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第40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794751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合同法第40条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劳动合同法第40条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劳动合同法第40条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劳动合同法第40条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劳动合同法第40条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合同法第40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合同法第40条(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合同法第40条劳动合同法第40条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 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 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 容达成协议的。该条法律所体现的,是民法中的情事变更原则。即: 因不可归责于合同任一方的原因,致使继续履行合同对一方明显 不利的,该方有权请

2、求变更或终止履行合同。为保护劳动者权益,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辞退劳动 者的,应提前30天向劳动者作出书面通知。未提前作出书面通知的, 应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的工资,额外支付的工资应当按照该劳动者 上一个月的工资标准确定。劳动合同解除后,用人单位还应按劳动合 同法第47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在实践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常因对“不能胜任工作,或客观情 况发生重大变化”等事实问题持有不同意见,而引发劳动争议。为 此,相关法律条文以及司法解释,对40条的适用条件作了规定和说 明。在劳动部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中,“不能胜任工 作”被解释为:劳动者不能按要求完成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任务

3、或者同工种,同岗 位人员的工作量。用人单位不得故意提高定额标准,使劳动者无法完 成。用人单位对证明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负有举证责任,且应以劳动 合同或工作考核标准作为证明依据。用人单位不能证明的,则构成违 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承受相应法律后果。至于“订立劳动合同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则属于一种弹性描 述,目的是赋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以应对一些特殊情况。该项 的适用不能违背情势变更原则。同时该项所述的“客观情况”,除不 包括40条1、2项所举情况外,也不包括劳动合同第41条,即经济性裁员 中规定的几种情况,以及合同法第33、34条中所列举的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 人、投资人或者企业

4、合并、分立等情况。因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注意第40条的使用条件。在不满足 上述法定条件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主张无过失性辞退,则属于违法解 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本文出处:北京市天溢律师事务所石绍良第二篇: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解读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解读劳动合同法第40条: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 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 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 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

5、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 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 容达成协议的。医疗期相关规定:劳动部关于发布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 知【颁布单位】劳动部【颁布日期】941201【实施日期】950101【章名】为了适应劳动用工制度改革需要,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企 业改革,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关医 疗期限的规定,我部制定了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 定,现予发布,自1 9 9 5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一条为了保障企业职工在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期间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6、第二十六、二十九条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 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第三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 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 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 为三 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 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 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 十四个月。第四条医疗期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六个月的 按十二

7、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九个月的按十五个月内累计病休时 间计算;十二个月的按十八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八个月的按 二十四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二十四个月的按三十个月内累计病 休时间计算。第五条企业职工在医疗期内,其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 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第六条企业职工非因工致残和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 疗的疾病,在医疗期内医疗终结,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 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应当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 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的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 出劳动岗位,终止劳动关系,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 待遇;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

8、,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第七条企业职工非因工致残和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 疗的疾病,医疗期满,应当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 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的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 位,解除劳动关系,并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第八条医疗期满尚未痊愈者,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问题按 照有关规定执行。第九条本规定自1 9 9 5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三篇:看劳动合同法第47条看劳动合同法第47条。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 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 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

9、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 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 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 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 的平均工资。第四篇:劳动合同法解读40劳动合同法解读四十:无过失性辞退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在提前三十 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 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 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

10、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 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 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 容达成协议的。本条是关于无过失性辞退的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履行中客观情况的变化而解除劳动合同。 这里的客观情况既包括用人单位的,也有劳动者自身的原因。前者可 能是由于经营上的原因发生困难,亏损或业务紧缩;也可能因为市场 条件、国际竞争、技术革新等造成工作条件的改变而导致使用劳动者 数量下降;后者则是由于原本胜任的工作在用人单位采取自动化或新 生产技术后不能胜任,或者是因为身体原因不能胜任。本条对因客观 情况变化导致劳动合同解除规

11、定了“提前通知”或“额外支付劳动者 一个月工资”。目的在于对劳动者的保护,为劳动者寻找新的工作提 供必要的时间保障。用人单位因客观情况变化而解除劳动合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 况: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 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根据劳动部颁发的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 二条的规定:“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 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 这里的医疗期,是指劳动者根据其工龄 等条件,依法可以享受的停工医疗并发给病假工资的期间,而不是劳 动者病伤治愈实际需要的医疗期。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有权 在医疗期内进

12、行治疗和休息,不从事劳动。但在医疗期满后,劳动者 就有义务进行劳动。如果劳动者由于身体健康原因不能胜任工作,用 人单位有义务为其调动岗位,选择他力所能及的岗位工作。如果劳动 者对用人单位重新安排的工作也无法完成,说明劳动者履行合同不 能,用人单位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其本人或额外支付劳动者 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以便劳动者在心理上和时间上为重新 就业做准备。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 胜任工作的这里所谓“不能胜任工作”,是指不能按要求完成劳动合同中约 定的任务或者同工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量。但用人单位不得故意提 高定额标准,使劳动者无法完成。劳动者没有具

13、备从事某项工作的能 力,不能完成某一岗位的工作任务,这时用人单位可以对其进行职业 培训,提高其职业技能,也可以把其调换到能够胜任的工作岗位上, 这是用人单位负有的协助劳动者适应岗位的义务。如果单位尽了这些 义务,劳动者仍然不能胜任工作,说明劳动者不具备在该单位的职业 能力,单位可以在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的前提下,解除与该劳动者 的劳动合同。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不能随意调动劳动者工作岗位或提高工作 强度,借口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 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 达成协议的本项规定是情势变更原则在劳动

14、合同中的体现。这里的“客观情 况”是指履行原劳动合同所必要的客观条件,因不可抗力或出现致使 劳动合同全部或部分条款无法履行的其他情况,如自然条件、企业迁 移、被兼并、企业资产转移等,使原劳动合同不能履行或不必要履行 的情况。发生上述情况时,为了使劳动合同能够得到继续履行,必须 根据变化后的客观情况,由双方当事人对合同进行变更的协商,直到 达成一致意见,如果劳动者不同意变更劳动合同,原劳动合同所确立 的劳动关系就没有存续的必要,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也只有解除 劳动合同。此外根据本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因劳动者的非过失性原因而 解除合同的还应当给予劳动者相应的经济补偿。第五篇:关于合同法39条和

15、40条的理解 关于合同法第39条,第40条之规定的理解,联系与区别 合同法第39条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 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 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 与对方协商的条款。对于39条的规定,可以从以下几个点来理解: 首先是关于格式条款“是由一方为了反复使用而预先制订”的问 题。一方面,该定义强调格式条款是在订约以前就已经预先制订出 来,而不是在双方当事人反复协商的基础上制订出来的,这是十分必 要的。另一方面,不能将“反复使用”

16、作为格式条款的特征。因为反 复使用并不是格式条款的本质特征,而仅仅是为了说明“预先制订” 的目的。从经济上看,格式条款能够反复使用有助于降低交易费用, 因为许多交易活动是不断重复进行的,许多公用事业服务具有既定的 要求,所以通过格式条款的方式可以使订约基础明确、节省费用、节 约时间,从而大大降低交易费用,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要 求。其次是.关于“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问题。格式条款的内 容具有定型化的特点。所谓定型化,是指格式条款具有稳定性和不变 性,它将普遍适用于一切要与起草人订合同的不特定的相对人,而不 因相对人的不同有所区别。一方面,格式条款文件普遍适用于一切要 与条款的制定者订立合同的不特定的相对人。另一方面,格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