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1797144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因此,教师在教会的同时,必须让学生“会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重视学法研究、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实验、学会自学、学会质疑问难。,我们必须牢记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一、指导预习。 预习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通过

2、自学对新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形成一定的表象。这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新知识,是很有帮助的。而且学生有了一定的预习基础后,教师在教学时就能更多地让学生通过尝试来获取新知识,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例如,在上新课之前,提出几个能引起学生注意的问题作为预习的作业,提高学生预习的兴趣。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就能形成预习习惯。再如,请同学在预习中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或认为比较难理解的地方作好标记,在课堂上提出来,师生共同探讨,这样既节约了不必要的讲授时间,给学生充分的探讨时间,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听课具有针对性,为掌握新知识做好心理方面的准备

3、。 二、培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必备的素质,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最基本的保证,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学生良好的习惯,才能培养出人才。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一是要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喜欢多动,注意力不稳定,这就要求教师讲课要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用生动的语言吸引住他们,从而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并且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少讲,放手让学生探索、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是要认真观察,用心去记。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找出知识之间的异

4、同及联系,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让学生用心记常用的数学数据及公式、准则等,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三是要规范书写,准确计算。教师要做好示范作用,把字写得工整、美观,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对学生的书写提出要求,要求准确、工整,整洁,并且要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三、鼓励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启发学生提问,学生不会质疑,即使教学手段再先进,形式再新颖,也难免走入灌输式的老路。因此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开阔思路,多思善想,质疑问难,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其次指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最后还要启发学生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5、时,我出示了一道判断题“0.650.1255,开始大部分同学都说对,只有少部分同学说“不对”,这就引起学生的疑问,大家争论了起来,我于是组织同学讨论,通过验算发现是错的,再往下找原因,得出“被除数、除数扩大了100倍,商不变,但是余数也扩大了100倍”。这样通过质疑,学生发现了问题并解决了问题。 四、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自学思维的形成。学生学习的兴趣离不开教师的诱导和激发。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

6、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电脑演示相遇的全过程,使学生充分理解“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的含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生动、形象、直观、科学地虚拟现实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思维开始活跃。 五、合理评价。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必须准确而又符合实际,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他们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教师对学生的中肯、恰如其分的评价,都会给学生一种满足、自信。教学评价注意不要由教师垄断,应让学生对学习上的优缺点作自我评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如: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开展同学间互相帮助评价,“这位同学做对了吗”,“为什么不对”,“应该怎样改正”,“你有什么不同的做法”等等。通过互相反馈和评价,学生学会了评价别人,也更学会了评价自己,因为在评价过程中,必须自己先作出判断,发现它不合理在哪里或错在哪里,在评价过程中,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的愿望是强烈的,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