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说明书总体设计规划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800209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8.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丽乡村说明书总体设计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美丽乡村说明书总体设计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美丽乡村说明书总体设计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美丽乡村说明书总体设计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美丽乡村说明书总体设计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丽乡村说明书总体设计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乡村说明书总体设计规划(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录 / 第一章概述1一、规划背景1二、村庄概况2三、村庄建设现状2四、现状问题5第二章规划总则5一、规划依据5二、规划原则6三、规划期限7四、规划围7五、规划目标7六、上位规划解读7第三章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8一、规划思路8二、村域规划8三、村庄产业规划13四、村庄布局与建设规划14第一章 概述一、规划背景1、国家层面中共十八大: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口号,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结构、农业发展结构、生态安全各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把坚持农体地位、增进农民

2、福祉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互促共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2、省层面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总书记关于“中国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的重要指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省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3、征求意见稿) 关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具备条件的农村全部建成“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美丽乡村。3、市与市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2015年 07 月 31 日,市和市申办 2022 冬奥会成功,市承接冰上项目比赛,市承接雪上项目比赛,而崇礼区被列为未来雪上项目的比赛地,建设好崇礼的农村,向世界展示崇礼乡村美好形象成为未来工作的一个重点。二、村庄概况1、区域位置高家营镇位于市区东北部,崇礼区西南部,东靠西湾子镇和四台嘴镇,北部和东北部为石嘴子乡和红旗营乡,西南部和市区接壤,南部隔长城与县相望。巴图湾村隶属高家营镇,位于高家营镇的东

4、部,距高家营镇镇政府20公里。对外交通主要有094乡道和S242省道,094乡道北通红旗营乡,高家营镇镇区。承高速自村庄东侧由南向北横贯而过,巴图湾村设置有高速出入口,位于场上村南侧,距离巴图湾村约1.8公里。 2、自然条件巴图湾村所处地域属东亚大陆型季风气候,中温带亚干旱区。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干燥寒冷。全年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3.27,最冷是一月份,平均气温-15.7,最热是七月份,平均气温19。全年无霜期为105天,年平均降水量489毫米。常年主导风向,冬季为东北风,夏季为西南风。3、经济社会条件巴图湾村域面积8.58平方公里,其中村庄建设用地7.77公顷

5、,;耕地面积585亩,人均耕地1.07亩,以种植露天蔬菜、大棚蔬菜为主,少量种植青玉米;退耕还林地面积721.95亩,水浇地555亩;第三产业已外出务工为主;2014年村庄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4、村庄人文资源条件元朝年间就有此村,当初是蒙古人巴图在此定居,取名巴图湾,后来汉人增多,村民演化为巴图湾,蒙语中巴图湾意为结实坚固的意思。现状巴图湾传统村落氛围浓郁,窑洞文化底蕴深厚,现有多处保存较好的窑洞,石砌墙,生土建筑随处可见,具有 良好的生态自然基础 。三、村庄建设现状村庄布局依山就势,住宅以庭院式一层住宅为主,主要集中在094乡道西侧和南侧建设,村庄南部老旧建筑较多,民宅分布较自然。(一

6、)建设用地2015年底,巴图湾村总户数226户,总人口546人,巴图湾村庄占地8.06ha,其中建设用地7.9ha。村庄现状各类用地如下表所示:表1.1 村庄现状用地一览表序号用地名称面积(ha)1V村庄建设用地7.92其中V1居住用地4.10V2公共设施用地0.14V3生产设施用地0.70V4道路广场用地1.573N对外交通设施用地0.394E非建设用地E1水域0.165村庄总用地8.06(二)民居建筑巴图湾村现状居住建筑均为单层独户式院落,老旧民居多为红瓦、土坯加红砖墙体或土坯加石头,新建民居多为红瓦、红砖墙体,少数民居墙体为水泥抹面,建筑风貌参差不齐,未能充分表达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由于

7、受山地地形影响,村民住宅呈团状线性分布在台地上,住宅基本以行列式布局,构成村庄整体的空间布局结构。(1)宅基地使用情况经调查巴图湾村现有宅基地220处,其中179处上有房屋,巴图湾村现有荒废闲置房屋79处,占总量的35.91%;村庄出现较严重的空心村现象。(三)公共服务设施现状村庄公共服务设有村委会、卫生室、小卖店、废弃小学;全村仅有3个健身设施,全部集中在村委会院,且已经部分损坏。村庄卫生室结合农户设置,没有单独的门诊室。小学位于村庄南部,占地约600,建筑面积130,建筑质量较差,现状已经废弃;村只有3处商店,主要集中在村庄中部规模较小,各类日用品储备不齐全。(四)基础设施(1)道路巴图湾

8、村现有094乡道路与对外联系,路面宽度6米左右,路面质量较好,缺少便道以与道路绿化;村主要街道已经用水泥硬化,宽度为1.5-3米不等,其余未硬化道路均为土路,道路系统不完善,路面较窄,断头路多。村现有路灯31盏,其中2015年新增太阳能路灯20盏,质量较好。(2)给水村庄现状供水为集中供水。水源井位于村庄西部,为三处泉眼。建设地埋式水池1座,供水管道最大管径60mm,主管主要埋设于村南大街和村北大街,埋深为1.5米。(3)排水现状沿094乡道西侧和两侧设有排水沟,排水沟设置方式为明沟,沟垃圾积存严重,严重影响排水情况;村雨水沿路直接排入村庄周边洼地。(4)电力村现有3台变压器,2个30KVA,

9、1个100 KVA,现状变压器数量能满足村民用电。(5)电讯村现状有线电视和有线广播普与率95%。(6)供热村农户大部分是依靠各自的土煤炉连接土炕取暖。(7)燃气村民做饭主要是以烧柴为主,其中有30%家庭有液化气,但不常用偶尔雨天做饭使用。四、现状问题(一)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农民脱贫致富任务艰巨村庄耕地质量贫瘠,人均耕地少,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缺少促进村民致富的主导产业。村庄缺少农业生产经济组织和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中市场组织差,农民生产观念落后,科学技术应用率低,导致农业生产收益低,增收渠道不足。(二)各项设施配套差,影响村民生产生活水平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只有部分主干道为水泥路,其它道路

10、均为土路;村庄排水设施不健全,道路没有污水管,无污水处理设施,村是生活污水都是随地乱泼;村厕所均为旱厕,卫生条件差。村庄公共设施配置不完善,缺少文化活动、养老、停车设施与供村民休闲娱乐的绿地广场等。(三)村庄整体环境不佳,严重影响村庄人居环境村庄整体环境脏、乱、差。村庄环境卫生管护制度不健全,导致垃圾乱堆乱放,杂物沿街乱放;部分养殖与居住毗邻,人畜共院;村庄建筑风貌杂乱,新旧建筑交织,整体建筑质量一般,屋顶、墙体外立面等不统一;村庄部绿地少,村民缺少公共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五)老龄化严重,文化水平偏低,导致村庄发展动力不足村庄老龄化严重,村留守人员60岁以上占总人数的23%。整体文化水平低,

11、思想观念保守,自我发展意识差,缺乏现代商品经济观念,对新事物缺乏接纳性。第二章 规划总则一、规划依据(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2008);2、村镇规划编制方法(试行) ;3、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4、村庄整治技术规(GB50445-2008);5、村镇规划卫生标准(GB18055-2000);6、住宅设计规(GB50096-2011);7、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32000-2015);8、农村防火规(GB50039-2010);9、省城乡规划条例(2012);10、省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导则(征求意见稿) ;11、市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编制导则;12、省村庄环境综合

12、整治规划编制导则(试行)(2012);13、国家、省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二)文献资料1、崇礼连片美丽乡村总体规划设计 ;2、高家营镇总体规划(2011-2020年);3、崇礼县高家营镇巴图湾村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总体规划(2015-2030年);4、国家、省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5、高家营镇人民政府、巴图湾村委会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二、规划原则(一)实际出发,农民自愿在美丽乡村创建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征求农民意愿,不搞强迫命令,把群众公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基本要求,切实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依靠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建设美丽家园。(二)创新驱动,市场运作坚持解放思想,推

13、进机制体制创新,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多元化支持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制定相应的美丽乡村规划和实施措施。(三)分类指导,表达特色充分考虑村庄依山傍水、紧邻省道的特点,注重村庄的差异性,因村施策。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不照搬照抄城镇建设模式,突出乡村特色,保持田园风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注重农村文化传承,彰显地域文化。(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优先做好生态保护工作,注重与自然环境整合,注重采用节能、环保、低碳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实现绿色发展。(五)整体协调,分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应依据城乡总体规划,统筹协调,重点示与面上推广相结合。制定年度工作计划,重点区域率

14、先突破,分类分批按计划实现预期目标。三、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2020 年,其中近期为2016年。四、规划围总体规划围:与村庄行政管辖围一致,村域总面积8.58平方公里,村庄用地面积8.06公顷。五、规划目标围绕“村村美丽、家家兴业、户户和谐、人人幸福”总体规划目标,通过产业提升、旅游带动、文化挖掘、村庄整治、土地整理、生态保护等综合实施,表达出具有崇礼地方新农村建设特色的风情韵味,使之成为农村居民创业就业的基地、休闲旅游胜地和展示新农村建设成就的窗口。六、上位规划解读(一)规划概要1、崇礼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该规划详细划定了巴图湾村村庄建设用地、基本农田、一般农

15、田、园地、林地、牧草地、自然保留地等各类用地的界限、同时确定了该村主要向东发展建设用地。2、市崇礼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20102020年)规划巴图湾村处于崇礼县高家营镇东部,同时处于县域西南经济区,重点以发展生态修复,农产品物流加工业、林业为主。3、市崇礼县高家营镇规划(20102020年)规划巴图湾为基层村,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主。4、崇礼连片美丽乡村总体规划设计规划确定巴图湾村位于崇礼连片美丽乡村的生态社区片区中;村庄产业以高标准现代化农业、林果经济为依托,打造都市农园、生态生活的现代化新型旅游乡村;乡村主要色调以淡雅为主。5、依据市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指引设计编制导则,根据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发展、传统风貌等因素,确定崇礼区属于城市规划片区。该区域美丽乡村建设应以采取精品示模式、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中心村建设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