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策略建设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802211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策略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策略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策略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策略建设(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策略建设作者:李德兰 阅读文学作品包含理解和鉴赏两个层次,理解是指搞懂文学作品的词义、句义、全文大义,鉴赏是指鉴别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写作手法、篇章结构,以及鉴别和欣赏它的思想感情和主题的意义,并对文章作恰当的评价。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仅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引导,还需要学生积极配合。下面笔者对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进行了分析。 1.读懂文章,训练语感,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力 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第一步就是对文学语言有感受力。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由字、词、句、段落组成的,能将文章中的字、词、句读懂是鉴赏文学作品最基本的要

2、求。在课本中选编了大量的文言文与白话文,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难免会有困难。因此,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还要求老师对一些困难的词句进行指导。特别是对于文言文,很多的字和现在的汉语有不同的意思,而且有的词还有多种词义和用法。老师讲解时要分析透彻词句,找出一些规律,或者是进行一些趣味性的教学,让学生有更深刻的印象。学生只有将文章中的字、词、句的意思掌握好,才能熟练运用,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 除了读懂文章之外,朗读训练也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脑海中会浮现出自己所阅读的文章所描述的情景,这样就使得文学作品变得鲜活、立体。多次对文章进行朗读就能更多地感受作者文章中所描述的意境,从而加深对

3、作品思想感情的体会。这样,反复地进行阅读训练,不仅能提高语言感受力,更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提高鉴赏能力。 读文章不能马马虎虎,朗读文章时不仅要语音准确、语句清晰,还要声情并茂。只有在朗读时读出文章的情感,才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因为在读出文章中的情感时必定是对文中的词句进行了揣摩。在揣摩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会对文章的理解更进一层。 朗读与理解文章是培养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的最基本的一步,而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还要对文学知识和其他领域的知识不断拓宽。 2.学习文学作品知识 文学作品的鉴赏除了要对文章进行阅读之外,还要掌握文学作品中的基本知识。因为在鉴赏文学作品

4、时还包括对主题、材料、语言等进行鉴赏。在这方面老师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将课本上的知识深入生活,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可以制订一些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计划,通过学习与训练让学生对文学知识有比较深刻的印象,这样才能将那些知识记住并进行运用。 学生除了要掌握老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文学知识外,还要课后积累其他知识。只有多积累知识和材料,才能提高感悟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要做到这些可以课后增加阅读量,同时增强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力。 3.了解文学作品的作者与创作背景 对文学作品作者的了解应该是积累文学知识的一部分,因为在学习文学作品时必须掌握一些着名作者的基本情况,那样在对这些作者的

5、其他文章进行鉴赏时才会无阻碍。但是,在对一篇文章进行鉴赏之前,除了要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之外,还要了解作者当时的思想和心境,这样才能更容易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文学作品是现实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作者用来表达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意见态度。因此,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具有不同的风貌;同一时代、不同作者的作品具有不同的思想与情调;同一个作者会因为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其文学作品将蕴含不同的感情。所以,在鉴赏文学作品之前,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是必备的功课。 4.学习鉴赏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 4.1着眼整体,鉴赏局部。 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时,都是先确定中心,从整体出发写作局部,以各个局部构成完整的作品。作品

6、的某一个局部既有它独特的感情,又和其他局部相联系,共同表达主题。因此,在鉴赏局部时不能将其分开理解,而应该结合文章的主题思想对局部进行理解,再融入整体的文章中,从而更全面地体会和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 4.2根据文章的体裁进行鉴赏。 文章有很多不同的体裁,而不同体裁的文章要抓住不同的重点进行鉴赏。虽然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表达主题的方式不同,但是运用的表达手法大多相同。所以,在鉴赏文章时,要根据不同的体裁抓住表达主题的方式,然后围绕主题的中心思想对文章运用的表达手法进行分析与鉴赏。下面以小说为例,分析如何根据其体裁特征进行鉴赏。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的描写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

7、鉴赏小说之前,要先对小说的写作背景进行了解,然后对小说所描述的环境进行分析,结合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文章中所描述的环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与环境的关系。在了解了文章中的环境描述后,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对文中的环境进行分析,从而达到更加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目的。对文学作品的环境有所了解和分析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理清文中的人物关系及人物特点。在小说的鉴赏中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能更进一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小说中人物的性格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影响造成的,所以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在分析了人物的性格以后,要对文章中的人物关系进行分析。小说中人

8、物的关系能体现故事的曲折与生动,还能更好地塑造人物的形象,体现小说中尖锐的矛盾斗争。总之,在鉴赏文学作品时,要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抓住文章的要点与中心思想,深刻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5.结语 在鉴赏文学作品之前,老师必须对文学作品的知识进行讲解,并让学生掌握到位;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多积累课外知识,培养语言感受力,积累文学知识;还要多鼓励学生朗读文章,帮助学生增强语感与对文章的感受力。鉴赏文学作品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在对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在鉴赏文学作品时就能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多种体裁,只有对各种体裁都了解了才能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当一切需要积累的知识都积累后,在鉴赏文学作品时就要将文章的体裁与作者的相关信息、文章的背景等其他方面相结合鉴赏文章。培养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一方面的能力提高后使语文学习更轻松,还能提高学生的感受力与领悟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非常必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