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说明文5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801892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间故事说明文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民间故事说明文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民间故事说明文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民间故事说明文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民间故事说明文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间故事说明文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间故事说明文5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间故事说明文5篇 民间故事两个懒汉的故事传说在古埃及有一个懒人村,村里的老老少少都特别懒,村里最懒的人叫刘大毛,他有个姑父住在旁边的勤劳村里,有一日他决定去投奔姑父,姑父热情地接待了他,可时间一长,姑父有点讨厌他了。因为这个人实在懒得什么事也不肯干,他姑父忍无可忍了,把他赶出了家门,临走时,给他拿了三张大饼。“上哪儿去呢?”懒汉不知去哪儿才好,没办法,就把装有三张大饼儿的包裹吊在脖子上,毫无目标、漫不经心地走着。可是走着走着,肚子饿起来了。“啊,肚子娥了,真想吃大饼啊,可是要取出来吃,可太麻烦了!”真是一个少见的懒汉,他为此忍着饥饿。“怎么没人来啊,要是有人来的话,就请他帮忙解开包裹。”他边

2、走边想着,这时,从对面走来了一个头戴斗笠,张大嘴巴的男人。“嘿嘿,莫非他饿慌了,才把嘴张得这么大?”他这么想着,等他走过来。“喂,能不能替我解下吊在脖子上的包裹啊?里面还有三张大饼呢,让一张给你怎么样?”于是,那男人回答说:“你说什么呀,我的老弟,我真愁斗笠的绳子松了,而系起来又是那样的麻烦,所以才张开大嘴,好让下巴去绷紧那绳带啊!”后来,两个懒汉一个饿死了,另一个因为嘴张得太大累死了。民间故事耍龙灯的传说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耍龙灯,闹花灯的习俗,而耍龙灯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前,人间风调雨顺,王母娘娘趁着天气好,就开了一个盛大的宴会。但是,玉帝很爱喝酒,而且一喝就喝的酩酊大醉。这

3、不,这一天他又喝醉了。宴会结束后,他又忙着写雨簿,一下疏忽,把雨簿写错了。这下人间可大乱了。有的地方洪水暴发,有的天地干旱。有条青龙知道了,悄悄地飞上天,偷偷改了雨簿。这时,玉帝也察觉到雨簿写错了,所以,他打开了雨簿。呀!雨簿好象被人改了!他马上派人查找是谁该了雨簿,最后,他才知道是青龙改的。他很生气,所以,他马上派丞相到凡间去追杀青龙。丞相来到凡间用尽了各种办法最后处死了青龙。死后的青龙化作一只神鸟,天天在灵宵殿外哭泣,玉帝很内疚,明明是自己写错了雨簿,还要处死给自己改错的青龙,所以,玉帝让百姓们隆重纪念为民造福的青龙。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老百姓就会用竹子扎成龙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扛

4、着龙灯游街串巷,以表示对青龙的感激和怀念。这个风俗一直传到了现在。民间故事剪纸里的故事剪纸是民间艺术的瑰宝,今天,我在语文书上就好好地见识了一番。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对要好的朋友了。它不禁令我的思绪飞向了那遥远的小山庄夕阳西下,吃饱了的老牛和它的小主人,走在回家的路上。老牛缓慢地走着,那双充满温和目光的眼睛,时不时朝他的小主人望去,小主人坐在牛背上,脸上充满了微笑,嘴里哼着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老牛随着节奏欢快地晃动着牛头,甩着小尾巴。突然,小主人发现前面有一个蹒跚的身影,正背着一个大篮子吃力地走着。小主人对老牛说:“快点走吧,天色已经晚了,我们赶

5、快去帮帮那个人吧。”老牛似乎听懂了小主人说的话,不由自主地加快了步伐,近了,近了,小主人认出了那个人是他的好朋友小铜。小主人连忙喊道:“小铜,小铜,和我们一起回去吧!”小铜回过头来一看,是他的好伙伴阿志,也高兴的叫道:“阿志,遇见你真是太好了,我正急着什么时候才能到家呢!”“来,我拉你上来。”阿志说。老牛挨近了小铜,牛背上的阿志伸出了双手,接着小铜,使劲往上一拉,小铜也上了牛背。牛背上的一对好朋友开心地笑着,唱着。他们感染了老牛,老牛下山的步伐也变得那么轻松欢快民间故事狄青励激士兵狄青是宋朝的一员大将,他出身低微,脸上一直留着当士兵时刺下的符号。当时,仁宗皇帝说,你已经是朝廷大将了,可以把脸上

6、的印记去掉。但狄青不肯,说是留着它可以激励土气!一次,狄青带大军出征侬智高。部队路过桂林城南大道边上的一座大庙,有人对他说,这座庙里的菩萨据说是很灵验的。狄青一听,心血来潮,就吩咐部队停止前进,要亲自进庙祈祷。狄青焚香祷告之后,又从袋里取出一百枚铜钱来,捧在手里,在菩萨面前许愿占卜,说道:“我把这一百枚钱抛洒在地上,如果全部是正面朝上,那就证明这次出征定能大获全胜。”从前的铜钱,一般都是正面祷字,反面铸图案。现在一百枚铜钱抛洒下去,要全部正面朝上,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可是狄青却偏偏要占卜,这不是太冒险了吗?万一做不到,岂不动摇军心?狄青边上的人急了,纷纷上前劝阻,狄青却一概不听。就在众目睽睽之

7、下,狄青屏声息气,悠然把手中的铜钱全都抛洒了出去。手下土兵过去细看,嘿!神了,一百枚铜钱全部是发面朝上。刹那间,庙里庙外群情振奋,士兵齐声欢呼,军威大振。狄青也喜形于色,当即吩咐手下,取来一百枚铁钉,按照铜钱落地的部位,照原状将铜钱钉在地上。又在上面盖上一只大青纱笼,保护起来,告诫庙憎,不许任何人碰动。然后又在菩萨前祷告说:“待大军凯旋之日,再来谢神取钱。”说罢,狄青翻身上马,雄赵赴,气昂昂,挥师出发。此去果然所向披靡,捷报频传。大军凯旋回师,又路过这座大庙,这时候,狄青才召集身边的将领、幕侪,让他们一起来观赏这神奇的铜钱。这一暑,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一百枚是特制的铜钱,正反两面都是字。这一

8、来,大家对狄青的智谋也就佩服得更加五体役地了。民间故事鱼贩的故事传说很久以前,牌坊胡同住着一个卖鱼的鱼贩子。这个鱼贩子在石牌坊底下摆了一个鱼摊,来往过道儿的人很多,都顺便从鱼贩子那买点鱼回家吃,一时间,鱼贩子的生意还挺兴隆。可是日子一长,鱼贩子开始动起了歪脑筋。在卖鱼时,鱼贩子用小手指压秤杆头,明明是十四两(古时十六两为一斤),他用小指向下轻轻一压,再把秤砣往一斤星上一挪,买主一看秤稍高些,定不住星,就乐呵呵的将鱼买回家了。鱼贩子自认为聪明,可时间一长还是被精明的人发现了他的损招。人们开始议论纷纷,可鱼贩子不但不悔改,反而认为自己招高一筹,不理会别人对他的讲究(议论),充耳不闻依旧做他骗人的生

9、意。一天,鱼贩子正在牌坊底下卖鱼,一个岁数大的老太太手捧一包鱼来找他:“卖鱼的,我刚才从你这买一斤鱼,到那个铺子一称差二两,是不是你的秤有毛病啊?”鱼贩子一看找上门来了,知道不妙,又见原本有几个掏钱要买鱼的人又把钱揣回了衣袋。见此情景,鱼贩子抬头指了指石牌坊起誓说:“我鱼贩子卖了这么多年鱼,要有一次缺斤少两的话,就让这牌坊角掉下来把我砸死!”话音刚落,就听“咔嚓”一声,人们吓了一跳,等回过神来一看,刚才鱼贩子用手指的那个石牌坊角真的掉了下来,鱼贩子已被大石角砸死了。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到现在,当年从石牌坊顶上掉下来砸死鱼贩子的那个大石角至今仍然还躺在牌坊底下。“三尺头上有神灵”,人无论做什么都是在给自己做,这也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天理,希望人们都能从这个民间传说中得到一点启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