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798699 上传时间:2022-07-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 品 地 理 教 辅 资 料 2019.5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地球仪和手电筒等演示地球的自转,知道地球自转的定义、旋转中心、方向和周期。2.利用地球仪能正确演示地球自转,并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地球的自转方向。3.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自转过程,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现象,并能把它们应用到生活中去。4.通过演示和探究,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地理学习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大地球仪一个、小地球仪若干【教学手段 】实物演示与多媒体辅助教学

2、【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或亲身感受到许多现象,如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昼夜的更替;当世界杯足球赛在欧洲国家举办时,我们需要后半夜起床看球观察下图,思考:为什么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为什么地球上会有昼夜更替现象?这些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昼与夜学生讨论。设计意图:从身边的地理现象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承转: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地球的自转运动吧!【自主学习】学习一:什么是地球自转?1.教师用手轻轻转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面向全体学生,多演示几遍地球的自转,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www.21-cn-2.学生(23人)上台演示地球的自转,教师指导

3、学生正确演示,发现有误,及时纠正。3.学生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仔细观察地球自转的旋转轴地轴。4.结论:什么是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自转)学习二:地球自转的方向。指导学生正确转动地球仪,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1.正确转动地球仪,面对赤道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2.把转动着的地球仪的北极朝向自己,观察其转动方向。(逆时针)3.把转动着的地球仪的南极朝向自己,观察其转动方向。(顺时针)4.课件演示从北极上空、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5.如何画自转的方向?(北逆南顺)总结:不管从哪个方向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永远是自西向东。学习三: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阅读教材,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4、_小时,也就是一天。学习四:地球自转为什么产生昼夜更替现象?阅读教材11页第二段并观察“昼与夜”图,思考下列问题。1.地球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2.如果地球是透明体,太阳光照射地球时会怎样呢?(都是白昼,没有黑夜)3.归纳地球产生昼夜更替的原因是什么?(地球的自转)学习五: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致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的差异?1.图中玲玲和姨妈互致问候存在什么差异?(时间的差异)2.为什么会有时间差异?(地球的自转)归纳: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还使

5、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间的差异。【合作探究】1.假设地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地球还会产生昼夜现象吗?不会,如果地球是一个透明体,地球上只有白昼,没有黑夜。 2.室里,用手电筒或蜡烛等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自西向东缓缓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布。本题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实验来验证昼夜交替的现象。演示要领:左手拿地球仪底座,右手向外(右)拨动(自西向东)地球仪。演示口诀:左手持球右外拨,自西向东细琢磨;不同角度定方向,北逆南顺不用说。演示结果:多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并现象记录下来:从赤道上空看,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6、方向。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一天中,人们的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的关系。我们自古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即日出开始了白天活动,日落时应结束劳作回来休息,通过一晚的体力恢复,以备第二天的劳作。这反映出人们在顺应与遵循着地球自转的运动规律。昼半球时提供光和热,利于人们活动、工作;夜半球时人们活动因黑暗受限。由此可知,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都与地球的自转现象息息相关。4.图1.17,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致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的差异?由图可知,两人是以对方的实际时刻互致问候的。纽约与北京的经度相差很大,处于相对的两半球,昼夜和晨昏变化相反,图示时刻纽约已位于黄昏后,即将转入夜

7、半球;而北京则位于晨昏线东边,旭日升起,处在昼半球范围内。【小组活动】两名同学一组,合作探究从不同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指导学生正确转动地球仪,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1.正确转动地球仪,面对赤道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2.把转动着的地球仪的北极朝向自己,观察其转动方向。(逆时针)3.把转动着的地球仪的南极朝向自己,观察其转动方向。(顺时针)【课堂小结】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板书设计】 定义方向周期产生现象自转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自西向东1天昼夜更替、时间的差异【拓展延伸】如何判断晨线和昏线?先确定地球自转方向。顺着地球的自转,如果从黑夜变为白昼,为晨线;顺着地球的自转,如果从白天变为黑夜,为昏线。在晨线上的地点马上进入白天,在昏线的地点马上进入黑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