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的中国建筑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806547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汉时期的中国建筑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秦汉时期的中国建筑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秦汉时期的中国建筑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秦汉时期的中国建筑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秦汉时期的中国建筑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秦汉时期的中国建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汉时期的中国建筑(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秦汉时期的中国建筑秦汉时期的中国文明与城市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的中国建筑,这个时期是相当于罗马帝国的时代,也就是说,在世界的范围内,欧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帝国罗马帝国,影响了这个区域的发展。罗马大角斗场在东方的秦汉帝国所产生的巨大的影响,也影响了周边地区的发展。秦汉时期的城市秦的咸阳的规划的方式已经完全不同于周代或者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它有很多独特之处。如“法天象地”,它模仿的对象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等级制度,或管子的那种因地制宜、考虑环境。它要放到更宏观的、更宏大的场景中去规划和想象它的城市,就是天和地。汉代的城市在秦代的基础上又有了自己的发展。所谓“汉家自有制度”,它有自己的

2、一套东西。可以说汲取了春秋以来城市发展的很多经验,又表现了原来从来没有过的统一的大帝国的宏大志向,在城市当中都体现出来。当然,宫殿仍然是这个时期城市的一个核心的内容,还有市场。汉帝国和周边地区,特别是和中亚、西亚地区的频繁的贸易往来,导致它的商业活动极其繁荣,市场在城市当中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咸阳的战略位置很重要。有文献说它“据山河之固,东向以制诸侯”。它向东可以制约战国时期的七雄五霸,是诸侯国之间的战略要地,后头又占据了关中平原这样一个良好的资源环境,特别是通过蜀道和后面的四川成都平原联系在一起“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这是司马迁讲的。因为这样的一种条件,秦占据了这个城市,它变得

3、强大,最后统一中国。当时,无论是秦朝的官员,还是秦始皇本人,对于他自己建立了这样一个统一伟业都有极高的评价。他们不知道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能够表现这种伟业,名字上要用皇帝的方式称始皇帝。那么建筑上、城市上怎么办?在文献当中,在考古学中发现,秦朝的宫殿极其分散,找不到规律。在咸阳周边地区到处都有宫殿的遗址发现,而且相互之间距离很大。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原因?它有没有一种规划的思想。通过查文献反推,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所谓“法天象地”。秦朝的宫如果把它和咸阳冬至日的星空来对照的话,发现他们之间有某种联系。在咸阳这个地方,冬至日那天晚上,当你遥望星空,然后你把星座图画下来的话。发现秦朝的宫殿是根据这样的

4、一个关系来布局的,它很多重要的宫殿都和当时那个时间的星座的位置是相关的。这样的情况在对金字塔的研究上也曾经提到过。这恐怕也是古代世界人们认识自然界,把两者结合在一起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在秦朝的宫殿的处理上我们发现,轴线变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规划的因素,而这个轴线不是我们今天说的简单的几十米,甚至上百米、上千米规模的轴线,而是很多公里的轴线。从秦咸阳宫的遗址一直连到我们的东海之滨,到锦屏山,它都有一种轴线的关系在里面。这种宏大的气象,在中国的封建王朝当中其实也是极其罕见。西汉长安是公元前200年开始兴建的,最早是兴建未央宫。其实它也是利用了秦朝的一些宫室开始建造的,到公元前189年左右,整个长安的城墙

5、才完成,整个城市基本上有了一个形象。长安地形图长安其实只是用了原来秦咸阳大区域的一个小部分,咸阳的范围很大。长安基本上是一个相对集中的一个宫城区。你会发现这个城市当中充满了宫殿,各个区域当中大部分被宫殿占据,而其它功能的部分很少。所以汉长安城基本上更像一个宫城。长安其实跟咸阳很接近,它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周边有华山、终南山、太白山等北山山脉,构成了一个很好的防御的体系,周边有函谷关、武关、散关、萧关等等,它是一个军事防御的重镇。对于汉代来说,选择在这个地方建城是有它的道理的。根据考古的调查,汉长安的实测尺寸大概是35.8平方公里。这个规模还是很大,其中宫殿区和官署区占到城市的2/3的位置,即2/

6、3的量都是宫殿和衙署。汉长安平面图长安在规划上继承了咸阳京畿大区的这种概念,它没有外郭,没有外城,它的城墙结合地形,是不规则的。宫殿占了大部分城市用地,宫室分散在城市的各个区域当中。汉长安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它随着汉代的发展,在周边发展了很多卫星城,叫做陵邑。就是一个皇帝的陵葬在那儿了,然后就迁很多人到那个陵那儿去,形成了一个卫星城。像长安这样的城市规划的体系,无论在早期的城市发展当中,还是在后期的城市发展当中都是不多见的。在城市当中,汉代有固定的市场。汉代的发展很繁荣,特别是跟中亚、西亚,跟西面的这种交流非常多,大量的外面的物资开始入到长安当中交易。所以长安的市场非常多。从一些画像砖当中

7、,看到有当时市场的形象,中间建一个市楼,四周是商铺。这种市的格局一直在中国后来的城市中沿用。秦汉时期的宫室秦灭了当时其它的六国之后,就把六国的宫殿照样在咸阳建一组,文献当中也记载:“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 就在咸阳的北山上把宫殿复制一组座在这儿。另外它建了自己的很大的一组宫殿叫阿房宫。这个阿房宫三辅黄图上记载“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十余里”。规模不得了。今天能见到的是阿房宫的前殿,也是它最主要的大殿的遗址。这个遗址东西长1300米,南北宽500米,高出地面10米,整个夯土的大台。阿房宫前殿遗址无法考证到底在上面建的什么样的房子,建在这样的一

8、个高台上,是前殿上是一座建筑,一座建筑尺度上不大可能,还是一组建筑,一组建筑怎么排布呢?在东西长1300米,南北宽500米的这样一个高台上该是什么样的?灭六国后怕六国的人反抗,把它们所有的兵器都收了,熔化了以后铸成了12个金人,金属的人像,立于宫门之前,这样的格局。根据考古发掘,有些先生提出证据,认为阿房宫当时实际上没有来得及建成,并不真的存在,只是一个正在建筑过程当中的东西。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秦始皇陵,在很多秦代的遗址当中发现了楚汉时期项羽打进咸阳以后放火烧城的痕迹,但是在阿房宫没有发现火烧的痕迹。所以阿房宫到底是什么,可能永远是个谜。它还停留在秦始皇和秦代大臣们的脑海当中,还没有变成一个

9、现实的东西。但是它的遗址今天仍然是非常惊人的,仅仅是这个夯土台,它的尺度就极其巨大。 汉代很特别,因为秦的时间很短,所以设想汉代和早期的周在体制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在刘邦刚刚建立汉的时候,他的大臣萧何就开始给他建宫殿。刘邦回来看了以后很不高兴:为什么秦刚刚亡,就又盖这样豪华的建筑,这样的宫殿不都是秦朝灭亡的导火索吗?为什么要建这样的东西?萧何回答:“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亡以重威。” 不盖这样的宫室,怎么能体现帝王的尊严呢?而且现在盖了,你的后代人就不用盖了,不用再花钱了。刘邦接受了这样的思想。后来他的大臣们按照来觐皇帝的礼节来崇拜他的时候,他自己说了一句:我今天才知道皇帝之贵。当时的宫殿在很大

10、程度上是作为国家统治象征来建造的。所以西汉初未央宫、长乐宫和北宫这样的一组宫殿就建造起来。在这个区域出土了很多重要的文物,如非常著名的长信宫灯(右图),非常讲究的宫廷中使用的器具,铜鎏金的这样的东西。而且它的灯光可以调节,油烟可以自己吸纳到灯柱的腔内,没有油烟,设计非常讲究。从未央宫前殿的遗址可以看出,它是在城的西南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上。未央宫遗址在城外还建了建章宫。根据文献记载,建章宫里面有阙,实际上是一个离宫。皇帝可以在里头行猎,阙的形式在很多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中都有反映。建章宫西汉的像明堂礼制建筑,根据资料也做了一些复原。秦汉时期的民居、墓葬及其它建筑 今天看到的秦汉时期住宅形象都是出自

11、于画像砖、画像石及一些冥器。即便是通过这样的一种途径,我们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汉代住宅的一些特点。如画像砖上面的住宅,可以看到它的院落。因为是东汉的,边上还有一个望楼,作为住宅的一个很重要的防御系统。前面有厨房,家里头养了很多家禽,甚至有鹤在庭院当中起舞的情景,是汉代庄园生活的场景。 在冥器当中我们发现了大量的建筑形象,这些冥器都是陪葬品放到墓里, 认为人死了后还能享受同样的这些生活,跟活着的时候一样的生活。这些冥器 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建筑形象。可以看到无论是彩绘、屋顶的形式,还是斗栱,在这些建筑上都非常清楚地得到了反映。很高的陶楼后面讲佛教的时候还会提到,汉代有很多这种楼阁建筑。汉代人相信“

12、神仙喜楼居”,神仙都喜欢住在高的地方,佛教传入了以后,他们也为佛(汉代人理解,佛也是神仙的一个类型)建了塔这样的一种楼阁式的建筑。在汉代出土的冥器中,有很多这样的形态。瞭望用的望楼。建在一个水池当中一个水榭,游览观景的建筑。水榭还有一个住宅,院落。灰陶院落作坊红陶猪圈陶的仓库,采取干阑式建筑的方式,架空这样的一种形态,很功能化。陶仓库陶的水井,反映当时很成熟的技术。用一个滑轮把那个水桶放下去打水,这种方式流行了两千年,一直到20世纪。这样的井在很多的中国农村地区仍然都在使用。河南内黄汉代村落在河南内黄三阳村,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遗址,就是三阳村的汉代村落遗址。这个地方是一片沙地,是河流改道之后冲

13、击出来的。当地人想修一个水渠,在挖水渠的时候,发现有遗迹。做了清理以后,发现是一个汉代的。应该是村落的遗迹。墓葬是秦汉时期一个很重要的建筑类型。最著名的如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今天只剩下一个山坡,一个巨大的山坡。秦始皇陵遗址秦始皇陵原来是什么样子?杨鸿勋先生做过一个复原,认为它本身也是一个高台建筑,一个九层高台,非常大的一座建筑。秦始皇陵复原图秦始皇的始皇陵是把他的国家按照他理解的方式埋到了地下,所以环绕着始皇陵边上有军阵,有非常著名的兵马俑。里面有专门放盔甲的地方,还有各种各样作坊的俑的场景。秦兵马俑汉代的陵墓也都规模很大,跟秦始皇陵也有类似的地方。但是汉代陪葬的东西跟秦始皇陵比起来发生了很多的

14、变化。比如我们现在知道的汉阳陵(汉景帝的墓)汉阳陵遗址汉阳陵的一部分陪葬坑已经进行了发掘,里头俑的尺寸比兵马俑要小很多很多。但是它完全是按照汉代帝王的宫廷生活方式,有各个部门,如厨房及其它的各个部门,甚至有专门为他养的牲畜埋葬。汉俑在汉代墓葬当中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用木头来建整个的墓室。如在北京的大葆台汉墓,出现了一种形制,在古代文献当中有记载,叫“黄肠题凑”。就是把柏木做成一定尺寸的木方,然后把它堆叠在墓穴里,构成一个巨大的墓室。黄肠题凑北京大葆台汉墓墓室 春秋时期楚国的墓葬当中,也见过类似的情况。河南信阳长台关7号楚墓墓室汉代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这样的一种墓葬形式,汉代的墓葬形式是极

15、其丰富的,特别是汉代的砖石墓葬,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战国、两汉砖墓结构根据墓葬的需要,砖的加工,包括砖之间交接的榫卯,都有它很独到的地方。在这个时期砖结构在墓葬当中已经发展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地上的建筑主要还是木结构。几个汉代墓葬的情况。打虎亭汉墓里面有极其丰富的壁画,反映了当时汉代的宴饮生活的。可能是墓主人当时生活的场景。四川东汉的麻浩崖墓在这个崖墓上面有很清楚的斗栱的痕迹,反映当时建筑的做法。包括它的椽子、瓦,都非常真实地刻画出来。更有意思的是在麻浩崖墓当中还出现了佛像,所以我们可以确认地说,在东汉时期佛教已经传播到了像乐山这样的地方。汉代的建筑非常丰富,还留下了一些其它类型。如阙,现在保留下来的石阙数量比较多。下图石阙是一个庙阙,是登封太室山(嵩山),这是太室山的两个进山的庙阙,也是一个入口的标志。这种形式一直影响到后来中国的宫殿建筑,包括后来北京故宫的午门,都受到早期阙的影响。四川雅安的高颐阙是一个墓阙,现在保存非常完整的石阙。四川雅安的高颐阙从上面的雕刻,可以反映当时木结构建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