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急救技术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806748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术室急救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手术室急救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手术室急救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手术室急救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手术室急救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术室急救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术室急救技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手术室急救技术208、急救如何分期?答:急救可分为现场急救、二期救治、后期救治。每期的救治方法各有不同侧重点,要 求手术室每个医护人员熟练掌握。209、如何建立人工呼吸?答:主要是口对口(鼻)呼吸,是简易、有效、迅速的抢救方法。 、操作时,先消除呼吸道分泌物,再使患者头后仰,以免舌根后坠压迫咽部而致呼吸 道阻塞。 、术者位于患者右侧,左手捏住患者鼻孔,右手抬起患者下颌,深吸一口气,紧贴患 者口缓慢吹气(把患者的口全部包住,用口鼻通气法)。210、如何实施胸外心脏按压?答:胸外心脏按压是维持人工循环的主要方法,按压胸骨下端,可直接压迫左、右心室 腔,使血液流入主动脉和肺动脉,建立有效的大、小循环

2、。方法:使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下(如为钢丝床,应在患者背部垫一木板)。解开患者衣 领,使头后仰 10 摄氏度左右,术者两膝处于被救者卧位体表水平,右手掌根部置于患者胸骨 中下 13 交界处、剑突上方,右手掌在左手背上,手臂垂直于患者胸骨部,借助体重(肩部 肌肉适度用力)有节律地、带有冲击性地压迫心脏(手掌不能离开皮肤),使胸骨下陷 45cm, 每分钟按压 100 次,一般按压时心脏为收缩,放松时心脏为舒张。现场急救时,人工呼吸与 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心脏按压次数与吹气次数比例为30:2、211、胸外心脏按压的有效指征是什么?答:口唇、指甲逐渐转红,可扪及颈动脉、股动脉搏动,可测得血压,瞳孔

3、由扩大渐渐 缩小,睫毛反射、肌张力良好,自主呼吸渐恢复。出现上述指征表明有效,应坚持抢救,并 尽快争取 8min 内进行二期救治。212、二期救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二期救治又称进一步的生命支持,目的在于促进心脏复跳,恢复自主循环和正常血压。(1)、气管内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吸氧,以建立和维持有效的通气和循环。(2)、心电监护:发现并控制心律失常。(3)、电除颤:心博骤停与心室颤动发生时,要求在 2min 内给予有效的电除颤以恢复心 跳。(4)、人工起搏器起搏:任何类型的心博骤停均可用人工起搏器,可用起搏器的脉冲电 位刺激心脏,以帮助心脏起搏,促进心跳恢复正常。(5)、开胸心脏按压:胸外心脏

4、按压血流量不足,因此有条件时应开胸心脏按压。一般 心博骤停 45min 后即可施行,应在停跳后 810min 内开胸按压。(6)、药物治疗:肾上腺素是恢复心跳的首选药物。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拟 肾上腺素类药,能改善心脏复苏时心肌和脑血流的供应。利多卡因是治疗多种室性心律失常 的首选药。碳酸氢钠可纠正与治疗酸中毒。其他的升压药、钙通道阻滞药、脱水利尿药等应 根据情况酌情选用。213、开胸心脏按压应注意什么?答:、切口应在第4肋间,胸骨旁2.5cm至腋前线,避免损伤乳腺内动脉。纵行切开 心包,避免损伤膈神经。 、单手按压时要四指并拢,平放于心室后方,拇指及鱼际部放于心前方,有节律地向 室间

5、隔挤压。 、心脏扩大时,用两手分别置于左、右心室壁,同时有节律地向室间隔挤压。 、注意挤压时不要使心脏扭曲,并避免指端用力。214、后期救治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后期救治又称持续生命支持。目的是对原发病、并发症进行救治,防止多器官衰竭,重点为脑复苏。心脏骤停经抢救后,心跳、呼吸恢复是抢救成功的第一步。但脑、心、肾等 重要器官和全身组织的严重缺氧性损害,以及心脏挤压、心内注射等机械性损伤,可出现脑 水肿,心律失常、低血压、肾功能衰竭、酸中毒、电解质平衡失调及感染等问题,如不积极 处理可造成患者残废或再度心跳、呼吸停止。215、复苏的有效指征是什么? 答:除按压心脏时可触及大动脉搏动外,同时应出

6、现下列任一个脑活动征象。 、瞳孔变小,出现对光反应。 、睫毛反射出现,通常预示心跳恢复后意识将恢复。 、肌张力良好,并有吞咽活动。 、挣扎是复苏的有效征象。 、自主呼吸恢复。第七章 麻醉的配合176、什么是麻醉? 答:麻醉的原意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个机体或机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麻醉学也就是研究消除患者手术疼痛,保证患者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 件的一门科学。177、麻醉方法分几类?答:(1)针刺镇痛麻醉。(2)局部麻醉:包括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静脉局部麻醉。(3)神经及神经丛阻滞:包括颈丛阻滞、臂丛阻滞、上肢神经阻滞、下肢神经阻滞,驱 干、腹部、会阴神经

7、及交感神经阻滞。(4)椎管内麻醉: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阻滞或腰、硬膜外联合麻醉。(5)全身麻醉:包括吸入全身麻醉、静脉全身麻醉、复合全身麻醉。178、局麻药如何分类?答:(1)酯类:如普鲁卡因、氯普卡因及丁卡因等。(2)酰胺类: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179、普鲁卡因的常用浓度及作用时间为多少? 答:普鲁卡因又名奴佛卡因,是一种作用时间短但较安全的局麻药。适用于局部浸润麻醉。常用浓度为0.5%1%,作用维持时间为4560min。成人一次最大量为lg,皮试阳性者禁用。180、丁卡因的常用浓度及作用时间为多少? 答:丁卡因又名地卡因,是一种强效、作用时间长的局麻药。适用于表面麻醉。常用浓度为0

8、.3%0.5%,作用时间为23h。成人一次限量为60mg。181、利多卡因的常用浓度及作用时间为多少? 答:利多卡因又名赛罗卡因,是效能和作用时间均为中等的局麻药。可用于多种麻醉方法。用于表面麻醉的浓度为2%4%,局部浸润麻醉的浓度为0.25%0.5%;它最适用于神经阻滞 麻醉,浓度为1%2%;起效快,维持12ho表面麻醉的成人一次限量为lOOmg,局部浸润麻醉 和神经阻滞麻醉为 400mg。182、常用局麻方法各适用于哪些手术?答:(1)表面麻醉:局部药通过粘膜表面,使神经末梢产生麻醉作用。常用于五官科手 术,如耳、鼻、咽、喉、气管等手术。常用0.5%1%丁卡因滴眼;1%丁卡因喷雾于咽喉部;

9、用 1% 丁卡因棉片(加适量肾上腺素)置于鼻腔、咽喉内做局部表面麻醉。(2)局部浸润麻醉:将麻醉药注射在手术区组织内,以阻滞神经末梢。常用于浅表的小手 术及神经阻滞麻醉中的补充。(3)区域阻滞麻醉:在手术野周围及其基底部注入局麻药,阻滞神经纤维。适用于囊肿 切除、活检,特别是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等。(4)神经阻滞麻醉:在神经干周围注入局麻药,阻滞神经传导,是其所支配的区域无痛感。 常用神经阻滞麻醉有肋间、眶下、指(趾)神经干阻滞;颈丛、臂丛等神经阻滞麻醉适用于 甲状腺、上肢、肩部或手部手术。183、什么是局麻药的最低有效浓度? 答:凡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滞神经纤维冲动传导所需的局麻药最低浓度称为最低

10、有效浓度。184、局麻药的不良反应有哪些?怎样预防? 答:(1)不良反应 接触不良反应:如组织毒性、神经毒性、细胞毒性。 全身不良反应:如超敏反应、变态反应。 中枢性毒性反应。 心脏毒性反应。(2)预防措施 应用安全剂量的局麻药。 在局麻药溶解液中加用肾上腺素。 防止局麻药误注入血管内。 警惕毒性反应的先驱症状。 应用非抑制量的巴比妥类药物作为麻醉前用药。185、局麻药中毒是临床表现有哪些?如何处理? 答:(1)临床表现 轻度中毒出现兴奋、激动多语、头痛、头晕、舌唇麻木、恶心、呕吐、颜面潮红、肌 肉抽动、呼吸加快、血压下降等。 严重是出现惊厥或由兴奋转为抑制状态。表现有精神淡漠、呼吸减慢、血压

11、下降、全 身肌肉抽动直至意识丧失、休克、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出冷汗等、(2)处理 发生惊厥时注意保护患者,避免发生意外损伤。 吸氧。 轻度中毒可用地西泮(安定)O.lmg/kg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 如已发生抽搐或惊厥,静脉注射硫喷妥纳l2mg/kg,也有主张静脉注射氯琥珀胆碱 lmg/kg,但要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 如出现低血压,可用麻黄碱或间羟胺等升压药,心率慢时则可用阿托品静脉注射。 如发生心搏骤停,应立即行心肺复苏。186、何谓腰麻?何谓硬膜外阻滞麻醉?何谓骶管阻滞麻醉? 答:椎管内有两个可用于麻醉的腔隙:一是蛛网膜下隙,二是硬膜外隙。将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隙者,称蛛网膜下腔阻滞,简称腰麻

12、或脊麻;局麻药注入硬膜外隙者,称硬膜外阻 滞,也称硬膜外麻醉。将局麻药注入骶管内以求得骶神经阻滞者,理论上亦属硬膜外阻滞的 范畴,称为骶管阻滞麻醉187、高位腰麻和低位腰麻界限如何划分? 答:高位和低位的界限并无明确的硬性规定,但习惯上一般都以第6 胸椎为界,既感觉的阻滞平面高于第6 胸椎者称为高位腰麻,低于此平面者称为低位腰麻。阻滞平面越高,对 呼吸、循环的影响越显著,麻醉危险性越大。188、腰麻适应证有哪些?易发生的并发症有哪些?答:腰麻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主要用于手术部位较低、时间较短的手术。 下肢、会阴、肛门直肠以及泌尿器管的手术最为适宜,盆腔的短小手术也可采用。术中并发症有

13、:血压下降;呼吸抑制;恶心、呕吐。术后并发症有:头痛;尿潴留;脑神经麻痹;马尾综合征;粘连性蛛网膜炎。189、腰麻为什么容易发生低血压、休克? 答:因腰麻平面过宽,交感神经纤维被阻滞,小动脉扩张,周围阻力下降,周围血管血流郁积,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因而易引起低血压,严重者可发生休克 。190、硬膜外阻滞麻醉临床分为几类?答; (1)高位硬膜外阻滞麻醉(颈段或上胸段):适用于颈部、上肢和胸壁手术,穿刺点 在第 5 颈椎与第6 颈椎之间。(2)低位硬膜外阻滞(中或下胸段):适用于腹部手术,穿刺点 在第7胸椎与第12胸椎之间。(3)低位硬膜外阻滞麻醉(腰段):常用于下肢和盆腔手术, 穿刺部位在腰椎各间

14、隙。(4)骶管阻滞麻醉:行骶裂孔穿刺,适用于肛门、直肠、会阴及尿 道等(包括膀胱镜检查)手术,小儿可根据局麻药的容积阻滞下腹或下肢。191、实施硬膜外阻滞麻醉时应注意什么?答: (1)严格无菌操作,凡穿刺点皮肤感染者,不应行硬膜外穿刺或腰麻。 (2)实施麻 醉前,先建立静脉通道,保证用药途径。 (3)凡有凝血功能障碍(术前检查出、凝血时间和血 常规)、严重感染、颈柱结核或严重畸形、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休克等,均应列为禁忌。(4) 麻醉前患者禁食、禁水、排尿、注射术前用药。(5)摆好患者体位,穿刺成功后,密切观察 患者有无麻醉并发症发生,常规备好麻醉药、氧气、气管插管及抢救用物等。(6)用药前严

15、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192、硬膜外阻滞麻醉易发生哪些并发症?答: 术中并发症有:(1)全脊髓麻醉;(2)局麻药的毒性反应;(3)血压下降;(4)呼吸 抑制;(5)恶心、呕吐。术后并发症有:(1)神经损伤;(2)硬膜外血肿;(3)硬膜外脓肿;(4)脊髓前动脉综合征。193、什么是全身麻醉? 答: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内注射,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表现神志消失、周身不感疼痛,也可有反射抑制和肌肉松弛等表现,这种方法称全身麻醉(简称全麻).常用 全麻方法有吸入麻醉、复合麻醉。194、静脉全麻的方法有哪些?原则是什么?答: 静脉全麻有静脉基础麻醉、静脉诱导麻醉、静脉维持麻醉。静脉全麻的原则:(1)根据手术时间长短选择不同作用时间的静脉全麻药; (2)静脉注射 速度对起效时间与作用强度有显著影响;(3)静脉全麻药多用于麻醉诱导;(4)多数静脉全麻 药缺乏镇痛效果;(5)有许多静脉全麻药苏醒很快。 (6)恰当掌握药量;(7)药物起效时间与 循环时间有密切关系;(8)麻醉过程中保持静脉输液通畅。195、什么是复合全身麻醉?有几种方法?答: 多种麻醉药物复合应用达到全身麻醉的效果称为复合全身麻醉。复合麻醉又称为平 衡麻醉。复合全麻有静脉普鲁卡因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