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致辞多篇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792282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年致辞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过年致辞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过年致辞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过年致辞多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过年致辞多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过年致辞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年致辞多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过年致辞(精选多篇) 俗话说。“有钱没钱,团聚过年。”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过年”的习俗,一直在延续着。过年是怎样形成的呢。“年”,原不是节日,而是一种动物。传说在远古时候,这种动物非常。 过年的习俗过年的来历 俗话说。“有钱没钱,团聚过年。”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过年”的习俗,一直在延续着。 过年是怎样形成的呢。“年”,原不是节日,而是一种动物。传说在远古时候,这种动物非常凶残。它们聚集在一起,一出动,多则上千只,少则几百只。每到严冬,出来觅食,走到哪里,哪里的人和各种动物就要遭殃。据说,一群年一次可吃掉上百只虎豹熊罴和几十个人。一到冬天,群民都得集中力量和年作斗争,直到春暖花开,气温上升,年才

2、消失得无影无踪。为了免受年的危害,每当冬季来时,人们都要提前把出外打猎的亲人叫回来,团聚在一起,而且都群居大洞穴中,每个洞穴中多达百人。在与年的斗争过程中,人们还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发现年虽凶恶性残暴,但它最怕火,一见火光就拼命逃跑。所以人们一旦发现年群来犯,就迅速点燃早已准备好的火把,手持武器呐喊助威,直到把年群全部赶走。第二天,住在各洞穴里的人们早早起来,互相问好。如果大家都平安无事,就互相拱手作揖,表示祝贺。小孩子还要跪下给大人嗑头,感谢大人保护他们小一辈。以后,便逐渐形成了大年初一作揖磕头互相拜年的习俗。 黄帝统一各部落后,带领群民抵抗各种自然灾害。为了彻底解除年对人们的巨大威胁,黄帝

3、与应龙、力牧等大臣一起商议采取什么办法。有人主张迁居,有人主张捕杀。最后根据黄帝的意见,大家都同意采取彻底消灭的办法。于是,当严冬来临时,各部落都组织一支百人的队伍去捕杀年群,经过十几个严冬的不断捕杀,年越来越少,成群结队的年再也看不到了。 可是,年并不甘心就这样绝种,传说它又变成了一只九头鸟,一到大年三十晚上,就飞出来用鼻子闻各家各户飘出的香肉味,闻着闻着,嘴里就流出来带血的涎水。这种带血的涎水掉到谁家院里,谁家第二年就要倒霉。后来,人们发现九头鸟最怕烧柏树叶的烟味。所以每到冬天,人们就采集柏树叶,等到三十那天晚上,家家户户都把柏树叶烧起来,升起滚滚浓烟,吓得九头鸟再也不敢飞出来了。从此后,

4、每逢过年三十晚上,烧香便成为一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那么,过年前后都有哪些习俗。老洛阳人都是怎样过年的呢。近日,记者走访洛阳市民俗专家和市民,听他们讲述记忆中的春节习俗。 腊八: 与数百人一起吃“福粥” 有童谣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老洛阳人做腊八粥很有讲究,在锅内下大米、小米、红薯、蔓菁、枣、柿饼、红豆、绿豆、花生、核桃仁,熬成一锅粥。腊月初八当早饭,全家食用,从腊八起,过节的准备工作陆陆续续就开始了。 孩子对充满年味儿的火红的“中国结”、烫金“福字”挂穗爱不释手 “每一年腊八的时候,我都会早早起床,赶到洛阳市东的白马寺,吃一碗腊八粥,那里会有施粥活动。”84岁的邢大爷家住洛

5、阳市老城区,说起腊八,邢大爷记忆深刻。每年腊八当天早上6点钟,外面还是漆黑一片,邢大爷穿戴好,带着太空杯就出门了,他要乘坐第一趟公交车前往白马寺。到了白马寺,天刚蒙蒙亮,斋堂院子里吃粥的人已经排成了长队。邢大爷从僧人那里领取碗筷,也加入了领粥的行列。 从僧人手里接过一碗热腾腾的八宝粥,邢大爷就顺着人流来到院子里,自己找个地方喝粥。院子里到处都是人,邢大爷与大家肩碰肩、肘挨肘,老的少的,男的女的,数百人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说着、笑着,品味着香甜美味的腊八粥,祈求新年平安顺利。 临走前,邢大爷会用随身携带的杯子装一杯粥,带回去给家里的孩子喝。“家里每年腊八也会熬粥,但来到白马寺与那么多人一起喝粥

6、,别有风味,只要明年腊八走得动,我还会选择到白马寺吃粥。” 腊月二十三: 老师与同学们一起“祭灶” 腊月二十三又称为“小年”。洛阳人请来灶君像并不在当天贴,而要留到除夕。祭拜的时候还是对着被烟熏火燎了一整年的旧像叩拜。给灶君敬的供品包括红枣、核桃、柿饼、花生、灶糖、自制灶饼等。 今年2岁的宋瑾目前在洛阳市涧西区一家国企上班,2021年春节前,她正好上初中毕业班,那一年,她和班主任老师以及同学们一起,度过了一个特殊的小年。 “周围都是鞭炮声,同学们坐在教室心里都痒痒的。”宋瑾说,当年腊月二十三的时候,除了毕业班,学校其他年级都已经放假了,毕业班不仅不能放假,还要上晚自习,整栋楼只有顶层亮着灯。到

7、了吃晚饭的时候,周围的居民们都开始放鞭炮,很有几分过年的意味,同学们人虽然老老实实地坐在教室里等待上晚自习,心却呆不住了。“今天是小年,按照风俗得吃芝麻糖跟火烧馍。”有个同学提起话头,大家都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 “正说得高兴,班主任老师(本站推荐)推门进来了,同学们都吓了一跳。”宋瑾笑着说,没想到老师不仅没有生气,反而从包里掏出几袋芝麻糖,让小组长领下去,给同学们发芝麻糖吃。 同学们吃着糖,老师就给大家讲小年“祭灶”的习俗,希望大家学习之余也能够在过年的时候稍微放松一下。宋瑾说:“那一年的芝麻糖格外好吃,特别甜。” 腊月二十四: 扫房子扫出50块钱 俗话说,二十四,扫房子,腊月二十四这天称为“

8、扫尘日”,洛阳市民会全家大小齐上阵,把平时打扫卫生不会注意到的“死角”统统打扫一遍,迎接新年。 家住洛龙区的小刘是个不折不扣的80后,对“扫房子”记忆犹新。小刘说,记得小时候快过年时,一定有一次全家的“大扫除”,那时候极不情愿地被妈妈唤来唤去地干活,现在想想过去一家人一起动手把屋子整得焕然一新,觉得很有意思。“记得有一年,我们在打扫房子的过程中居然扫出了50块钱,真是意外惊喜啊。” 涧西区的王先生说,现在工作比较忙,一年下来屋子很少彻底打扫一番,所以一直保持着年末“扫房子”的习惯。“也不一定非得是腊月二十四那天,年前一有空闲,肯定把屋子打扫一番,也是为了迎接新年有个新气象嘛。” 备新年: 每一

9、天都忙忙碌碌 “二十四,扫房子”之后就要开始进行一系列的过年准备了,二十五,蒸馒头;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出供剃头;二十八,做菜走油货;二十九,贴春联,三十守岁闹一宿。 据介绍,二十五这天,人们会将白粉蒸成圆馍,顶上打上红点,分外醒目,同时还要做甜豆包、咸菜包,往大笸箩内一放,盖上“气死猫”盖子,贮存起来,往往要吃过“破五”。二十七是男孩子们剃精精儿的黄道吉日;腊月二十八该做菜了,杀鸡宰羊,做燕菜、丸子、松鱼,走油货,出凉菜,均要在这一天完成,忙得很;到二十九,主副食均已做齐,准备擦桌椅板凳,买鞭炮、香烛和贴春联、贴年画。 年三十叫“岁除”,又名“除夕”。除夕之夜,守岁熬年成为我国民俗,到了

10、午夜,鞭炮齐鸣,院子内点燃柏枝,焚香烧纸叩头,贴灶王爷像,接神开始。如今除夕,全家团聚包饺子看春节文艺晚会。子时一到,电话响个不止,短信响个不停,亲友之间互相祝福,呈现一派辞旧迎新的欢乐景象。 “过了二十四,家里就开始忙着采购各种年货,蒸枣花馍、煮肉、炸丸子等等,为过年做准备,每一天都忙忙碌碌的。”老家在宜阳的王女士告诉记者:过去农村没有冰箱,所以要把买来的肉煮熟,这样能够存放的时间更长。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也不需要费这么大事儿了。 王女士说,现在春节期间的很多习俗都只有村里的一些老人们清楚,大部分人都不太明白了。“咱这有往大门上插柏枝的习俗,具体为啥我也说不上来,反正是图个吉祥呗。” “小的时

11、候,除夕晚上会吃饺子、熬夜、听大人们围着火炉聊天,疯足了玩够了,钻进被窝里,妈妈会把早已缝好的新衣服套好,盖在我们身上。”网友“爱心寄语”说,躺在床上,会激动地翻来覆去睡不着,盼着天快点明。那个高兴,那个美呀。 大年初一: 饺子连续吃到撑 大年初一老洛阳叫“年下”,现在都说“春节”,它是岁始、月始、日始、时始“四始”的日子,具体说应该在除夕夜子时(12点)过后便开始了。正月初一,黎明即起,人们更新衣帽,吃了饺子,一家人要先到“祖先堂”给祖先拜年,之后按长幼辈分互拜,领取压岁钱,接着走出家门给邻里亲友拜年,街上爆竹纸屑满地,但大年初一禁忌扫除,让它摆着以后清除。 “大年初一早上要吃饺子,我活了3

12、0岁,每年这一天的早饭都没有换过。”洛阳市民叶女士笑呵呵地说,除夕夜里就是吃饺子,第二天早上又是饺子,很容易吃撑了。饺子里还会包上硬币,谁吃到谁有福,但“有福人”往往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会被硬币崩了牙。 叶女士说,大年初一早上还必须穿新衣服,先放上一挂几千响的鞭炮,鞭炮点燃时就开始往锅里下饺子,在爆竹响声中除旧迎新。小时候饺子煮好后,要先端上几碗,插上香先祭拜祖先,祭拜完祖先后,小孩子们会给长辈们磕头,讨要压岁钱。 正月初二: 压岁钱提升幸福指数 大年初二、初三、初四是串亲戚的日子,在过去的农村,不少人会把蒸好的红点馒头,炸好的红烧肉、丸子、油条等盛满一篮子,盖上花手绢,当做串门子的礼物。 “

13、小时候对串亲戚记忆尤深,初二奶奶家,初三外婆家,”网友“馒头”说,整年不见的亲戚们都回到老家,大人都围在厨房做好吃的,小孩子就围在门外墙根晒太阳、吃零食、玩气球,偶尔为争一块糖打打架,有趣得很。吃完中午饭就是领压岁钱的时候,崭新的压岁钱拿在手里,幸福指数非常高。 “上世纪90年代初,亲戚一般会给十块、二十块,”网友“馒头”说,有的家里经济条件好,甚至会给一百块,但他记忆最深的一次压岁钱是张角面值的。那天,他和兄弟姐妹们都在门外玩耍,年迈多病的五爷把大家叫到一起,颤巍巍地说要给大家发压岁钱,说着,从兜里掏出一沓角面值的钱,一人5张。“五爷年纪大了,生活很艰苦,但他不忘给我们发压岁钱,虽然很少,但

14、我却十分珍惜。” 正月十五: 骑在爸爸脖子上看花灯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晚上吃过元宵,孩子们便提上灯笼在大人的带领下到街上看社火。洛阳的社火名目真不少,诸如老士官、旱船、蛤蚌、踩高跷、舞龙灯、舞狮子等。 “80后”张峰家住洛阳市涧西区,他对小时候正月十五洛阳市各大厂矿的灯展记忆犹新。当时的拖厂、矿山厂、轴承厂等均会于这天在街上举办大型灯展,有传统的八仙过海、西游记;还有童话故事中的白雪公主、葫芦娃;路边挂的还有小型花灯,让大家猜灯谜娱乐。“可惜现在各大企业都已退出花灯制作行列,如今是再也见不到了。” “当时的小孩儿都盼着过正月十五,提前几天都去街上挑好自己喜欢的款式,”张峰说,到了正月十五晚

15、上,小孩们提着花灯,跟在大人屁股后上街凑热闹,那份热情,有时候甚至连汤圆都顾不得吃。 “印象最深就是五岁那年去西苑公园看花灯,人太多,爸爸就让我骑在他的脖子上,我指挥着爸爸往哪里走,看哪个灯。”回忆起来,张峰一脸幸福。 关于过年的作文:过年(4) 今天是我盼望已久的除夕之夜,我们一家人吃过晚饭后,就去婆婆爷爷家玩。 到了他们的家,我看见他们正悠闲地坐在沙发上看春节联欢晚会,我兴高采烈走到他们面前,给他们作揖,边揖边说:“祝婆婆、爷爷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寿比南山,福如东海。”接着我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婆婆爷爷一听都笑了,就把红包给了我,并说:“祝你学习进步。”我想:我得了钱就应该去买学习用品。 过年不能放火炮,可以踩气球,增加节日的气氛,我就去拿了包气球来,再拿了个盆子装气球,然后鼓着腮使劲吹了一个,用事先准备好的线捆紧,这样,一个气球吹好了。一个、二个。最后终于吹完了气球,累得我气喘吁吁,两腮都疼了,到了夜晚十二点,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刻,我就迫不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