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795043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论文关键词】经济法教学改革案例【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开展进步,具有根本的经济法律意识是经济类人才成长的根底,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经济人才是教师的职责。为提高经济法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就要分析该课程存在的缺乏之处,进而提出对教学改革的几点对策。“经济法概论作为高校经济学专业的根底学科,具有实践性极强的特点。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要培养出现代化的新人才就不得不与时俱进,而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开展对人才素质提高的要求。如何提升经济法概论的教学实际用途,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一根底学习较少,学识根底薄弱“

2、经济法概论的教学内容多,但教学学时较少,因此在各高校,“经济法概论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老师一个人讲,学生根底弱,听不懂,无法融入课堂里,这样就使得主角配角位置颠倒,必然无法令人满意。二教学手段相对陈旧如今,案例教学以及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方法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种课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的还是灌输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对老师或是知识具有依赖性,学生学习只懂皮毛,不懂得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思维狭窄,不会产生创设性的思考。这样的教学是无法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不能只是满足于简单讲授经济法律的根底知识。教师应该主要注重引导学生

3、去真正理解法律的内涵、阐释立法的精神和原那么、提高学生应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材缺乏层次感教材是教师的教学依托,是教学环节重要的组成局部。但是?经济法概论?教材的内容偏多,而且繁杂深奥,大多数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学习,教材大多只是起到参考价值,而且较为陈旧,无法做到立足实际,与实际问题严重脱节,如?劳动合同法?等章节更新缓慢,无法做到对现有问题进行实际分析,且逻辑混乱,重点不突出,缺乏层次感。四传统的考核结果束缚学生的学习潜能目前我们高校的考试主要还是闭卷考试,这导致学生还要遵循为了考试而学习,学校的一切工作也是围绕考试这一主题展开,让分数来作为测评师生成绩的重要依据。在这样的传统学习环境

4、中,使得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考高分,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无法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高。二、教学改革的建议一调整课时设置不同专业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不同,不能只是单纯地给学生奠定法律根底。在初步明确根底知识的情况下,对于经济学和非经济学专业进行差异对待。经济学专业建议先开设?法律根底?这一课程,在此根底上设置?经济法概论?,两者课时合计60课时,中间10课时实现实训;非经济学非法学专业可直接开设?经济法概论?,但要保证48课时以上,中间有8课时以上实现实训。二重点必须突出,逻辑必须清晰经济法教学内容繁多,突出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很好的方法。首先应按照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来取舍课程内容,形成

5、自己的专业需要,如学经济管理专业的,就应注重市场管理法等的学习;学会计专业的,就应注重税法、金融法等的学习。同时还要注重与时俱进,比方将新出现的热点问题或最新立法及时的融入到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热点,思考热点,开拓学生的思路。三结合学生专业素质的不同要求,丰富教学手段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开放教育环境下的经济法课堂教学应该是开放、灵活多变的教学,注重教学的创新与开放。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将课外的知识充实进课堂,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课外的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如参加一些学生法学社团,也可以与

6、法院建立经常性的实习观摩基地。另外,强化案例教学及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使用,将单一的课堂讲授变得多样,可以进行讲课、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社会调研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课模式。案例教学是一种具有极大开展潜力的教学模式。案例的选择应重视符合“三实实战、实用、实务带动“三基根底知识、根本概念、根本理论的要求,尤其要重视一个“实字,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可以有实际作用的,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及探究欲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如今常见的案例分析法有三种:列举案例法、讲评案例法、讨论案例法。1.列举案例法是指在授课中,教师为了更具体形象的阐述重点难点内容而列举一个或一组典型案

7、例,案例可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也可以是对真人真事进行加工修改后的案例。2.讲评案例法是指教师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某一教学重点而对一案例进行深入的解剖与分析,并通过讲评案例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课本理论。在进行这样的教学时可以使用电化教学方式,比方播放民事审判的录像片,边看边讲评。3.讨论案例法为了加深同学们的学习印象,稳固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某一主要章节讲授完后,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教师需要事先准备有针对性和难度的案例,并且人们大都对这个案例有不同的见解和结论的。案例要有详细的情节,教师在介绍案情后,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经济法知识来分析解决案例。小组讨论,大班讨论都是可行的方法,

8、也可以先合后分或先分后合。尽量让每一个学生有时机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在最后要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及总结,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四结合学生专业素质的不同要求,完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各章节的内容给学生布置讨论题,组织学生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开展讨论,以学生在案例的处理表现,作为平时成绩,以此调动学生参与问题讨论的积极性。经济法的教学应根据专业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选择,对于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可以出题进行统一考察。通过经济法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们能够深入理解和把握经济法理论,能够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同时课堂的教师不要固守传统的法律院校的教学模式,应从不同方面做工作,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参考文献】【1】张慧琴.浅谈经济法概论中的案例教学j.文教资料,2021,2.【2】宋文霞.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21,23.【作者简介】丁晓莉1980,女,德州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金融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