滑动,因

14、此,本次计算通过软 件得到剩余推力及安全系数。滑坡稳定性计算见附件,成果汇总见表3。分区计算剖面项目工况1工况2不稳定 斜坡n稳定系数1.181.09稳定性评价基本稳定欠稳定推力(kN/m)2.03822.516不稳定 斜坡V稳定系数1.131.05稳定性评价基本稳定欠稳定推力(kN/m)10.64172.750(四)结果评述根据潜在滑坡区U剖面:天然状态(即工况1 ) : 1.20安全系数时剩余下滑力为 2.038KN/m,东侧边坡石灰弃渣存在一定固结,整体完整性相对较 好,野外调查未发现明显的变形特征,整体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连续降雨(即工况2): 1.10安全系数时剩余下滑力为 22.516KN/m,连续降雨可增加土体的自重,同时降低其内聚力,整 体处于欠稳定状态。根据潜在滑坡区V剖面:天然状态(即工况1 ) : 1.20安全系数时剩余下滑力为 10.641KN/m,西侧边坡底部干砌块石护坡发生明显的变形,石煤弃 渣结构松散,土体在不饱和状态下,内聚力仍较大,整体处于基本稳 定状态。连续降雨(即工况2 ) : 1.10安全系数时剩余下滑力为 72.750KN/m,连续的强降雨天气致使土体过饱和,粘聚力及内摩擦 角降低,整体处于欠稳定状态。第五章结论与建议第一节结论1、本次勘察查明边坡弃渣的分布范围、厚度及总量,分析了边 坡滑坡发生的原因,初步估算了边坡的稳定性,提出了相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